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法在儿童慢性咳嗽中的应用

2020-02-14 20:47王春辉
江苏中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风风邪舌质

王春辉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北京100053)

慢性咳嗽是儿童呼吸道疾病常见病症之一,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病程大于4周,排除急性咳嗽的相关疾病,胸部X线无异常者即可诊断[1]。中医古籍中尚无慢性咳嗽的确切描述,但《诸病源候论》云“十种咳嗽,风咳为首……一曰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儒门事亲》中记载“又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夜幕则甚,亦风咳也。劳风,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亦风咳也”。根据慢性咳嗽的特点,多将其归属于“风咳”范畴。随着近年来生活环境与方式的改变,本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外邪侵袭,易先犯肺,加之家长就诊不及时,病情反复,最终导致咳嗽经久难愈,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短期内可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而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优势。风邪贯穿于慢性咳嗽整个病程,根据风邪侵袭脏腑的特点,分为外风、内风、伏风,并将祛风法贯穿于治疗始终,分期论治,现探讨如下。

1 立论依据

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内经》记载“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病形于上”,《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有云“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表明风邪侵袭人体,肺脏最易受之。而小儿肺脏尤为娇嫩,卫表不固,肺气之宣发肃降功能尚不健全,又加之小儿冷暖不知自调或家长养护不当,风邪无论从口鼻,还是皮毛而入,均易先犯于肺。历代医家除将风邪分为外风、内风外,亦有伏风之说,伏风来源于近代医家提出的伏邪理论。

1.1 外风袭肺 六淫之邪皆可引起咳嗽,其中风邪为首,且与肺病关系密切,正如《内经》言“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从病位上看肺为华盖,位居上焦,主气,司呼吸,肺合皮毛。根据风邪特点,最易侵袭肺脏,无论风邪从皮毛而侵犯人体,或从口鼻而循经渐次入里均伤及肺脏,致肺失宣肃,继而引发咳嗽,此为外风袭肺。

1.2 内风扰肺 从五行理论来看,风与肝脏同源而生,同气相求。《内经》中多有描述,如“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风气通于肝”,“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故后世所说“内风”,即与肝有关。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至于内因为病,有刚亢之感,木叩而金鸣者,当清金制木,佐以柔肝和络”阐述了内风扰肺致咳之病机及治法。小儿本具“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风为肝之属,木之气,小儿肺常不足,则右降之气不足,无法收敛肝脏左升之气,致肝气旺盛。加之风为阳邪,伤肺日久,又儿童喜食膏粱厚味之品,易耗伤人体津液,金不制木,肝木反侮肺金,亢而生风。咳嗽日久,气机不畅,气郁化火,木火刑金,内外合邪直击肺络而咳。

1.3 伏风藏肺 刘吉人《伏邪新书》曰:“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复作者亦谓之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伏邪。”外风袭肺、内风扰肺后,咳嗽日久失治误治,渐成伏风藏于肺络,伏风内蕴是其反复发作的夙因。当遇冷受寒后,外风引动伏风,致肺失宣发肃降,咳嗽反复,迁延难愈[2]。

2 分期论治

2.1 急性期祛外风 急性期患儿感受“外风”为主,咳嗽最为频繁,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喉中有痰,遇风受寒发作明显,但因寒热性质不同,根据兼见症状判别用药。风寒袭肺兼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恶风,遇风咳甚,痰多白稀,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以祛风散寒、解表止咳,常用药物有:麻黄、荆芥、紫苏叶、白芷、白前等;风热犯肺兼见咽痛,咳嗽重浊,痰黄,鼻流黄涕,时涕中带血,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疏风清热止咳,常用药物有:牛蒡子、前胡、木贼、薄荷等。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指出“若因风者,辛平解之”,风邪有轻浮上扬、善行数变、飘忽不定的特点,故取药物辛散之力,辛味顺应风邪的特性,欲动则助动,欲扬则助扬,治风本无压抑、封闭之理[3]。

2.2 恢复期息内风 恢复期患儿多为“内风”所致,咳嗽仍作,但较急性期咳嗽频率有所下降,时咳时止,主要表现为痉挛性咳嗽、阵发性咳嗽,伴鼻咽瘙痒,烦躁易怒,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治以息风止咳,常用药物有:僵蚕、蝉蜕、地龙、蛤壳等。此期所用虫类药物较多,因虫类药具有轻清上浮、灵动走窜的特性,轻清可上行宣通肺气,灵动可走窜通络祛风,正如叶天士所述“虫类药飞者升,走者降,有血者入血,无血者行气,灵动迅速,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虫类药物有解痉平喘之效,可减轻气道平滑肌的紧张性,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可谓治疗风咳之要药[4]。

