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内务府七司设置探析
——《从御制增订清文鉴》谈起

2020-02-12 19:34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御制内务府衙门

张 楚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 730000)

清学界对于清代内务府机构设置有过较为系统的研究,以祁美琴为代表,《清内务府及其与十三衙门的关系》,介绍了清代内务的机构的设立、内务府机构的职能及其与十三衙门职能等的对比。李鹏年:《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中对清代重要国家机关——内务府的机构设置以及各司职能、人员分配等都进行了详解的阐释。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中对于内务府机构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对内务府机构的分配,人员等进行列表处理,清晰、明了。对于《御制增订清文鉴》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词汇的运用、价值的考述等等,并未有对其中机构名称及机构设置等进行专门的论述。故而,本文将清代内务府七司与《御制增订清文鉴》相结合,辅以《清史稿》、《大清会典》等史料,了解内务府机构设置中满汉文书的不同点,进而理清庞杂的内务府机构的运作,以及内务府对清政治和满洲统治的影响。

一、历史沿革

内务府是设于宫廷内专为皇室服务的机构,源自于满洲的包衣制度。包衣一词来源于满语boui,bou即为家,i是属格助词,相当于汉语的“之”。Boui就是家里的。同时包衣又称为包衣阿哈,即boui aha,解释为奴隶、奴仆。包衣阿哈,就是家里的奴仆。《听雨丛谈》中曾记载:(内务府)三旗管领下人,是我朝发祥之初,佐领下人是当时所制兵弁……庄头旗人和国初带地投充,或由兵丁拨充屯田。由此可知,包衣的出现和后金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是密不可分的。早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的过程中,包衣就开始出现。①主要来自于各类战争中捕获的俘虏。在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包衣就成了满洲八旗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低贱的包衣也就成为了为皇室服务的奴仆,编为包衣佐领或旗鼓佐领。包衣组织不同于满洲八旗,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系统,分为上三旗包衣即内务府包衣,或下五旗包衣即王公所属包衣。由于上三旗包衣是“奉天子之命行事”,其地位在下五旗包衣之上。包衣身份虽低于普通八旗旗人,却高于一般旗人奴仆。

清军入关后,顺治把自己所属的镶黄、正黄两旗与摄政王多尔衮所属的正白旗合编为上三旗,其余五旗为王公所属,成为下五旗。而内务府就是满军上三旗中的十五个包衣佐领、十八个旗鼓佐领、两个朝鲜佐领、一个回子佐领和三十个内管领的包衣组成。②“内务府掌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凡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焉。”③也就是说,内务府掌管满洲上三旗包衣所有事务。内务府设立于顺治初年,但其具体设置年份,官方史书中均无记载。顺治十年(1653)下旨称:“宫禁之役,此辈势难禁革。朕酌古因时,量为设置,首为乾清宫执事,此为司理监……满洲近臣与寺人兼用。”④即设立十三衙门来代替内务府管理宫廷之事。顺治十八年(1661),又重置内务府。康熙十六年(1677)增设六司三院等机构。雍正元年(1723)又将庆丰司划归内务府,内务府始成定制。直至民国十三年(1924)直奉战争,冯玉祥将淸逊帝溥仪赶出皇宫,内务府职务方得终结。

二、七司机构设置

据载:“我朝龙兴之初,创制内务府以往昔之旧仆专司其事”。⑤《御制增订清文鉴》中记有:dorgi baita be uheri kadalara yamun⑥直译为内宫中管理所有事物的衙门。

Dorgi boui fiyenten yamun galu namun geren ba i eiten baita be uheri kadarame icihiara yamun be dorgi baita be uheri kadarara yamun sembi mukden de inu ere gebungge bi

把内廷包衣衙门、仓库的所有事总合起来管理的衙门称为内务府,盛京也有同样的机构。

总管内务府,掌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是一个总括性的衙门。内务府总管是内务府最高长官,无定员,掌上三旗包衣之事。初为正三品,雍正年间改为从二品,乾隆十四年(1749)改为正二品。⑦多由满洲世家大臣充任,是皇帝的私家总管。Dorgi一词指示内务府处于内廷,管理皇家成员的衣食住行,但后来内务府衙门一度搬出紫禁城,仅有造办处留侍内廷,从而使造办处的资料得到完整的保存。

