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华 叶 进
(1.常熟市中医院,江苏常熟215500;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性早熟是指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呈现出第二性征的提前发育,是儿童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的生长发育异常的内分泌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方面,性早熟患儿骨骺早闭,最终身高明显落后同龄人;另一方面,性早熟患儿性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对自身的提前性征发育感到恐慌,造成自卑心理,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笔者对儿童性早熟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有独特见解,临床辨证施治儿童性早熟疗效较好,现将临证辨治儿童性早熟的经验介绍如下。
1.1 脾失健运,酿生痰湿 性早熟的发病率增高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改变有关。一方面,小儿嗜食肥甘厚腻,或后天家长盲目进补,通过脾气运化,水谷精微不断充养,导致肾气过早充盈而亢盛,则天癸早至;另一方面,现代儿童营养过剩,久坐少动又可致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布运失职,脾为生痰之源,痰湿内生,积于乳络,日久成块,故有乳核肿胀;痰浊蓄积,膏脂充溢,泛溢肌肤则为肥胖。因痰致病实者多,以膏脂、痰浊为著,若其积聚太甚,郁久化热,灼伤肾阴,无以制阳,下注胞宫则冲任失调,血海妄动,则月经提前。大多数性早熟患儿除了第二性征提前发育外,还常伴有形体偏胖,胸闷叹息,肢体困重,口中黏腻等痰浊内生的相关症状[1]。
1.2 肝阳偏亢,郁久化火 一方面,小儿因疾病或精神因素引起肝气不疏,肝有余,郁而化火,故可导致天癸早至,出现性早熟。经络学说认为乳房、阴部皆为足厥阴肝经所络,因气机升降失司,其循经上攻则乳房经络疏利不畅,表现为两胁不舒,乳房硬结,不通则痛;湿热流注于下则带下增多、色黄。另一方面,冲脉与肝经关系密切,足厥阴肝经络阴器,与冲任二脉相通;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若母病及子,肝肾之阴皆耗损,又可导致肝阳偏亢,损伤冲任,下注血海,则经血早至。
1.3 肾阴不足,相火亢盛 儿童性早熟的病位在冲任,本源在于肾脏。肾藏精,主生殖,乃先天之本,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皆属于肾。小儿体秉纯阳,形气未充,肾常不足,故病理上易发生肾之阴阳平衡失调,造成肾阴不足,不能制阳,相火妄动,水火失济则冲任二脉亦为病,促使天癸早至,火性炎上,故同时表现烦躁易怒、面色潮红、多汗等症[2]。
综上所述,儿童性早熟主要是由先天及后天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生理上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但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和促进始能健旺;小儿肝有余,郁而化火,易导致肝经郁热,痰热交作,痰盛则乳腺硬结,热盛则经血早至;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亦赖脾气运化的水谷精微不断充养和培育方能充盛[3-4]。故肾之阴阳失衡,肝肾不足,相火亢盛,肝经郁热,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内在根源;饮食不节导致痰湿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交作,是性早熟的主要致病因素[5]。
儿童性早熟以阴虚火旺证多见,兼有痰湿壅滞和肝郁化火两个证型。其中又以阴虚火旺兼痰湿壅滞为甚,故临床单纯用滋阴降火法或健脾化痰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性早熟多属本虚标实,虚在肾阴不足,实在痰热蕴结,故治疗应治病求本,标本兼施。在滋阴降火的同时给予健脾化痰,才能事半功倍。
2.1 滋阴降火 滋阴降火以知柏地黄汤为基础方,方中以知母、黄柏、生地、牡丹皮为主药,并强调小儿稚阴稚阳之体,用药不可太过苦寒。知母上清肺火,下滋肾水,黄柏主入肾经,善泻相火,有金水相生之义;生地黄苦甘寒质润,长于养心肾之阴;牡丹皮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四药合用,共奏滋肾阴、泻相火之功,终致阴平阳秘,从而延缓甚至抑制青春期的提早启动。
2.2 健脾化痰 健脾化痰常用方药有半夏、陈皮、茯苓、大贝母、枳壳、香附等。方中半夏燥湿祛痰,配伍陈皮为二陈汤,是治疗痰湿的基础名方。化痰祛湿当重用茯苓,茯苓归脾、肾经,长于健脾利湿,又能利窍祛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祛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另外可加用大贝母、枳壳、香附等兼有行气化痰之功。通过健脾化痰法,杜绝生痰之源,从而减少痰湿在体内停聚。
