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尉,江志国,温儒民
(1.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血管周上皮样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于1943年首次被描述,并且在 1992年提出作为PEComa 的特定形式,阳性标志物是单克隆抗体HMB-45[1]。PEComa 起源间充质组织,其特征是具有黑色素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通常被认为是低级别的肉瘤(Sarcoma)。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 例PEComa 患者,现报道 如下。
女性患者,39 岁,因反复发热4 个月余,发现右腹部包块2 个月余入院。查体:右腹部可触及20 cm×10 cm 包块,右肾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1%,中性粒细胞计数9.86×109/L,血红蛋白计数68 g/L,红细胞计数2.65×1012/L。白蛋白22.7 g/L。尿常规正常,尿培养阴性。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均正常。
外院增强CT 示右肾囊实性占位,考虑肾肿瘤伴液化坏死(见图1)。患者术前诊断右肾囊实性占位。全身麻醉后行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切除标本见图2。
图1 患者腹部CT 图像
图2 患肾切除标本
右肾中部灰黄色肿块,大小18 cm×15 cm× 10 cm,肿瘤由多个囊腔组成,其中包含由厚囊膜包裹的坏死组织。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肿瘤的各种囊腔主要由非典型上皮样细胞组成,具有丰富的嗜酸性细胞质,不规则细胞核,染色质边缘聚集和突出的核仁(见图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Kpan(-),Vimentin(+),CK18(-),CK8(-),CK7(-),E-cadherin(膜+),EMA(-),CD163(+),SMA(-),Melan-A(部分+),HMB45(部分+),S-100(-),Ki67(+约20%),提示为PEComa,倾向为恶性。
图3 肾PEComa 病理切片
右肾PEComa 患者术后1 个月复查,未见异常淋巴结及复发转移。
PEComa 是一个肿瘤大家族,组织起源不清,涵盖多种良恶性病变。其在病史、影像学检查上与肾癌不易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肿瘤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HMB45、CK 对两者鉴别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透明细胞癌CK 阳性,HMB45 阴性;肾PEComa HMB45阳性,CK 阴性。本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即是CK(-),HMB45(部分+)。
肾PEComa 大多数级别较低,有良好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但是有少数高级PEComa 是具有侵袭性的,预后较差,肾切除术仍是肾PEcoma 的主要治疗措施[2]。据报道,患者对药物阿霉素的反应较好,结果尚未通过长期和样本临床研究验证,且通常不对这种肿瘤应用辅助化疗[3]。本例患者仅接受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未接受放化疗。
肾切除术虽然是肾PEComa 的主要治疗措施,但需要开发更有效的方法,例如化学治疗药物或者靶向治疗措施。分子遗传学在阐明PEComa 的遗传机制方面取得一些进展。有学者提出,TFE3(转录因子结合IGHM 增强子3)基因融合和P53 基因突变参与恶性PEcoma 的发生[4]。此外,TSC1(染色体9q34)和TSC2(染色体16P13.3)的缺失,与肾PEComa 特别相关,主要是激活途径Rheb/mTOR/p70S6K[5]。有研究表明,19 例肾PEComa 中,5 例被诊断为TSC,表明高达26%病例是TSC 相关的PEComa[6]。最近发现,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途径的激活参与恶性PEComa,表明靶向mTOR 的分子,如mTOR 抑制剂雷帕霉素等药物可作为治疗恶性PEComa 的治疗剂[7]。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mTOR 抑制剂的疗效和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