内务府下属机构主要有七司三院,其建制大致于康熙十六年(1677)完成,仅有庆丰司在雍正元年(1723)才划归内务府。七司分别相当于外朝的六部,职责分明,使得内务府机构一直保留到民国年间。

1、广储司

广,阔也,有宽阔、辽阔之意;储,偫也,是为存储、贮存。广储司,即为内务府内管理府藏及出纳总汇的机构。《御制增订清文鉴》中有ambula asarara fiyenten⑧。Ambula译为大、多,asarara是贮藏、收藏。Fiyenten是司。清文鉴广储司是对中文的直译。

Boui ninggun namun i menggun jaka be dosimbure tucibure mahala etuku i jergi hacin be weilere arara jergi baita be alifi icihiyara ba be ambula asarara fiyentensembi

内务府中为管理六库银饰、衣帽等物品而设立的机构。

《御制增订清文鉴》中对于广储司的解释侧重于制造物品等方面的职能,是其下属六库职能的总和。而在汉文文献中,记载广储司为掌六库出纳织造等事务⑨,多为掌管贮藏等方面的职能,必《御制增订清文鉴》的记载更贴合广储司之名。

广储司下设银、皮、磁、缎、衣、茶“六部”,各司其职,掌管金钱、皮毛、茶叶等物品之守藏。⑩同时广储司还下设织染局。织染局初隶工部,康熙三年(1664)划归内务府,道光二十三年(1843)裁撤。《御制增订清文鉴》中对织染局有明确的记载,称为:jodoro icere kūwaran。11

Jodoro有纺织之意,icembi是动词染,kūwaran是局、所,是对汉文织染局的直译。

suje suri cece ceri i jergi jaka be jodoro sirge subeliyen icere jergi baita be alifi icihiyara ba be jodoro icere kūwaran sembi

即纺织绫罗绸缎、染织蚕丝等物品而设立的机构。

织染局所织染的绫罗绸缎等物品,都交于广储司之缎库,也可把织染局理解为广储司下设的织染部门。织染局的作用也应对《御制增订清文鉴》中对广储司衣帽制造职能理解。

除织染局外,三织造同样隶属于广储司。三织造即江宁、苏州、杭州三个制造处。明代始设,清入关后归工部管理,顺治十八年(1661)划归内务府。

2、都虞司

都是总理其事,虞是山泽之官,都虞是总理山泽之事。12初名为尚膳监,康熙十六年(1677)改名为都虞司。《御制增订清文鉴》中记有:buthaxara be kadarara fiyenten13。Buthaxara有打猎之意,be是宾格格助词,kadalara译为管理,是管理狩猎之事。

boui ilan gūsai coohai urse be urebume tacibure silime baicara buthaxara gurare jergi baita be alifi icihiyara ba be buthaxara be kadarara fiyenten sembi

即为训练内务府三旗中的军事人员,并精心挑选打猎之处而设立的机构。

根据《御制增订清文鉴》的记载,都虞司职责有二,一为管理内务府三旗军事人员,二为皇帝精选打猎之处,是武官之铨选,覆官兵之俸饷赏恤,山泽采捕之事皆掌焉。14

都虞司设郎中二人,员外郎五人,还有主事、笔帖式等职员近一百人。下设打牲乌拉处于松花江,为皇室征畋鱼之物。设三旗骁骑、护军、前锋三营。《御制增订清文鉴》记有boui ilan gūsai aliha coohai kūwaran15和boui lian gūsai bayara i kūwaran16两个衙门。而内务府三旗前锋营至乾隆十三年(1748)才设立,故而《御制增订清文鉴》中没有没有相关记载。而三营有何差异。

首先,骁骑营为:

boui ilan gūsai hafan cooha baitangga faksi sai eiten baita be uhetireme icihiyara ba be boui lian gūsai aliha cooha kūwaran

是管理内三旗军事官员和匠人的机构。骁骑营下设骁骑校、佐领等官职,掌宫廷戍卫。

护军营为:

boui bayara sabe urebume tacibura silime baicara jergi baita be kadarame icihiyara ba be boui ilan gūsai bayara i kūwaran semb iuwan ming yuwan de inu ere gebungge kūwarambi