对于临床上多见的相火偏亢、脾虚痰湿的患儿,须从脾、肾入手,笔者自拟中药抗早颗粒剂,药物组成:陈皮6 g,制半夏6 g,茯苓10 g,生地10 g,黄柏6 g,知母10 g,丹皮10 g,生山楂10 g,炒枳壳6 g,夏枯草6 g。若患儿肥胖、舌苔厚腻可加生麦芽、生山楂等化痰消脂之品[6],以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本方能有效改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骨龄变化。
2.3 疏肝泻火 对于肝郁化火证的患儿,应损其余气,衰其亢盛,消其肿胀,常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疏肝散有疏肝解郁、清热泻火、柔肝养血、软坚散结之效,使肝郁得舒,阴阳平衡,则诸症自除。值得强调的是性早熟患儿常伴有一种或几种兼证,故需认真询问病史,仔细辨证,根据患儿证候及症状的轻重酌情加减,同时还应重视性早熟患儿的后期调理,加强运动,合理饮食,防止复发。
2.4 配合外治 小儿脏气清灵,肌肤娇嫩,腠理疏松,药力易通过体表及经络直达病所,若小儿口服汤剂困难,可以配合外治疗法。如耳穴贴压,通过刺激穴位达到通经脉、调阴阳、和脏腑的目的。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耳穴贴压疗法可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使人体达到新的稳态[7]。滋阴降火中药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较单纯使用中药汤剂效果更佳,耳穴常取内分泌、肾、脾、肝、神门,手指按压,使耳郭有发热胀感。每日按压5次,每次5 min,1周换贴1次,两耳交替,可减慢骨骼生长,延缓骨骼成熟,提高预测身高。
张某,女,7岁10个月。2018年8月1日初诊。
因“发现双乳隆起1月余”就诊。家长代诉如下:发现患儿双侧乳房隆起已有1月余,未予重视,近期患儿自觉乳房轻微触痛,阴道发现少量分泌物。患儿平素性情急躁,怕热,夜间出汗较多,纳食尚可,大便2~3日一行,质偏干。体格检查:形体偏胖,身高125.1 cm,体重29.5 kg,双侧乳房TannerII~III期,双侧乳核3.0 cm×3.0 cm,外生殖器为正常幼女外观。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辅助检查:左手掌正位片:骨龄约9岁。B超检查:子宫大小为4.2 cm×1.6 cm×0.9 cm,左侧卵巢2.8 cm×1.3 cm,右侧卵巢2.9 cm×1.3 cm,左右侧卵巢内直径大于0.4 cm的卵泡各有4个。垂体核磁共振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试验未见异常。西医诊断:外周型性早熟。中医诊断:性早熟(阴虚火旺证)。治拟滋阴降火,兼以疏肝散结。方用知柏地黄汤合二陈汤加减。处方:
知母10 g,黄柏10 g,生地10 g,牡丹皮10 g,郁金10 g,海藻10 g,生山楂10 g,白芍10 g,夏枯草10 g,醋柴胡6 g,陈皮6 g,半夏10 g,椿根皮10 g。14剂,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同时嘱患儿多运动,减轻体重,清淡饮食,忌食蜂蜜、豆浆、鸡肉等含雌激素类食物。
8月17日二诊:服药后症状逐渐缓解,双乳硬结缩小变软,触痛有所减轻,分泌物减少,夜寐时有惊醒,大便仍偏干,原方去生麦芽,加酸枣仁10 g、火麻仁10 g。继服1月。
9月16日三诊:双乳硬结基本消退,质软,无明显压痛,夜惊好转,大便1~2日一行,质稍软。复查B超检查:子宫大小为2.4 cm×1.6 cm×1.0 cm,左侧卵巢1.8 cm×1.3 cm,右侧卵巢1.8 cm×0.8 cm,两侧卵巢内均未及直径大于0.4 cm的卵泡,子宫、卵巢容积较前回缩。上方去火麻仁,继用1月。后予电话回访,家长诉患儿病情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以发现乳房发育为主症,伴有形体肥胖、怕热、易怒、便秘等症,结合舌脉,辨病当属性早熟,辨证属阴虚火旺,兼见肝郁痰结之证。小儿纯阳之体,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而肾阴不足,导致阴虚火旺则天癸早至,是致病的根本。脾常不足,为生痰之器,胖人多痰湿,湿聚成痰,痰凝气滞,痰湿结聚于乳房则成乳疬;情志因素亦可导致肝气郁结,肝郁日久,化热伤阴而冲任失养,出现青春期发育提前,所以说肝郁、痰结是标,为兼证。故以知柏地黄汤合二陈汤化裁,知母、黄柏、生地、牡丹皮四药合用滋肾阴、泻相火;陈皮、半夏行气化痰、健脾助运;海藻软坚散结;配伍柴胡、郁金疏肝行气;山楂同入肝经,有行气散结、化痰消脂之功;夏枯草清泻肝火;白芍养肝阴;椿根皮利湿止带。诸药合用,肝脾肾兼施,标本皆治,使肾之阴阳平衡,冲任有节,天癸缓至。
目前西药治疗中枢性性早熟主要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临床疗效较好,但其适应范围局限,价格较贵,且可能发生潮热、盗汗、阴道干燥或情绪改变等低雌激素状态副作用。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性早熟病机总属阴虚火旺为本、肝郁痰结为标,治疗多主张滋阴降火与疏肝散结兼施,同时注重后期调护,对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减慢其第二性征的发育,延缓骨龄成熟,改善身高,使用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