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左传》的详略文法

2020-02-14 14:11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郑伯烛之武退秦师秦伯

饶 卿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左传》在中国叙事文学的长河里,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为我国后世文学尤其是叙事文学的创作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经验借鉴,在内容结构、体制安排、艺术手段等方面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重大意义,是任何学习、研究我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人都绕不开的里程碑。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是高中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散文,究其原因,则是它在《左传》写史、叙事、记人、结构、文法等方面有突出的代表性。现从详略角度对《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在历史剪裁、人物刻画、叙事运用上的文法布局进行探寻。

1. 剪裁上的详略文法

公元前630年,晋、秦两国合围郑国,郑国在自身危在旦夕的情况下派出了老臣烛之武,通过其非凡的外交手段成功瓦解了晋、秦军事联盟,解除了郑国危难,这便是《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内容。文章在短短不足300字的篇幅中,钩沉历史之处不过区区数句,然而此项着墨虽仅占全文的六分之一,却为文章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史实支撑,显示出了《左传》在剪裁上的独到眼光。

1.1 详大略小

文中开篇交代了晋、秦伐郑的理由为“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1],一句话即指出了此次晋、秦两国对郑国发动战争的历史原因及现实背景,但在这看似简单的事实背后却翻涌着跌宕风云。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群雄内外纷争不断,公元前655年,时年41岁的晋国公子重耳因“骊姬之乱”而出逃,自此开启了其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先后经过了翟、卫、齐、曹、宋、郑、楚、秦等大小数国,最后重返晋国即位执政,史称晋文公。在外逃亡的重耳路经诸国时,或有礼遇非常、尽力相助者,或有嗤之以鼻、冷面相待者,文中被晋国攻打的郑国,就是后者的代表。公元前637年,重耳在流亡途中正要经过郑国都城时,却被郑国君主冷面拒之于城外,重耳不得已转道至楚。试想在交通方便、信息发达的今天如果有一位这样已至耳顺之年的老者颠沛流离在外,尚且艰辛,可想而知,在两千多年前年近六旬的重耳在流亡途中该是何等景象!历史总是夹杂着偶然与必然,被拒于城外的重耳与拒重耳于城外的郑侯,便是文中战争的两大主角晋文公、郑文公。如若单单从此处解释晋、秦攻郑的原因是郑“无礼于晋”的话,似乎显得晋国气小,文首又指出郑“贰于楚”,公元前632年,郑国出兵帮助楚国攻打晋国,这便是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楚国大败,晋国经此一役成就了自己中原霸主的地位。郑国在历史上商贸活动较为发达,也促成了本国人见利忘义、见风使舵的性格,且郑国地理位置处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因此常常出现郑国“晋来依晋、楚来附楚”的结果。

作者未用冗长文字叙述诸多细节,在文首仅仅用“无礼于晋,贰于楚”数字就巧妙剪裁并括写了这段纷杂丰富的历史,使文中所述的晋、秦两国在此时攻郑,具有了强烈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然性,为全文的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这种在文法上详大略小的运用,既让读者能够抽丝剥茧,迅速抓住文章脉络,又为情节发展设伏,同时使行文简洁流畅,避免冗赘,全文历史剪裁上的高超艺术在此处可见一斑。

1.2 详小略大

郑国大夫烛之武深知秦、晋两国貌合神离,当烛之武向秦穆公面陈“不攻郑的理由”时,剥离了秦、晋两国间百年的恩怨纠葛这个大背景,仅从细微之处举例,即“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这项历史事实的提出对秦穆公最终做出不帮晋国攻郑的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秦、晋两国有几段关系较好的时机,两家不光互通姻亲,且晋国因国内大旱两次向秦国借粮秦均应允,然而在春秋诸侯争霸的年代,各国间交往归根到底奉行的还是“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的原则。公元前655年起,秦晋两国因争夺处于两国中间地带的河西、洛水地区就爆发了多次战争。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国内发生变乱,当初也因“骊姬之乱”而出逃至梁国的晋国公子夷吾等来了回国的机会,但恐于国内依旧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不敢贸然回国,于是便向秦国求助,并向秦国许以河西地区这一重要战略位置为报答。公元前650年,夷吾在秦穆公帮助下回国执政,史称晋惠公,但晋惠公回国后并未实现当初落难之时的承诺,反而加强了对河西一带的控制和军事防范。综合种种历史事实,秦国深知晋国并非可靠盟友,但基于现实利益,两国有时又不得不在一起合作,烛之武抓住这一点把握住秦伯的心理防线,最终成功实现了离间之计。