是训练内务府护军的地方,下设有参领和护军校,掌宫廷门禁。

前锋营设立时间晚,主要是从事马上技艺的训练,下设前锋参领、前锋校等职务。内务府三旗军队的各项事务都由都虞司管辖,故又称三旗为都虞司劲旅。17

除此之外,养鹰鹞处下设的统领等职位,其为武职,列在都虞司之后,18因此处与都虞司关系密切。《御制增订清文鉴》中对养鹰鹞的记载十分简单:

giyahūn silmen songkon damin i jergi gasha be ujire dobure darambure hukxembure ba be giyahūn ujire ba sembi19

是驯养鹰、雕等鸟类的地方。

其所属的养狗处,记有:

geren baci jafaha indahūn niyahan be ulebure sindare jergi baita be jafaxara ba be indahūn ujire ba sembi20

是养到处抓来的小狗的地方。养狗处豢养的狗多为珍惜品种,并以恩赐的方式赏给大臣或后妃。

3、掌仪司

掌仪司顾名思义,是掌管宫廷礼仪的机构,相当于外朝之礼部。掌仪司掌内廷礼仪之事,考核太监品级,凡果园之赋覆焉。21其前身为钟鼓司,顺治十三年(1656)改为礼仪监,十七年(1660)改为礼仪院,十八年(1661)给名为内礼仪院,康熙十六年(1677)始成其制。《御制增订清文鉴》中记载:dorolon be kadarara fiyeten22是掌仪司的汉文直译:

boui eiten dorolon kooli be wesimbure angga isire booha tubihe be belhere jergi baita be alifi icihiyara ba be dorolon be kadarara fiyenten sembi

即为奏定内务府的所有礼仪规则,为皇帝试吃,预备果实等事务而设立的管理的机构。

在《御制增订清文鉴》中,并没有提及掌仪司有关考核太监、宫女品级之项,仅作为管理礼仪之所。这就使掌仪司中设置的首领太监等职位职责不清。

掌仪司衙门设在西华门外南长街,设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等专职人员一百余人,下设果房、神房、中和乐处等机构。与之相关的机构有御茶膳房,掌宫廷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等事务的机构。《御制增订清文鉴》中记有:

dergi amsu cai i boo be uheri kadarara ba23是dele ejete angga isire hacingga jaka booha cai tubibe i jergi jaka be belhere baita be kadalame icihiyara ba。

下设有内膳房、清茶房等机构来掌办宫廷饮食。

4、会计司

会计,是一种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从周代开始,我国就设有会计专职人员,掌管赋税收入、银钱支出。每月的盘算称为计,每年的总盘算称为会,合称会计。清代会计司初名为内官监,康熙十六年(1677)改为会计司。《御制增订清文鉴》载,会计司为acabufi bodoro fiyenten24是会计司的汉文直译:

boui toksoi usin yafan boigon anggala albab takūran i jergi baita be alifi icihiyara ba be acabufi bodoro fiyenten sembi

即为管理内务府庄屯、田地、园子、家口、赋役等事务而设立的管理机构。

《御制增订清文鉴》对会计司只能定义为征收赋役的机构,符合“会计”之意。但《会典》中有:“会计司,掌三旗庄赋、园赋而稽其出纳。凡选宫女太监,掌其政令。”25会计司不仅为征收三旗赋役之所26,还与掌仪司一般,掌有内侍的铨选,这是《御制增订清文鉴》记载的疏漏。

会计司设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一百三十余人,其衙门设在西华门外北长街,是一个独立部门。与其相关的部门有三旗银两庄头处,掌征庄地址赋税……供禽物,治其艺植,各其物用。27三旗庄头原为各旗佐领独立管理的机构,康熙十六年(1677)划归内务府。《御制增订清文鉴》记有:ilan gūsai menggun afabure toksoi da sabe kadalara ba28是管理三旗银两的地方:

boui ilan gūsai toksoi da sai aniyadari afabuci acara usin i turgen ulhū orho hibsu i jergi hacin i menggun be boxome gaire jergi baita be kadarame icihiyara ba be ilan gūsai menggun afabure toksoi da sabe kadarara ba sembi

即内务府管理追讨屯子每年交付租金,芦苇、蜂蜜等物品而设立的机构。

《御制增订清文鉴》对三旗银两庄头处职权管辖界定十分明晰,小到交付租金等。庄头处设有郎中、员外郎等职员共十九人。由于三旗银两庄头处掌管的事务与会计司密切相关,故将其列在会计司之下。

