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在课程思政价值塑造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探析

2020-02-11 12:08张明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育人思政

张明

(1.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6;2.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5)

一 问题的缘起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三全育人”的格局。“要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课程思政突出的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二者的统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要求“将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教育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一体化推进”。以上提到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品格修养、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因素大多数是现代心理学理论中的非智力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过程实际上主要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过程,同时培养和优化非智力因素又有利于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所蕴含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在价值塑造过程中促进师生配合、教学相长,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本文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分析如何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科学开发非智力因素,“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二 非智力因素在课程思政价值塑造中的作用分析

从非智力因素在课程思政价值塑造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来看,“需要、态度、动机、兴趣、情感、信念、意志、气质、性格等九种基本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职能各不同[3]。为方便分析,我们可以将九种基本心理因素归纳为非智力因素的四个子系统。主要包括:引导系统,由信念、态度等构成;动力系统,由需要、动机、兴趣等构成;调控系统,由情感、意志等构成;定向系统,由性格、气质等构成。其中信念、态度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起引导作用;需要、动机、兴趣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起动力作用;情感、意志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起调控作用;性格、气质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起定向作用。[4]

(一)引导系统在价值塑造过程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之中的信念、态度等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起着引导作用。它能引导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指向育人目标,这一系统影响或决定了活动主体努力的程度和方向,保证活动主体排除干扰、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自己的目标。

信念是激励活动主体奋力达成目标的强大内在力量,一旦确立会给主体的心理活动在原则性和坚韧性等方面给予深远的影响,引导着一个人的行动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既是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也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导引。作为一种心理动能,信念在行为上的作用表现为通过鼓舞学生士气,激发学生潜力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态度是基于某种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事物的评判,表现为“喜欢-厌恶”“爱-恨”等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5]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涵盖了态度和行为两方面的要求,其中态度是行为的前提、基础。这体现在:其一,正确的态度引导正确的行为,即正确的态度是正确行为的前提。只有学生认同并喜欢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课程思政才能真正开展起来。其二,正确的态度导致理性的行为更加恒定,即正确的态度是正确行为的重要基础。学生如果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决定着他们将来人生发展的高度和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就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这门课程,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这个可以从观察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进行研判。

(二)动力系统在价值塑造过程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中的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等要素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的动力系统是激励课程思政活动主体积极行动达到目标的一种内在驱动力,这种内驱力的影响要远大于外界强加的动力,效果也更好,是开展好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源头,在价值塑造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强化推动作用。

需要是产生活动的始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观”认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个人需要不仅仅是个人的,同时也是社会需要的反映。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就是要将价值塑造这一社会需要转化为学生的个人需要,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三全育人”的大环境中,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体现自身价值就会激起价值塑造的个人需求,这种价值追求结合诱因就形成开展好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贯穿于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过程的始终。许多学生正是认识到了自己的成长成才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因此“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课程思政本身就能给他带来满足和愉快,由此产生积极主动的内在驱动力。

兴趣在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过程中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塑造的准备作用。新时代面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要求学生更加重视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做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储备。二是对价值塑造过程中创造性的促进作用。面对未来复杂情况的挑战,兴趣所激起的适度紧张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三)调控系统在价值塑造过程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意志等要素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起着调控作用。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保证了人的行为的方向性,调节的最终结果表现为预定目的的实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既要善于调动活动主体的情感,也要善于用意志去调控消极情感,使其危害性降到最低,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情感的两个动力特性上:一是情感的强度性。情感的强度决定着参加活动的深度和亲密度。对党和国家、人民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充满感情的学生,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能更主动地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情感的稳定性。稳定的情感是持之以恒参加活动的调节器。新世纪的大学生,只有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才能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坚定“四个自信”,把人生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

意志对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调节作用可以从发动和抑制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在发动方面,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推动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要实现价值塑造的育人目标,除了教师要兢兢业业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外,学生也要孜孜以求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在抑制方面,表现为制止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相矛盾的行为。这要求学生要提升自制力,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调节,排除各种诱惑和干扰,不做与价值塑造目标相违背的事情。

(四)定向系统在价值塑造过程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中的性格、气质等要素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塑造起着定向和促进作用。价值塑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将自己对外界的反映结构保存并固定下来,形成独特的个体价值系统和与价值观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不同的气质类型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由此造成差异化的价值塑造风格或样式。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心理活动的强度和速度影响价值塑造的效率。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造成不同气质的学生在价值塑造过程中的效率有快慢之分。二是心理活动的灵活性影响价值塑造的方向性。价值塑造过程中有许多变化因素或障碍需要灵活处理,面对这些问题,不同灵活性的学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性格表现为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可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风貌。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我们可以把性格类型区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我们可以将性格类型区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等[6]。内倾型性格的学生在价值塑造过程中表现为条理清晰守规矩,但创新能力不强。外倾型性格的学生在价值塑造过程中表现为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缺点是在思维不够周密、注意力不够持久。独立型性格的学生在价值塑造过程中表现为积极投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缺点是过于自信,听不进合理意见。顺从型性格的学生表现为没有主见,易受暗示,在价值选择过程中经常不加分析思考就轻易接受别人意见,人云亦云、摇摆不定。

三 基于非智力因素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关键要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要求教师牢记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做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非智力因素如进取心、意志力、自信心等在个体学习、创造性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升课程思政价值塑造的育人效果,应该重视科学开发并发挥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

