董 丽,徐厚平,周仲芳,李银银,杨思进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心脑病科,四川 泸州 646000)
随着生活环境、压力的改变,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全球普遍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俨然已成为全球医学的重要课题。医学不仅仅应该关注疾病状态,更应该关注疾病前状态。国家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系统开展中医治未病研究及标准制定等课题,体现了国家政策从“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的“战略前移”[1-2]。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出自《内经》,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治未病”理论与“摄生”治法相结合,衍生出了现代“中医预防”与“中医保健”两门学科,彰显其独特的优势与魅力,在为人民健康事业的保驾护航中发挥了超前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挖掘与发扬。
《说文解字》解释“治,水也”[3]。水,厚德载物,治之则滋润万物,不治则贻害众生。水之治,讲究因势利导,遵自然之理,“顺应自然以治节、调摄”则生,逆“自然之规律”则死。因此,“治”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更含有“顺应自然”之义。
“治未病”一词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形象阐释了治未病的重要性。《素问·刺热篇》言:“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提出“治未病”的理论解释[4]。及至难经,《难经·七十七难》言:“所谓治未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勿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治未病”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又有了进一步发展[5],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注重对未病脏腑的保护,开创临床实践先河。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在养生防病方面特别重视饮食节制,分篇阐述了禽兽虫鱼和果实菜谷的饮食禁忌、搭配等,形成了严密的“治未病”“未病先防”新体系。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三个层次,即未病、欲病、已病,并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告诫后来者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充分阐述了“治未病”思想;至清代名医叶天士著有《温热论》,对“治未病”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精神贯穿始终,《温热论》一书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可见,“治未病”思想起源于《内经》《难经》,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了进一步发展,逐渐成熟于《温热论》[6]。这些认识对“治未病”理论和实践的产生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中医治未病有三层意思[7],一是“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类经》对此注释“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二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肾热病者,顾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刺热篇》),“脏气热于内,必先见于色,病虽未发,见其色而即刺之,名曰治未病”(《刺热篇》),强调疾病状态需要尽早治疗;三是“既病防变”,通过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其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转变,争取治疗主动权,防止其传变,防止疾病发展。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难经·七十七难》),根据疾病演变规律,预测发展趋势,防微杜渐,杜绝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传变[8]。
现代医家也强调治未病,王永炎[9]有言:“治未病是中医学具有原创性的观点之一”,应遵循《黄帝内经》本义,即治于未病之先;魏品康[10]认为“未病”为“疾病未成”的状态,此状态可分为多种阶段:疾病未发的健康状态、疾病潜伏期(窗口期)、隐匿阶段,以及疾病复发期等,此阶段应以养生为要务,从群体预防角度出发,综合应用药物、食养、针灸等措施[11]。总的来说,“未病”指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特殊中间状态,既非健康,也非疾病,是一种“病前状态”,这种思想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可以总结一下,“治未病”包括未病养生保全,重在预防,未病先防;欲病救荫,防微杜渐;适时调治,防其发作;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5个方面[12],其核心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从中医“治未病”服务人群来看,可将其分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已病人群,通过中医运动、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调节,拓展“治未病”的临床应用空间,对现代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13]。目前全国治未病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临床型”“科研型”“探索型”3种,但它们各为体系,难以规范化和系统化。
(1)临床型。主要分体检型、体检+传统治疗型及名医堂型:①体检型以健康体检为主要工作模式,融入了中医体质辨识、经络检测等,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为例,该院成立于2002年,年体检量达15万多人次,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拥有超亿元的健康体检、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和干预设备,还自主研发了多套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软件;②体检+传统治疗型是一种中西结合的方式,多采用“中医体质辨识”,结合现代医学技术进行体检,采取个性化评估,提供个体化的养生调理、疾病预防方案,以广东省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为典型,包含体质辨识中心(体检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疗法中心3个部门,围绕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针对健康、亚健康、易患疾病人群、慢性病患者及病后康复等为服务对象,开展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指导(包括起居、情志、饮食、睡眠、经络等)、中医病前状态调养方案(亚健康失眠状态调养方案、亚健康阳虚质状态调养方案、代谢综合征调养方案、临界高脂血症调养方案、临界高血压调养方案)、健康状态评估(包括中医经络、四诊仪、身体成分分析、全身扫描、生物全息系统等检测)、中药膏滋调治(个性化膏方、岭南特色十大成膏)、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正骨推拿、熏蒸、火罐、沐足、贴敷、砭石等技术),中医临床营养指导等特色服务项目。梳理目前健康调养门诊治疗经验,以服务为理念,整合中医传统治疗技术,在体质调养方案和欲病状态治未病方案基础上,调整优化了干预操作方案,研制了热熨包、足浴包、茶饮包、中药香囊、养生汤包等干预产品。
