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萍,张晓光,王河江,卢爱文
(1.佳木斯大学 a.人文学院;b.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史料不仅仅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环境史研究的基础。环境史作为逐渐形成及完善的历史学科的一支新兴分支学科,从其开创以来,其研究成果很显著,但史料学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环境史的史料学,则是较为薄弱的基础领域,其中关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地区赫哲族环境史研究成果更少,史料的整理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作为东北亚地区一个以渔猎为传统的古老民族——赫哲族(那乃族),虽然没有文字,但其口头文学蕴藏却极其丰富。有神话、史诗、歌谣、谚语、故事和谜语等诸多表达形式文体,涉及各个领域,是极其宝贵的环境史史料。
赫哲族口头文学以“伊玛堪”流传最广,最受人民欢迎。“伊玛堪”是一种散文和韵文相结合的口头说唱文学。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文学,已成为赫哲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作品之一的《香叟莫日根》,目前流传很广泛。《香叟莫日根》,文本是以香叟莫日根和赫金德都作为主人公,以他们生活的松花江中下游自然环境为背景,详细地描述了香叟莫日根是如何克服了重重困难,打败仇敌为父母复仇,祭神后胜利回归家乡的故事。《香叟莫日根》共16章,最初发表在1981年第2集《黑龙江民间文学》上。《香叟莫日根》是“迄今为止采集到的9部长篇伊玛堪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1]。本文所使用的《香叟莫日根》版本,是由葛德胜(赫哲族)讲唱,傅万金(赫哲族)翻译,黄任远记录整理,共27732个字的缩略版,主要尝试着从环境史史料角度对该文本的价值进行简要分析。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也就是说,人类历史文明的产生与传承是受到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生物环境等自然环境以及在人类干预下形成的人工环境的影响。宋蜀华先生也说过:“生态环境对民族的发展繁荣和民族文化具有长期的作用和影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国家。”[3]各具特色的地域民族文化是根植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可以说,是松花江孕育了赫哲族。
首先,文学艺术的产生与人们长期生活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赫哲人聚居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着赫哲人表达内心情感及表达方式。《香叟莫日根》开篇就唱到:“从前,在松花江的中游,住着这么哥儿俩,哥哥叫夏里克尤,弟弟叫香叟。”文本中夏里克尤和香叟,他们是居住在松花江的中游的兄弟俩。历史上,松花江名称几经变化,《金史》以及元、明均称松花江为宋瓦江(宋阿江);《盛京通志》记载两岸居民称之松阿里河,松花江之称即由宋瓦江、松阿里演变而来。因这两个名称在读音上相似,则由宋瓦音译而得名,并一直延续至今。据龙志网《地理志》记载,松花江形成于第三纪,在第四纪初,由于松辽分水岭的隆起,松花江向北切穿了三姓(依兰)以东的张广才岭,向东北方向流去,并注入黑龙江,形成了现今松花江水系的基本面貌。
其次,作为赫哲族的口述文学代表作之一,《香叟莫日根》的故事揭示出赫哲族是一个生活在有山有水地区的渔猎民族。[4]《香叟莫日根》文本中有大量的地理环境记载。提到“江”字有34处,其中“松花江”有8处;提到 “水”字的有30处;提到“海”字的有21处;提到“沟”字的有4处;提到“浪”字的有2处;提到“岸”字的有11处;提到“山”字的有42处,其中“山洞”有3 处; “洞”有5处。描写气候只有1句“天气晴朗、风也不大”。此外,还描述了植物中松树、白桦树、水曲柳木和柞树等;动物中的乌鲁古力、白天鹅、黑野猪、鹿、狍子、马、阔力(鸟、女性)、野鸡。以上记载,无不反映着赫哲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离不开水,也离不开山。
山水相依的地理环境养育了赫哲族,造就了赫哲族“衣鱼兽皮,陆行乘舟”的渔猎生活方式。《香叟莫日根》则向人们全面展示了赫哲族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以及如何利用闲暇时间等内容。也就是说,赫哲族人的生活方式完全依赖于其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完全依靠着自然来给他们提供生活资料。在《香叟莫日根》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赫哲族人的衣食住行基本上是就地取材,都来源于周边自然的供给。
