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忆远 张 卫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速了人口的老龄化,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人数遂年增多,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经验证明了健康管理与社区卫生服务是相互促进与补充的关系,为健康相关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整合平台[1]。中医认为,通过调节体质可以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2]。为了进一步了解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而进行中医干预,进行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从莘庄社区管辖下53个居委中,选取65岁及以上老人及0~36个月幼儿、孕产妇、高血压、糖尿病等目标人群,简单随机抽样利用标准调查表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对120人进行了中医药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等调查。
2.1 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体质辨识指标
2.1.1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基本情况2018年莘庄镇 65岁及以上老人共 25871人,占全镇人口的 17.96%,女性稍多(男女性别比1∶1.01)。
2.1.2 社区老年人体质辨识分型及构成为了贯彻落实中医治未病工作,多年来中心中医科通过中医健康档案的建立和治未病门诊的体质辨识及中医保健指导人群建立了体质数据库。见表1。
表1 2016—2018年莘庄镇中医体质辨识情况汇总
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型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3]标准中的分类,体质共分为9型,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平和质为正常体质,其他八种体质为偏颇体质。
2.2 中医药目标人群管理见表2~4。
表2 2016年中医药目标人群管理人次及管理率
表3 2017年中医药目标人群管理人次及管理率
表4 2018年中医药目标人群管理人次及管理率
2.3 中医药服务知晓率和满意率2018年12月中心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标准调查表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中医药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等调查。共调查120人,其中男性60人,女性60人;年龄分布:35~59岁32人(26.67%),60岁以上68人(56.67%),80岁以上20人(16.67%);文化程度:文盲22人(18.33%),小学20人(16.67%),中学65人(54.17%),大学13人(10.83%);职业情况:干部3人(2.50%),技术工人65人(54.17%),服务人员15人(12.50%),工人6人(5.00%),农民13人(10.83%),其他18人(15.00%)。见表5。
表5 中医药服务知晓率、满意度
家庭医生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之一,兴起于20世纪后期,经过试点,获得认可后始大力推广[4]。自2012年起,本中心实行了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管理体系。加强辖区内家庭医生的中医相关知识的宣传,使更多的社区居民同家庭医生签约,参与家庭医生的中医管理服务。同时加强家庭医生工作组的中医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研究制定签约居民诊疗便捷政策以及费用减免政策,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家庭医生中医管理。
因为居民社区就诊率高,所以社区是多种慢性疾病防治的第一道关口,社区的医疗服务中心及社区医疗服务站点对居民健康状况和慢性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5]。 加强中医在生活方式方面的干预防控效果,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以提高公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以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念为基础,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与个体化诊疗和“简、便、验、廉”等优势。形成家庭养生防病-门诊治病防变-医院治急病、重病和大病共识,构建家庭-门诊-医院合理分工的中医医疗保健模式,对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促进不得病、少得病和晚得病的医疗保健服务理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