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月应,安运锋,张和君,向 桢*
(1.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全军健康管理医学研究中心,桂林 541002; 2. 广西师范大学健康管理学院, 桂林 541004; 3.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广西代谢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桂林 541002)
健康服务业已发展成为全球十大产业之一,从世界各国发展实践看,健康产业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卫生医疗服务模式将是一场深刻的卫生变革,是国家卫生保健服务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1]。军队卫生单位开展官兵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对于维护与促进军民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军队卫勤服务工作中重要一环[2]。当前,在国家深化改革中,政府大力推动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把健康管理纳入健康服务的大格局,出台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支持,健康管理面临难得的机遇,军队和地方健康管理服务都得到空前发展。随着健康管理多样性、专业化、高层次健康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专业的健康管理人才缺失矛盾突出,将成为限制军地健康服务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3-4]。
1.1 健康管理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发展状况我国健康管理专业人员总体仍处于较匮乏态势。但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2013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支持我国高等院校开设与健康服务业相关的学科专业,201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到目前全国已有61所高校相继开设健康管理专业,开展相应学历教育人才培养[5-6]。但大数据显示,随着国家健康服务行业相关政策的出台,未来5~10年,我国专业健康管理师缺口仍较为突出。据国家卫健委给出数据显示,当下我国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不足2万人,人才供给仍严重不足。
1.2 军队健康管理人才发展现状军队单位在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解放军总医院连续六年举办“301论健”,同时举办“ 全国和全军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会议”,开展全军健康管理师培训认证工作走在军队健康管理教育培训前列。相应的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也率先成立军队健康管理学教研室,开展军队健康管理师培训。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成立健康教育教研室,武警部队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原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与广西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健康管理学院等,军队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构架已逐步清晰。
但目前我军现有军队三级以上医疗单位,仍以开展为地方人民群众体检服务为主,部分单位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基层部队部分开展健康体检工作,检后健康管理相关工作严重缺失。并且军队医疗单位健康管理中心以退休或返聘军队职工以及地方招聘的医药护技类人员主,在职军队人员较少,各单位平均具有相关专业健康管理技能人员不足3名,军队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人员配置亟待完善充实。
2.1 军队健康管理服务人才分配不均衡 专业人才缺失严重近年来,国家和军队在健康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专业的健康管理人员更是严重不足。目前,总医院和部分军队中心医院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尤其是对中高级干部有一套较完备的健康管理服务方案和措施,有专门的保健人员(从事类似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走在全国健康管理的前列。但总体上,军队整体健康管理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和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军队从事健康管理职责的部分保健人员主要集中在师以上单位门诊部、驻军中心医院、总医院的保健部门或科室、军队离职干部休养所卫生所(门诊部)以及疗养院。而在基层医疗单位,各单位资质和设施设备情况参差不齐,一些单位开展“一站式”基础体检还存在一定困难,并且检查流程不规范,健康体检只注重形式,缺乏后续健康管理,更谈不上健康管理体系建设[7]。在部队基层边远艰苦地区甚至不具有完备卫生支撑条件,缺乏完成基本体检项目的仪器设备,卫生干部缺编较多,经过系统健康管理培训的卫生干部和士官更是严重缺失。
2.2 军队健康服务与管理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健康管理师的培养和职业认证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各种培训比较乱,公信力不强,政府与市场认可度还不高。由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组织的规范培训考核刚刚起步,人数比较少。相比地方,军队健康管理人才培养较为缓慢,尤其是基层人才更为急迫。全军还没有开设健康管理学院(系),院校开设教研室只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没有形成专业人才培养。学历教育与专业教育培训缺乏,职业与岗位能力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2.3 基层一线卫生干部力量薄弱 没有专 (兼)职健康管理师军队高级干部的健康管理开展时间早且相对完善,基层官兵的健康管理服务还没有普及。军队近年越来越重视基层干部和战士的健康,将官兵的年度体检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来执行。但我军的医疗卫生服务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体检、轻管理”的现象,对体检结果往往只重视阳性体征和相应指标的处置,而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缺乏必要的信息收集和干预[8]。归根在于基层健康管理人才“缺失”。 一些军队基层医护人员慢病防控技能培训缺失,没有相应的健康管理师。