首先,从衣食住行中的“衣”来看。《香叟莫日根》中提到“衣”字的有8处;提到“裤”字的有2处。虽然次数不多,远远低于提到的“吃”字。但从文本记载看,赫哲族人穿的衣服多半是用动物皮毛做的。赫哲族生活的松花江中下游地区,那里的气候条件,很难种植棉、麻等农作物。只能就地取材,使用渔猎生产的副产品——鱼皮和兽皮来制作衣服和服饰。也就是说,当时赫哲族人衣服材料主要是鱼皮、狍皮和鹿皮。赫哲族男女大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能够利用鱼皮等材料制作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技能。如今,鱼皮制衣已经成为赫哲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成为赫哲族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技艺,是他们重要的文化传承内容。
其次,从衣食住行中的“食”来看。《香叟莫日根》中提到“吃”字的有79处;提到“喝”字的有67处,提到“酒”字的有54处;提到“饮”字的有3处。79个“吃”字,描述了赫哲族人怎么吃饭(烹调方式),用什么来吃(食用器皿),吃的是什么(食物来源)等基本问题。赫哲族人食用器皿有铁锅、木碗等,一般采用烀、炖、煮等简单烹调方法,这些烹调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本真味道,不会让过多的水分与营养物质流失,食材的外观会很完整,也可以使食物与汤汁结合得更加彻底,口感极好;另一方面,就地取材的动物如野猪、狍子、鹿、野鸡、鱼等,是其食材的主要来源,再配有山林中就地取材的野菜,食物营养搭配较为均衡。一切食材都源于身边的环境,源于大自然的馈赠。
再次,从衣食住行中的“住”来看。提到“屋”字的有35处;提到“炕”字的有24处;提到“住”字的有14处;提到“房”字的有4处。文本中虽然没有提到住房是由什么材料搭建而成,但依据住房必须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依据就地取材的原则,他们使用的建设材料基本是木材。此外,赫哲族人还建造了炕。《香叟莫日根》中提到“哥哥是个打猎能手;弟弟啥也不是,啥也不干,整天炕上吃、炕上喝、炕上睡、炕上拉。”
最后,从衣食住行中的“行”来看。提到“走”字的有148处;提到“船”字的有61处;提到“马”字的有35处;提到“快马子”词的有5处。使用“走”字比较多,说明其对外交通,除了辅助的船、马之外,主要依靠猎人的个体能力。
莫日根一般都有通神的能力,有的学者把他们称为萨满。他们有较强的骑射、摔跤、打猎、捕鱼技能。这些技能中,有的既是他们谋生的技能,同时也是赫哲族闲暇时间的娱乐方式。例如在《香叟莫日根》中,提到“乐”字的有5处;提到“唱”字的有4处;提到“福”字的有7处;提到“庆”字的有4处。虽然《香叟莫日根》的主题是复仇,但在各种磨难中,他们也有跳“萨满舞”(7处)和“摔跤”(有7处说的是与人摔跤)等活动,这类欢乐庆祝活动,一方面是感谢神灵的庇佑,另一方面是加深同族的感情。
可以说,赫哲族的衣食住行文化和娱乐文化,是赫哲族与所处的生态环境通过挑战与适应而形成社会选择。生活是文学的根基,赫哲族的文学作品也具有了“渔猎文化”特征。《香叟莫日根》揭示了赫哲族人的渔猎生活,人物刻画和生活的描写具有美学的形式和内容。
《香叟莫日根》全篇渗透了萨满文化。提到“萨满舞”词的有7处;提到“神树”词的有32处,(其中提到木头神1处);提到“神兽”词的有18处,(野猪2处,鹿2处,马2处,蛟龙10处,天鹅2处),提到“祭祀”词有16次,出现神灵、保护神有13处之多。《香叟莫日根》中神灵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萨满属于赫哲先民的信仰,伊玛堪是赫哲先民用自己语言创作的口头文学,自然带有他们的信仰和风俗。萨满迄今仍存在于北方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之中。
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赫哲族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凌纯声先生深入赫哲族居住村屯进行实地调研,1934 年,《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出版,这本书是有关赫哲族历史文化以及环境史领域的第一份珍贵资料。到21世纪初,从事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体现在历史、文学、语言、旅游开发等学科领域之中。这些整理的资料绝大多数没有明确标示出“环境史史料”这一名目,但其中亦收录和蕴藏了十分丰富的环境信息,这些资料的整理成果和经验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疆的白山黑水养育了勤劳质朴的赫哲人,他们独特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一方独特的人;而他们又造就了一方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渔猎文化。因此说,少数民族口述文学中所包含的丰富环境史史料信息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