名医堂则是新兴国医馆,通过各种传统治疗服务,如针灸、按摩、推拿等,发挥了中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作用,以杭州广兴堂国医馆为典型,还通过举办各类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保健养生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向广大市民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充分发挥了中医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2)科研型。重视中医“治未病”理论研究,并结合实践,将“治未病”理论运用于开发健康保健品,如开发了健康状态识别及评估等中医药技术干预类产品,包括香囊、药膳等,将中医预防保健理念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中。
(3)探索型。以基层医院多见,通过响应政策要求,设立“治未病”科,但很多却形同虚设,应紧密结合自身发展现状与特点,切实落实中医治未病工作,探索中医治未病的开展模式,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虽然全国各地“治未病”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超前性与临床实践的相对滞后[14]、简单加工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内外不兼修等,制约了“治未病”的系统、规范发展,影响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15]。
“治未病”不是简单的未病先防,应该包括中医养生、中医体检、慢病防控;应该在健康饮食、健康运动、健康茶饮、健康中医非药物治疗等方面,建立标准和规范。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开展,绝非空话,应遵循“治未病”注重预防和治疗根本的特点,以医院中心建设为主线,结合西医体检为基础,充分整合中医药特色诊疗优势,将中医体质辨识与西医体检等相结合对个体进行健康评估,从微观和宏观上评估个人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对亚健康进行早期干预、对疾病状态进行及早诊治,探索“治未病”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实施互动性健康管理,才能促进“治未病”事业的发展[16]。发展中医“治未病”,应努力做到:①定位准确。打造中医预防保健的服务平台,要求全部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开展“治未病”服务。准确定位科室,给“治未病”科一个明确的定位,临床一级科室不兼有职能,有职能就无需成为临床一级科室。明确服务对象,主要以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和其他需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为主。②政策支持。加强政策支持与财政支出,应加强、扩大中医传统治疗技术基地、民族医药传统治疗技术基地的申报与支持力度,从政策上支持治未病发展,严厉打击打着“治未病”理念进行营销的现象;给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大力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解决“治未病”专科建设及专项经费不足的问题,更好地弘扬中医。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治未病工作,对治未病中心进行扶持,实行五优先原则:资金投入优先、科研立项优先、人才培养优先、设备优先采购及收入优先分配,以激励治未病工作的开展。③强化理念。目前“治未病”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不能真正发挥“治未病”作用。群众“治未病”知晓率低,“治未病”理念灌输渠道不畅,科普投入经费不足,可利用全国性的网络、电视、平面媒体,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提高老百姓的知晓率,使“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疾病“简、便、验、廉”的特色,真正做到预防为主。④制度改革。现有的各种“治未病”管理、效果评价制度有待规范,如改革“治未病”从业人员的准入管理制度、中医体质辨识效果评价制度等。进一步修订治未病科室的建设标准,明确其功能定位;建立科室技术规范;建立可行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制订干预疗法标准化流程。以我院为例,我院已经以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脂异常病前状态、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为重点主攻病种,制定了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脂异常病前状态、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5种中医健康状态干预方案并组织实施,真正开展了中医药专业的“治未病”防治工作,研究规范,疗效确切,群众认可。⑤人才培养。人才的欠缺是“治未病”发展的短板,群众对养生保健的市场需求很大,越来越多的群众重视“治未病”,但是养生的乱象也日益凸显。作为最应该向社会输送此类人才的中医药高等院校,目前为止尚未开设“治未病”专业,相关专业的开展也相对滞后和步履维艰,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群众认可的“治未病”专业人才,是目前全国“治未病”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⑥学科建设。加强“治未病”队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充分整理、挖掘古代中医治未病的经验与技术,加快治未病学科体系的建设,建立中医学一级学科下的治未病二级学科,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扩大中医治未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⑦物价政策。中医的传统疗法基本靠人工完成,使用的仪器较少,医务人员投入的精力较多,有的治疗基本上是一对一的个性化治疗,工作非常辛苦,因此,应较大幅度地调整收费标准,让劳动体现价值,让从业人员安心,及时落实物价政策,使治未病收费有据可依。⑧医保问题。很多“治未病”项目无收费依据且不能进入医保范围,很大程度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与发展。医保应大力支持,应该将更多的中医传统疗法、中医药膳、药酒、药茶、非药物疗法、中药丸剂、中药胶囊、中药水滴丸的加工制作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⑨因地制宜。可根据医院实际及地区经济水平开展治未病工作,医院在开展治未病工作时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本地区经济水平,分步骤开展治未病工作,从中医检查、评估、干预及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加强治未病科,明确与临床各科室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差异和区别,才能确保治未病工作的顺利开展。⑩中医养生文化。弘扬中医养生文化,致力于养生保健产品研发,如我院针对四川地区气候特点和疾病规律,总结名老专家经验,先后研制了二仙膏、滋补养颜膏、葆元膏、葆真膏、怡神膏、壮骨膏等,以及不同功效的香囊、药膳等,同时积极推行中医健康旅游文化,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全国性的网络、电视、平面媒体,成立健康教育学校,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提高老百姓的知晓度,使“预防大于治疗”的观念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疾病“简、便、验、廉”的特色,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随着人们新健康观的主流意识和方向的改变,医学开始注重“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日益凸显[17]。因此,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治未病”工作,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医文化底蕴,是一项惠及民生的伟大工程,代表着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积极发扬中西医结合优势,探索独具特色的中医“治未病”管理模式,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内涵质量,维护和促进人们的健康,促进中医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提高中医药服务健康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