2.3 缓解期调伏风 缓解期患儿属于“伏风”内藏,咳嗽已止,主要表现为咳嗽不显,往往在剧烈运动、服用寒凉食物、吹风受冷后会再次出现咳嗽发作。此期咳嗽外邪已去,风邪侵肺症状已消,内风所扰已息,但伏邪仍在,外风稍稍引动则发,故此期需御风固表,改善体质,防止复发。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防风、五味子、白芍等。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本病反复难愈,病程冗长,脏腑必损,小儿本肺气不足,脾常虚,加之咳嗽日久,用药时间长,脾气已伤,脾为肺之母,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弱,则肺气更不足,易致外风侵袭,因此除御风固表外,补肺健脾是根本。根据兼见证候分型加减用药。肺气不足患儿症见反复感冒,气短易累,不愿活动,或动则汗出,动则阵咳,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治疗上应益气补肺,御风固表,常用太子参、西洋参、炙甘草等;脾气虚患儿表现为纳差,不欲饮食,面色黄,形体消瘦,食多易呕,大便时干时溏,喉中时有痰鸣,舌淡胖苔薄白,脉细软,治疗上应配伍健脾益气之法,常用党参、白扁豆、茯苓、甘草、焦三仙等。

3 验案举隅

王某某,男,5岁。2018年10月15日初诊。

患儿近半年来咳嗽时作,入睡后明显,咳甚后干呕,晨起或运动后咳嗽加重,伴鼻塞流涕,无发热。曾多次就诊于儿童医院,使用头孢、阿奇霉素、孟鲁斯特钠及中成药治疗,但疗效欠佳。现患儿咳嗽仍作,食欲欠佳,喜食甜食,易汗出,烦躁易怒,活动后和夜晚入睡时汗出明显,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白微腻,脉缓。中医诊断:小儿慢性咳嗽;辨证为风痰阻肺。治拟祛风化痰,宣肺止咳。处方:

炙麻黄3 g,桔梗5 g,杏仁5 g,紫苏子6 g,葶苈子5 g,莱菔子7 g,桑白皮5 g,地骨皮7 g,蝉衣7 g,射干7 g,陈皮6 g,法半夏5 g,茯苓9 g,冬瓜仁7 g,枳实5 g,五味子6 g,南沙参7 g,白芷7 g,苍耳子4 g,蜜紫菀6 g。7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22日二诊:患儿诸症稍有缓解,咳嗽减轻,夜间不咳,纳可,大便调。处方思路同前,予上方去桑白皮、地骨皮、南沙参,加桑叶7 g、旋覆花(包)9 g、干姜4 g、白前7 g加强宣肺降气,化痰止咳之力,继服7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30日三诊:患儿咳嗽渐愈,诸症缓解,唯易出汗,吹风、食甜食后仍有干咳,以健脾补肺,御风固表为原则,处方:荆芥6 g,桔梗5 g,杏仁5 g,紫苏子6 g,莱菔子7 g,桑叶7 g,白芍9 g,蝉衣7 g,射干7 g,冬瓜仁7 g,五味子6 g,防风6 g,白芷7 g,白术10 g,蜜紫菀7 g,白前7 g,干姜4 g,太子参7 g,山楂7 g,麦芽7 g。连续服用2周。随访半年,患儿咳嗽未见复发。

按:此例患儿咳嗽日久,病程大于4周,儿童医院就诊排除了急性咳嗽的相关疾病,诊断为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病程日久,其气必虚,以肺气不足、脾气弱为主,但患儿现以咳嗽为主症,兼鼻塞、有痰诸症,属于疾病的急性期,又患儿表现烦急易怒、大便偏干、舌质红均提示内外风邪扰肺,肺窍不通,风痰阻络。遵照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当以除外风、息内风为主,治以疏风宣肺,化痰止咳。方用炙麻黄、桔梗、杏仁辛开苦降,散风止咳;蝉蜕、射干二药入肺、肝经,可疏散风热,清肝息风;白芷、苍耳子祛风通窍,咳嗽日久化郁热;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紫苏子、葶苈子、莱菔子、冬瓜仁降气化痰;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燥湿化痰,理气宽中;沙参、蜜紫菀化痰润肺;五味子敛肺止咳。诸药合用,升中有降,散中有收,清中寓补,肺气降,痰自消。1周后患儿愈之七八,继续宣肺气,息内风,消宿痰。2周后患儿咳嗽止,邪去大半,后方主调伏风,加以补益虚损脏腑之药,用太子参、山楂、麦芽、干姜等健脾补肺,益气固本,荆芥、防风、五味子御风固表,疗效颇佳,未再复发。

4 结语

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复杂,病程长,加大了治疗难度。临证将祛风法贯穿于治疗始终,分期辨证论治,急性期祛外风,恢复期息内风,缓解期调伏风。临床治疗中发现单一证候分型所占比重很小,各证型间常相互兼夹,如外风引动内风、外风引动伏风、内外合邪、风邪夹热、夹寒、夹痰,因此除了以祛风邪为主线,合理应用风药外,还要兼顾兼症、合邪,随症加减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内风风邪舌质
“内风”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探讨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从内风论高血压脑出血的防治思路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基于“内风”理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研究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