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来访者。最开始听她讲述,我还以为她是一个经常挂科的差生。比如,她会说:“我英语成绩不好。我的学习效率特别低,经常需要花比别人多的时间。”她还说:“我觉得自己没主见,缺乏领导能力。”
事实上,她的托福考了108分。她的成绩在学院里稳进前十。从小学到大学,她一直是班长。
最后她说:“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这樣。”
我经常会被这些优秀生的挫败感惊到。如果把这种挫败感归纳成一种“病”,一个典型的患者大概是这样的:
他通常有严格的父母。父母嘴里不停念叨别人家的孩子。无论他怎么努力,都很难赢得他们的赞许。
他通常来自一所以严苛出名的好高中。学生和老师永远都只关心一件事:成绩。成绩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阶级。
他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同学或者朋友,不是在清华,就是在北大。这个同学不是出国交流,就是发表了很牛的论文。他很努力,如果问他有什么志向,有时候他会说:“我其实只想做个普通人。”
但如果真让他无所事事一会儿,他就会被“变平庸”的恐惧和焦虑折磨。
他习惯了站在单一的评价标准下排队。
这些名校学生,会一届届地毕业,走上社会,慢慢地成为社会中坚。攀比的标准,会从“学习成绩”变成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赚多少钱,住多大房子,娶/嫁什么样的老婆/老公,孩子上什么样的幼儿园……那种焦虑和挫折感总是挥之不去。他们想要的幸福,也迟迟不来。(摘自《意林》 陈海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