与其说是烛之武善于陈述,不如说是作者左丘明善于用辞,作者并未在此处将秦、晋百年间的是是非非一一陈善,而是选取最符合文意、最切合人物心理意图、最能体现文章剪裁艺术的历史细微,可谓匠心独运。这种在文法上详小略大的运用,不但能够使读者感受真切、印象深刻,还可以以一孕万,增添文章说服力。

2. 人物刻画上的详略文法

2.1 详语言、略动作

文中三分之二篇幅用于人物的语言描写,在这三分之二的篇幅中,作者又以一半的内容来刻画烛之武形象,在此之前用“夜,缒而出”这句细节动作的略写,为全文塑造烛之武深明国家大义、具有拳拳爱国之心的形象增添了一大亮点。在见到秦伯后,烛之武先告之曰“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让对方放松警惕。后又从替对方进行利益考量的角度,分别说明“亡郑”和“舍郑”的结果,而且摆出秦、晋两国的历史事实从而指出晋国“何厌之有”,一系列言辞终于使秦伯答应撤兵。烛之武以弱示强,站在对方立场上从“亡郑”和“友郑”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为对方客观权衡利弊,并抓住对方联盟“软肋”进行道义分析以离间对方,最终使秦伯做出撤兵的决定,显示了烛之武知人善辩、谋略非常的形象。此次事件中,晋国是作为主要角色来联合秦国组织这场战争的,全文中涉及晋侯的语言描写仅次于一号主人公烛之武,“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失其所与, 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连用了五个“不”字,展示了晋文公仁义机变、善于审时度势的人物形象。全文对人物进行详细的语言描写,既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又贴合事件发展实际,增加了文章张力。

2.2 详动作、略语言

秦穆公作为这场战争的发起人之一,全文中并未出现有关其人的直接语言描写,只于文章结尾,在其听完烛之武的言辞后有一处心理及动作描写,“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字表明秦穆公对烛之武的言辞很满意,“说”字后面的动作行为既印证了烛之武非凡的外交能力,又显示了秦穆公本人求利务实的形象。佚之狐在全文中只出现在事件开头,当郑国面临战争威胁时,佚之狐向郑伯建言“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作者只用了这样短短一句语言描写,并未加以其他方面修饰,却使读者虽未见佚之狐其人而知其人——心系国家、知人善荐。郑伯在文中的语言描写也仅仅一处,当郑伯采纳佚之狐建议来请烛之武相助时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作者在行文中不肖多余描写,仅此一句,便使文中郑伯勇于认错、因情纳谏的形象浮现在读者眼前。

全文通过详细而精悍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以及在遣词用句方面对实词、虚词恰到好处的把握,不仅刻画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更体现出了在精准把握人物性格、摹画人物形象上所达到的“下笔则一字难更改”的境界,作者在语言和动作这一详一略的布局中,体现了深厚的文字功力,更彰显了《左传》卓绝的人物刻画艺术和语言艺术。

