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飞
我虽然不是“差生”,但对“差生”充满了同情,下面先说说少数教师对“差生”的一些偏执的做法吧。
1.打时间战
少数教师为了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专门在时间上下功夫,中午留,放学留,采取机械重复的方法等。这是一种熬时间、耗体力、拼精力的做法,既损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渐渐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
2.缺乏耐心
少数教师认为差生太难转化,因此便有意无意歧视差生,轻则责怪、厌弃、嘲笑;重则以粗暴的言行将学生赶出教室,轰回家去,造成差生自尊心受损,产生“破罐子破摔”、“我不如人”的心理。长此以往,差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帮助,一再消极、畏难,也就逐步丧失了学习的毅力和动力。
3.给其定型
少数教师只要一提到学生,常会给其定型,唉,这位学生这么差,没救了!不要管他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差生不是先天注定的,之所以成绩一时落于他人之后,也是由于诸多复杂的因素造成的。
4.拒绝给“爱”
“师爱”,是对全体学生而言的,可少数教师却很吝啬,只将其奉献给优秀生,对差生十分讨厌。这势必加大差生同教师间的距离,令差生产生压抑感,更无益于他们的转化。
那么,如何使“差生”尽快变为“优等生”呢?请看以下两点:
A.动脑筋,多给差生一点优越感
在一个星期一的下午,我们班主任陈老师把几位最差的同学叫到身旁,对他们说:“从今天开始,你们都不要跟班上其他人比,你们几个人之间先比比吧,看看每次作业或考试谁第一名。”一个星期后,他们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从前不管他们默写多少字词,总是得个三四十分,现在都上七十分不成问题,其中几位还得了好几次一百分呢!
B .关怀,在内心的深处
差生就其自身而言,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与其他同学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他们常常因得不到理解与关爱而对前途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大部分差生的智力水平并不低,可消极情绪却困扰着他们的前进。少年的思想远没有定型,他们的可塑性还很强,落后只是暂时的。作为老师,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耐下心来做好思想工作才好啊!
【简评】
这篇议论文很有针对性,观点鲜明,结合实际,说理与举例相结合,批评了少数老师对待差生的失误。后边两段又举出正确的做法与实例,很有说服力。(洪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