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曼
(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新标准,不仅要求具有专业的科学理论知识,同时需要拥有坚定的思想信念。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基地的高校,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目标,必须实现德育与智育并举,协同发展,不仅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全面实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构建完整的育人效应,形成高校教育中的大思政教育观,关注在高校育人过程中体现价值本源,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定位非常明确,对于新时代高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当前我国高校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1.“课程思政”教育的起源
传统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教育形式上相对单一,主要是依靠于高校思想教育课程的实施。虽然课程的关注度与学分比重十分高,但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真正育人作用的发挥并不十分理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相对抽象,课程更新速度的相对较低导致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给学生的认识带来了困难,很难在学生中产生共鸣,直接造成在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了空泛化、边缘化与孤岛化的尴尬境地。习近平在2016年12月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地提出了要求,指出高校教师要在学生发展的道路上做好引路人,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价值理想,清楚自身的时代职责与历史担当,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伟大理想。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对我国高校“课程思想”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创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海在全国首家在当地高校开设“课程思政”的实验点。2016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届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上,率先提出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与设计方法。“课程思政”教育要求在学科中充分与思政课程相融合,通过这样的形式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增强其育人的效果。国内许多高校以上海提出的理念与方法结合自身的地区与文化特点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改革。
2.“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1]这正是新时代对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思想理念作为思想教育的出发点,首先充分保证了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思政课程的核心位置,其次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融合,这样融合的教学方式促进了课程教学不仅完成了专业学科知识传授的基本任务,同时实现了道德与知识两方面素养的同步培养,促进了高校思政整体教育体系的形成。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实现了学科教学与思政教学的同步协调,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两方面培养的有机结合。
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课程地位、教育方法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内容方面,“思政课程”着重关注的是对教育方法与理论的讲授,是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课程思政”着重关注的是在专业课程的教授过程之中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思想特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困惑,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在教育方法与课程地位方面,“思政课程”主要是通过系统的思政教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展开,课程关注于学生德育的培养,其教育对象是面对全体在校大学生,其教育面广,对学生的影响巨大,是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其主要采用了理论讲授、灌输等显性教育方法。“课程思政”关注于高校大学生在专业学科教学中价值观念的引导,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融于专业课程授课之中,其教育方法主要采用隐性的教育方式,促进了高校全员德育的教育模式的形成,对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形成了有效地辅助。
2.“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联系
“思政课程”作为一门系统理论课程,是当前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当前大学生必修课程中的主要内容。课程设立的目标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2]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立充分体现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体现。“课程思政”不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而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关注高校的思政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强调道德修养与专业能力的协同发展,在教育方式上采用的是“润物细无声”的隐式教育,是思政课程的有效延伸。
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下,专业课程授课教师的教育任务相对单一,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知识的传授,”教书”得到了充分的关注,而“育人”通常被忽视。缺乏道德培养的高校专业课教育,将导致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课程教育的分离,导致育人与教书的分离,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与专业知识的协同发展。“课程思政”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思政课程与专业学科的融合,教育方法上采用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专业学科教师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实现了“在价值中凝聚知识,知识中传播价值”的协同育人效应。“课程思政”教育的综合性效果有利于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学生心灵的塑造,充分落实教育的本真追求。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所有教师不仅承担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道德的培养,实现全员参与思想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采用隐性的教育方式在传授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价值观念的教育,从而实现高校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全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个体在特定的专业或行业寻求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越高,社会分工也愈发精细。高校的专业课程也正是伴随着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之下而不断发展。由于专业学科职业特征存在差异,直接造成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所修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所侧重,这正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所决定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单一的专业化学科知识背景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各类复杂的问题,多种学科的知识背景以及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成为新时代人才的新的标准。“课程思政”教育不仅实现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也间接促进了学科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德育的任务通常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完成,而才育则由专业的学科教师完成,两个方面的教育相对孤立,缺乏沟通和交流,很难形成整体的教育效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同时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局限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上,更要渗透于专业学科教学的课堂之中,实现高校大学生的人文思想与科学思想的协同发展,培养具有坚定思想信仰、高超专业技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主要力量,其道德素养直接关乎着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成败。因此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关键。首先,建立以学生综合素质为考核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对大学生科学素质与道德素质的考核标准,并以此作为依据,确立高校的课程体系与评价标准。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丰富了高校的课程体系,评价标准由以专业成绩为考核指标的单一维度的评价模式向科学素养、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评价模式转变。[4]特别是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评价指标的设立,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体系中正确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人文情怀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从专业知识、职业要求、道德标准等多个方面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其次,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开展具有专业特点的教育。不同专业、年级、地区的学生在知识背景、生长环境、专业特点等诸多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开展过程之中,要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开展具有专业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生动与否、学生的关注程度、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条件,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优势,为教师与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丰富、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认知程度,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育是改造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也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关注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在高校全员范围内、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在育人的全方位中,落实“教书育人”的课堂教学目标,让“思品味”洋溢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有效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进行结合。从教育实施过程关键环节入手,将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将教育实施者——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将高校院、系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将大学生的学习成效作为教育改革的衡量的标准。在高校中全方位地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推进高校“教书”和“育人”的协调、统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