3. 叙事运用上的详略文法

3.1 详过程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作为先秦叙事散文的艺术典范之一,在叙事顺序、叙事角度、叙事完整性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特点,这里仅从叙事运用的详略上进行分析。全文的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齐备,但描写尤为突出且最为详细的还是整个事件的过程,即文章的高潮部分。自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开始,整个事件发展就进入了高潮部分,也是作者着力叙述的内容:面对战火将燃的危险,摆在郑国面前只有战、和两条路,若战,则显然寡不敌众,若和,又缺纵横捭阖之臣。此时佚之狐凭借自身政治辨识力,果断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但烛之武能否出山呢?这是整个事件高潮部分中第一个引人之处。烛之武在郑国怀才不遇,做了多年圉正,也就是养马的官,怀有读书人之气骨,在多年未受重用而一朝起用的此时先是委婉拒绝了郑伯,但被郑伯恳切有理的言辞和自己内心炽热的爱国情怀所感染,最终还是决定以年迈之躯为国效力,游说秦伯,这项外交行动能否成功,这是整个事件高潮部分中第二个引人注目之处。作者在此处还特地叙写了一个插曲,交代了烛之武出城的时间及方式,“夜缒而出”,为全文增添了一分动人的色彩,在见到秦伯之后,烛之武该如何表现,这是整个事件高潮部分中第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见到秦伯后,烛之武凭借出色外交辞令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全文高潮部分一波三折,作者通过对过程详细地描述,既在这一个个波澜起伏的画面中展示了各个人物形象,又使情节发展扣人心弦,有波澜起伏之妙。“古人为文十分讲究曲折与变化,曲折是古文创作的一种审美追求。说得更具体些,中国古文讲究字法、句法、章法和篇法的变化,追求波澜起伏、变化莫测的结构,最忌平铺直叙、呆板滞塞”[2]。如若全文直接写郑伯派遣烛之武去游说秦伯并获得了成功,则文章叙事性未免太显平淡。作者正是通过对事件具体过程曲折有致、环环入扣的叙写,才为作品注入了强烈的故事性、戏剧性、可读性。

3.2 略因果

全文重在写过程,对因果的叙写没有太多着墨,似乎整个事件的因果不甚重要,其实不然。就事件起因而言,如果没有晋、秦两国围攻郑国且已陈兵于函陵及氾南的情况出现,则不足以显示事件高潮部分中佚之狐、郑伯、烛之武三人的语言、行动必要性,作者正是要在一开始就通过营造间不容发、危如累卵的紧张氛围,为全文推进人物刻画、情节发展设伏,而这种手段作者没有大力描述,而是进行看似简单平常之笔法,实则有一字千钧之效。就事件结果而言,作者在叙写上也同样用笔不多,秦、晋依次撤兵,秦国与郑人结盟且派兵帮助郑国驻防,晋国在看到盟友秦国做出这种行动后,结合自身与盟友、敌方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利益考量,也最终撤兵,全文至此结束,实际上事件的结果描写与前文的过程二者间有着紧密联系,如果没有前面烛之武对秦伯的说辞,秦伯一不会撤兵,二不会派兵帮郑国驻防,如果没有烛之武对晋国曾受秦国恩惠这一历史的预先交代,则没有后面晋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等话,整个结果的记叙虽然简略,但都与前文有着严丝合缝的照应关系。可以说“《左传》通过揭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使故事情节化,不论从大处的宏观角度,还是细处的微观的角度,都十分重视因果关系的揭示”[3]。就《左传》具有叙事的完整性这个特点而言,因果部分必不可少,但整个事件在因果、过程上的详略安排则要服从服务于全文主旨,共同构成有机整体。

《左传》在叙事艺术上有着太多值得今人研究之处,本文仅选取其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从历史剪裁、人物刻画、叙事运用上的详略文法角度进行管窥,尚有意见或见解不成熟之处,有待自己随着学习力度的加深来逐渐发现与纠正。

猜你喜欢
郑伯烛之武退秦师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艺术赏析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品味语言的力量
《郑伯农文选》座谈会在京举行
反映今天的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在《郑伯农文选》座谈会上的即席讲话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符号的语言表达分析
浅谈中华诗词改革——致郑伯农名誉会长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劝说艺术
"狗保姆"一家三口照顾中风主人 还会健身陪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