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生辉,王文静,杨 飞
(1.东光县职教中心 061600;2.东光县农业农村局 061600)
雏鸡是指0~6 周龄的鸡,又称幼雏。 雏鸡具有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快,消化机能不健全,抗逆性差,敏感易惊群,自卫能力差等特点。 因此要提高育雏的成活率,必须保证良好的育雏环境和供给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并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来谈谈如何提高蛋雏鸡的成活率。
1.1 确定育雏时间、雏鸡的品种和数量、雏鸡的来源和饲养目的、饲料和垫料的数量、免疫用药计划和预期达到的育雏成绩等。
1.2 对育雏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育雏技术和责任心。
1.3 修缮育雏舍并准备供暖设备,保证舍内温度适宜,清洁干燥,环境安静,通风良好。
1.4 进雏鸡前2 周要对鸡舍和育雏用品进行彻底消毒,可用2%苛性钠溶液对地面和墙壁进行喷洒消毒; 用0.1%新洁尔灭溶液对金属用具进行消毒;用2%~3%的来苏尔对食槽和水槽以及较小用具进行消毒,晾干备用;对育雏室进行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溶液15mL,高锰酸钾7.5g 的剂量进行熏蒸消毒1h,密闭1~2d 后备用。
1.5 提前2d 对育雏室预热试温,看室温是否适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1.1 体格健壮,体重合适,手握充实并有弹性。
2.1.2 精神活泼,眼睛无分泌物且明亮有神。
2.1.3 绒毛丰满整洁,色素鲜艳,长短适中。
2.1.4 蛋黄吸收良好,脐部闭锁干净平整。
2.1.5 泄殖腔干净,没有黄白色的稀粪粘着。
雏鸡出生待绒毛干燥后就应该尽早进行运输, 以生后8~12h 为宜。
雏鸡出壳后,一般在绒毛干后3h 即可初饮,一周内要用温开水。 最初3d 给雏鸡饮5%~10%的糖水再加0.1%的维生素C溶液,以促进雏鸡腹中残余卵黄的吸收,提高成活率。 初饮后让雏鸡自由饮水,确保不断水,因为育雏室温度高,避免引起脱水。一周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
雏鸡饮水充足后即可开食,开食要适时,过早开食雏鸡无食欲,过晚开食消耗雏鸡体力,对健康不利。一般认为在出壳后24~36h 开食比较好。 这时已有60%的雏鸡有求食表现。 开食采用雏鸡全价饲料,同时,要求饲料新鲜、体积小、容易消化、适口性好、颗粒适中,粗纤维含量低。 网育和笼育的雏鸡饲料中,还应注意添加1%的细砂砾,以帮助消化。 第一次喂料,部分雏鸡不会吃食,可将饲料均匀地撒在报纸或塑料布上,耐心诱导训练采食,先有少数雏鸡采食,剩下的都纷纷模仿。 笼育雏鸡只要将料槽和水槽放在醒目地方即可,3d 后就可以自由采食。
雏鸡体小娇嫩,御寒能力差,必须依靠适当的外界环境温度来调节。供给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功的关键。1 周龄的雏鸡,其育雏温度以32℃~35℃为宜,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与室温相等20℃左右。 育雏温度掌握得是否适宜,最直观的方法是看雏鸡的表现,即“看雏施温”,主要看雏鸡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规律。 温度适宜时,雏鸡表现精神良好活泼、采食旺盛,夜间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鸡群疏散,均匀俯卧;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精神不振,张口呼吸,食欲减退,大量饮水,生长发育较慢,干瘦且羽毛无光泽;温度过低时,雏鸡表现颈翅收缩,行动缓慢,夜间睡眠不安,常发出尖锐的凄叫声,并且密集靠近热源,甚至相互积压扎堆造成大批雏鸡压死现象。 实践证明,在温度过低或受贼风侵袭的情况下,易引起雏鸡拉稀,诱发雏鸡白痢和球虫病,影响育雏效果。
育雏舍内湿度过高过低均不适宜雏鸡的生长发育, 出生雏鸡体内水分含量大,育雏室内温度很高,此时,如果湿度太低会造成雏鸡严重脱水,从而影响健康和生长发育。 因此,雏鸡出壳10 日龄之内相对湿度应保持60%~70%,10 日龄之后随着雏鸡体重增加,呼吸量和排粪量增加,应该保持舍内干燥,以免因湿度过高,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影响雏鸡的健康。 所以,此时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5%左右即可。
育雏密度是指育雏室内每平方米面积上饲喂的雏鸡数。 密度太大,造成雏鸡互相挤压,吃料不均匀,呼吸量和排粪量亦多,从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影响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密度太小,保温性能差,浪费育雏室面积和设备,增加成本。 立体笼育一般情况是0~1 周龄60 只/m2,2~3 周龄40 只/m2,4~6 周龄30 只/m2。
在育雏过程中, 应在注重保温的同时, 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 要及时排除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空气中的粉尘与病原微生物,以及多余的热量和水分,保障舍内空气新鲜和干燥。 如果有害气体浓度过大时就会引起呼吸道和其他疾病的发生,严重地影响雏鸡的健康。 夏季通风还能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但在冬季要防止贼风的侵袭, 要处理好通风和保温的关系,否则可能引起雏鸡的呼吸系统疾病。 如果进入育雏舍有刺激眼睛的感觉,则表明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的浓度已超过允许的范围,这时候就需要加强通风换气。
光照的目的是促进雏鸡的采食和饮水。 生长阶段光照时间宜短,特别是在生长后期,不可逐渐延长光照时间。 育雏的光照制度是:1~3 日龄,因为雏鸡的视力差,为保证充分开食和饮水,通常雏鸡应采用连续23~24h 的照明(15~30lx);从4 日龄起到育雏结束,每昼夜采用8h 光照。即夜间一般不再补充光照。这样既节省电费,也不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
雏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生活力弱,很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引起发病,甚至死亡。 因此,育雏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清洁卫生和消毒防疫工作, 要做到以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原则。
总之,科学合理的育雏技术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只有细致规范的执行好,才能高效地提高雏鸡的成活率,为青年鸡的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促进养鸡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