(一)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引导系统

1.知行合一,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作为精神之“钙”,在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的过程中,既是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崇高的精神指引,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这里的信念实际包含两种涵义,一是非智力因素中激励活动主体奋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二是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中说的“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即新时代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6]。当然这个育人目标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在做好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上,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关于理想信念的教育资源,使之有机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价值塑造的目标,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真正做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对学生而言,在课程思政学习中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学以致用,促进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自己对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朴素、感性的认识升华为深刻、理性的认识,从而实现学习成果的三个转化:一是转化为学习和实践的持久动力;二是为转化为正确的价值观念;三是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并外化为生动的实践行动。

2.端正态度,促进良好学习行为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学习态度的基础。大学阶段是学生迈入社会的重要过渡期,在此阶段,学生不仅需要增加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引导学生强化对课程思政的情感体验,这是学习态度的核心。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要努力增加专业课程的知识性和人文性,让学生真正喜欢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要激励学生以良好的学习态度调节学习行为,这是学习态度的落脚点。要注重在提升课程思政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始终把自己的成长成才与祖国、民族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中来,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理性和自觉行动。[7]

(二)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动力系统

1.明确课程意义,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明确而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在推动力。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课堂授课、实验实训、小组讨论、作业论文”等各环节。一是在课程开始阶段就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课程思政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从满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角度认识价值塑造的重要意义。这样随着认识的深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加强,由此促进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提高。二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习动机。例如: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适当地组织竞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成熟发展等等。三是在课程收尾阶段,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激励和强化作用,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建立深入学习的信心;同时又能了解自己不足之处,明确努力的方向。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2.促进教学相长,保持学习兴趣持久稳定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动机不一定能发展为兴趣,但兴趣必然有与之相伴的动机。如果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等有浓厚稳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和探究;相反,如果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兴趣,学生可能会感到索然无味甚至消极对待。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培养和激发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教学活动过程的生动活泼和易于接受是学生产生直接兴趣的重要条件,表现为:愉快接受、满腔热忱、潜心钻研、出色完成任务等等。二是培养和激发间接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学生对课程思政目的和意义理解越深入,需要越迫切,就会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三是保持兴趣的持久稳定。要注意强化与兴趣密切相关以下因素:学生参与活动的目的和成就感;活动本身的特点;活动过程的及时强化;活动结果的及时反馈等等。[8]

(三)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调控系统

1.激发共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课程思政要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以有温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共鸣。首先,教学氛围要体现“真诚和谐”。教师要用人格魅力与渊博学识打动学生,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平等状态下交流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其次,教学过程要做到“以情动人”。注意挖掘课程蕴含的情感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触发动情点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最后,教学原则要贯彻“知行统一”。注重课程实践环节对情感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强化作用。

2.知难而上,磨砺学生意志品质

勇敢、坚韧、果断是优良意志品质的主要内容。优良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锻炼出来的。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提高意志力最根本的方法。坚定的理想信念决定了意志品质的果断性和坚韧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面对挫折,努力克服困难,不达目标决不罢休。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不同的课程虽然特点不同,但都具备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育人功能。

二是培养和增强责任心,强化坚韧性和自制力。在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过程中,以理工类课程为例,培养的是学生“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由此“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担当的学生会克服懒惰和畏难等不良习惯,形成排除干扰的高度自制力和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

三是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残酷的斗争和艰辛的劳动乃至险恶的环境确实能磨练人的意志,但是平凡的生活也能磨练人的意志。对学生而言,更要注重的是从学习和生活的一切方面锻炼意志,每天都能够坚持做平凡枯燥但是又是必须做的事情,如遵守规章制度,做事有始有终,坚持锻炼身体等等。坚强的意志正是在千百件小事的锻炼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四)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定向系统

1.分类指导,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

气质本身无好坏优劣之分。由于学生的气质特点各不相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产生的效果是大不不同的,这就要求真正做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教师应该区别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使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达到价值塑造的育人目标。以批评教育为例:粘液质的学生气质特点是沉着稳重、抑制力强,对别人的评价反应淡漠,因此对他们的批评要严厉、表扬要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醒他们注意),要注意培养他们敏捷、果断、雷厉风行的作风,避免养成拖拉懒散的习惯;抑郁质的学生气质特点是敏感而多心,教师要注意批评的技巧,不在公开场合批评且批评不可太严厉,以防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导致不良后果,批评方式重在暗示、启发和提醒。

2.自我优化,塑造学生良好性格特征

与气质不同,性格有优劣之别。积极的性格特征,比如勤奋、直率、诚实、勇敢、细致、自信、谦逊、勇于创新等等,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有积极作用。而懒隋、马虎、墨守陈规、狡诈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良好性格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做事认真负责,善于自我控制,能要求严格自己,善于有效沟通,独立性强且有恒心,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性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具有可塑性。教师可引导学生理智地、自觉地、有意识地锤炼良好的性格。首先,拥有客观的现实态度。面对现实善于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其次,养成独立思考,理智分析的习惯。第三,热爱学习工作,以学习为乐趣,勤奋耕耘。第四,培养广泛的兴趣,保持好奇心,不断地拓展视野、增长学识。第五,富于同情心和友爱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宽厚待人。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