3.1 积极适应军队卫勤力量改革 健全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目前军队的健康管理工作主要由军队医院来承担,没有形成体系。当前军队医院应单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健康管理顶层设计,形成各级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现在处于军队体制改革的攻坚磨合期,为做好人才培养,军队健康服务与管理体系的设计应当与国家的相应体系保持一致。从军委到地方可变更设立相应健康管理部门,例如,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勤保障部队卫生管理局可相应变更为卫生与健康管理局,下设健康管理处以及健康管理培训中心,对于各战区的联勤保障中心设战区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心以及培训管理部门。在军队各级医院要设置健康管理中心(科)等,并赋予相应的健康服务与管理职责。与此同时,应尽快研究出台健康管理人员的定编、定岗、定责,并组织专家研究出台《“健康官兵2030”规划》。
3.2 整合全军优势资源 为军队健康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所用整合创新健康服务与管理现有资源,协调组织各区现有平台、区域一体化资源、人才技术等充分整合利用,使各类技术、人才互补形成专业健康管理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重点向官兵强身、健体、疾病预防方向转变,形成对部队官兵“平战全过程、身心全方位、防治疗养全要素”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同时,发挥联勤部队各级医院的指导作用和军队疗养院在健康管理方面实践优势,实现军队医药护技类人才转型,加快适应军队健康管理岗位,从根本上做好“强健、保基层” 卫勤保障任务需要。
3.3 加强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 构建多样化体系人才结构在国家教育层面,健康服务与管理进入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目录,尚未进入医学层面的专业目录,军队更是缺乏专业的健康管理培训机构。军队健康管理领域人才培养专业化不足,缺乏培养健康管理专业型、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特别是基层需要的初中级健康管理人员缺乏严重,并且健康管理的专业指导与军人自我管理的互动机制不完善。军队健康管理理应顺应时代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同国家接轨探索实践,使人才教育走在前列。首先可在军队院校,尽早启动教育培养机制。在军队普通综合性大学里面,可探索设立管理型的健康管理学科。对于军医大学则应发挥医学综合性大学优势,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尽快开设健康管理学院(系),培养本、硕层次学历人才,探索实践逐步形成本军队系统的本、硕、博梯队学历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体系[9-10]。其次,在军队基层以健康管理军医为核心,充分发挥卫生士官(卫生员)的骨干作用,以士官军医学校为平台,加大卫生士官(卫生员)培训,培养构建卫生员士官为主力军的专门的健康管理梯队。同时,充分发挥军队医院、卫生医疗管理机构的作用,进行“短平快”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对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军队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岗位培训转行,以满足基层需求。
3.4 推进创新举措 加大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力度①加大军队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和资质,在战区范围内组织军队医院、基层一线卫生力量,依托已部分开设健康管理本科培养院校,如杭州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进行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规范培训考核,颁发相关健康管理师证书。②聚集吸引地方优势人才补缺岗位,为我军所用,直接从地方招收健康管理专科人员入伍(如卫生员士官、初中级护理人员以及基层医生),快速补充到相应的健康管理岗位。③开展健康管理研究,不断深化健康管理服务内涵和深度,着手打造军队特色健康管理方向研究工作。
3.5 加强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定向培养和实质上投入力度借助军改后军兵种院校贴近实战化的发展定位,分战区组织专业化培训,开展军队特色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做好培养契合不同军兵种特点的专门健康管理人才,重点培养既可“保强健”又可进行“慢病防治”新型人才。同时,为保障军队健康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一方面根据需求逐步加强健康监测装备投入。另一方面在军人福利待遇方面可适当向专业健康管理人才倾斜,对部队从事健康管理人员可分等级地发放一定数额的岗位津贴,对基层部队从事健康管理的人员给予适当倾斜,而对军队健康管理中工作突出者,予以适当表彰和奖励。
着力开展军队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提高部队人员健康管理服务水平,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健康管理师队伍,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习主席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加紧集聚大批高端人才是推动我军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保留、使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军队各相关机构单位应重视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确立设置专业专岗,真正将健康管理理念、方法和路径有效融入健康服务过程,有效推进健康保障模式转型升级,做到“强健促进、伤病预防、战救勤务”并重,由此真正实现我军由保障战斗力向生成战斗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