5、营造司

营造即为构造、制造。《郎潜纪闻》中记有:“内务府有营造,率资经费于工部。”营造司初名为惜薪司,顺治十八年(1661)改名为内工部,康熙十六年(1677)始有此名。营造司衙门设在西华门外北长街,临近会计司衙署。营造司掌本府修缮、庄材饬工,帅六库三作以贡命29。《御制增订清文鉴》记有:weilere arara fiyeten30是营造司的汉文直译:

boui eiten weile be dasatame weilere deijiku yaha belhere tetun yehetun arara deijire jergi baita be alifi icihiyara ba be weilere arara fiyenten sembi

即为修葺内务府所有事物,预备柴炭,烧窑造磁而设立的机构。

营造司的原名惜薪司更能准确表达其职权,其下设薪、炭、铁、房、木、器六库及漆、炮、铁三作,六库都用来为内廷供应食材,皇帝出入前咨询各衙门以清跸。设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等近四十人。

与营造司相关的机构有官房租库和总理工程处。官房租库相关事务初归营造司,后于康熙六十年(1721),设立独立办事机构,简称钱房库。《御制增订清文鉴》载:alban boui tuigen i namun31即dorgi baita be uheri kadalara yamun i alban dosimbuha boo be icihiyara turifi baha boui turigen i menggun jiha be bargiyame asarara ba,是收租和存储租金的地方。其掌职还有修葺及分配公用。

而总理工程处设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御制增订清文鉴》中无载,是执掌内廷重大工程的勘估,核销等事务的机构。32裁撤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官房租库与总理工程处职能与营造司相近,故列于其下。

6、庆丰司

庆丰司,掌牛羊牧群。33顺治十一年(1654)初设,名为三旗牛羊群牧处,康熙十六年(1677)并入掌仪司,二十三年(1684)独立,成为内务府七司中的独立机构。庆丰司主掌京城内外的牧场,以备皇室食用和祭祀。《御制增订清文鉴》中记为:elgiyen i fusembure fiyenten34elgiyen译为丰裕,fusembure是繁殖、繁衍之意,庆丰司是广为繁衍之所:

boui geren na i adun i ihan honin be fusembume adulara jergi baita be alifi icihiyara ba be elgiyen i fusembure fiyenten sembi

为管理内务府各处牛羊群的繁殖、放养等事务而设立的机构。

庆丰司衙门设在西华门外北长街,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等三十余名管理人员,在职人员远少于其他六司。

庆丰司下设牺牲所,《周礼》中有:“凡祭祀,必其牺牲。”牺牲即为祭祀所用之物。牺牲所掌牧祭祀之黝牛,是为wecen i ulha ujire falgangga。3《5御制增订清文鉴》记有:yaya amba ajige wecen de baitalara ihan honin ulgiyan buhū i jergi ulha gurgu be ulebure ujire silgiyara oboro jergi baita be dara ba be wecen i ujire falgangga sembi

即为管理祭祀所用的牛羊猪鹿等牲畜的喂养和洗涤等事务而设立的机构。

牺牲所原隶属于太常寺,乾隆二十六年(1761)划归内务府,设直年大臣、司官等共五十二人,管理京城内外黑牛二百四十头。

7、慎刑司

慎刑司,掌谳狱三旗之狱,凡谳狱、笞杖皆决之。徒以上皆咨刑部按焉,旗民交涉者亦如之。若庄头等以民论,奉旨交讯。36《御制增订清文鉴》中记为erun be ginggulere fiyenten是恪谨刑法的场所:

boui erun koro i jergi baita be alifi icihiyara ba be erun be ginggulere fiyenten sembi

即为管理刑法等事务而设立的机构。

其衙门设在西华门外长街之北,顺治十一年(1654)初设,名为尚方司,十二年(1655)改名为尚方院,十八年(1661)改为内刑部,康熙十六年始成其制。下设管辖番役处、掌关防处。

管辖番役处设立于雍正四年(1726),掌缉捕之事,设司员、笔帖式等职位。《御制增订清文鉴》记有:hūjaci be kadalara ba是管理偷盗的场所:

boui niru eiten fafun necire hūlha holo be baicana jafara jergi baita be kadalame icihiyara ba behūjaci be kadalara be sembi

即管理内务府牛录违反法律、缉捕盗贼等事务而设立的机构。

《御制增订清文鉴》对于管辖番役处的记载极为明晰,其职掌权限分明、详细,而《清史稿》等并无对此处的记载。

掌关防处全称为掌关防管理内管领事务处,即boui da sai baita be icihiyara ba。37《御制增订清文鉴》记有:

boui hontoho i eiten baita uherileme icihiyara ba be boui da sai baita be icihiyara ba sembi

即管理内务府浑托和事务的机构。据《会典》载,掌关防处主掌宫内房屋修葺、洒扫及备办果蔬、盐、水等物品的机构。38是一个综合性的部门,不仅仅只管理内务府浑托和事务。掌关防处下设官三仓、恩丰仓、饽饽房等机构,主要管理仓贮之物用。尤其是官三仓,《御制增订清文鉴》记有:ilan siden i calu39是公家的三个仓库,即为官三仓的汉文直译:

dorgi baita be uheri kadalara yamun i hacingga bele maise turi ufa misun sogi hibsi ayan i jergi jaka be teudeme asarara ba be ilan siden calu sembi uheri ilan

是管理内务府的各种米、小麦、豆、酱、面粉、蔬菜、蜂蜜、蜡等物品的调换、贮藏而设的机构。汉文文献中对于掌关防处备办果蔬、盐、水等物品的职权应官三仓等仓贮机构

由于管辖番役处和掌关防处掌管的事务与慎刑司密切相关,故将其列在慎刑司之下。

三、影响

内务府作为宫廷的内部机构,责任重大,且机构庞杂,皇帝的衣食住行均由此处掌管。其下属机构有五十余个,官职更是外朝官职数的两倍之多。是有清一代存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机构,其产生、发展、消亡与清代统治息息相关。内务府的设置,取消了明代的宦官衙门,避免了宦官专权情况的出现。即使清代最得势的太监也没有真正掌握实权。

内务府身处皇城,从事的也多是与皇室相关的事务,许多内务府包衣正是由于其包衣身份,与皇室建立了种种特殊关系,深得皇室信任。即使出身包衣,也能荣殊不断。

《御制增订清文鉴》完成于乾隆三十六(1771年),由于是对《御制清文鉴》的增订、修改,对内务府官职的记载与《清文鉴》相同,不全面。但从其记载中,可以看出,相较于汉文典籍,《御制增订清文鉴》对机构职权的记录更为详尽,例如东陵内务府总管衙门,汉文典籍中记为为管理东陵事务而设立的衙门,其事务是什么事务,记载不清,而《御制增订清文鉴》中称:

eldengge wargi ergi munggan i jergi geren munggan fei yamun be erire dasatara hacingga amsun be dagilara jergi baita be uheri icihiyara ba be dergi ergi munggan i boui amban i yamun sembi wargi ergi munggan de inu ere yamun bi

是管理昭西陵的事务、所有陵寝的打扫、修葺等,准备飨食等事务而设立的机构。

用《御制增订清文鉴》作为参考,可更为详尽地洞悉内务府各机构的职权范围,对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或研究内务府制度,当有一定的裨益。

注释:

①② 26李鹏年: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00;107;107.

③⑩14 21 25 27 29嘉庆朝《大清会典》,卷七十二,内务府,1;7;1;1;7-8;1;7.

④《大清会典事例》,卷一二一六,59.

⑤昭琏:《啸亭杂录》卷八,74.

⑥⑧11 13 15 16 19 20 22 23 24 28 30 31 34 35 36 37 39《御制增订清文鉴》,卷二十,页50;50;50;51;53;54;52;52;50;56;50;53;50;90;51;41;51;53;86.

⑦ 11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M],学苑出版社,2001,102;174.

⑨ 33《清史稿》卷一一一八,志九十三,页3423.

17 18《历代职官年表》,卷三十七,页117.

32光绪朝《大清会典》,卷一一七三,页34.

猜你喜欢
御制内务府衙门
了却君王身边事:大清内务府
《御制耕织图诗》瓷板册页的清宫往事
南宋《太宗皇帝御制戒石铭》碑(梧州本)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我读封面
Chinese astronomy in the time of the Jesuits: Studies following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常态化督查 亮剑“衙门”作风
清季户部筹拨内务府经费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乾隆皇帝的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