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丽丽
(河北美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700)
非遗文化具体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发展视域下,国民对文化建设与传承的重视力度日渐加深,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国际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不仅要加强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建设,更要关注文化传播与传承工作。其中非遗传承人研培项目,主要指以非遗传人为中心,以高校为平台,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传承人责任、规章管理等制度,培养出具有非遗文化传承能力的人群。然而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传统研培体系的弊端不断凸显,为有效提升当前的培养力度,需要相关负责人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突破口,全面完善现有的技术体系,以此实现技术升级、培养升级,推动非遗培养项目的快速发展。
根据《非遗文化公约》具体要求,教育部、文化部开展并实施了非遗传承人研培项目。该项目已经成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我国已有上百所院校相继参与到非遗传承人项目中,并取得显著进展。然而在项目开展阶段,依旧存在诸多的不足。为有效扩大研培项目的覆盖力度,增强工作的有效性、系统性、针对性与规范性,基于前期理论实践成果,开展并落实非遗研培项目拥有显著的建设价值。当前我国非遗研究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反思现状,通过列举非遗失败案例及工作,从中吸取经验、反思错误,规避现有问题的持续扩大以及新问题的出现,其次充分分析非遗文化的保护体系和内涵机制,强调我国非遗保护的急迫性与重要性。最后,总结管理与保护经验,从政策层面出发,构建有利于非遗保护机制的政策法规及指导举措。简而言之,我国相关学者及专家已经注意到传承人在非遗保护机制中的关键性。然而从现有的理论研究体系来分析,大多为概念性与总结性研究,难以适应我国地区经济与非遗环境不平衡的情况。现阶段,我国高校在非遗保护工作过程中,逐渐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及设备,补充并构建师资队伍,通过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并完善非遗传承人研培项目的体系与架构,并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尤为重视。
虚拟现实又称为VR 技术,起源于上世纪中叶,具备显著的交互性、沉浸性、仿真性等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日渐臻熟,设计内容广泛,除传感器与人工智能技术外,更包括感官调节、神经监测等技术,能够根据虚拟景象所呈现的影像特征,利用相关设备及装置,激活人体的触觉、听觉、嗅觉等五官,实现身临其境的目的。早在2014 年,基于虚拟现实的设备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发展,尤其在我国广东、福建等地区,相关科技文化公司,通过结合现代移动智能设备及技术,生产出大量虚拟现实设备设施。而我国网络视频公司,譬如暴风、爱奇艺等企业也相继将业务拓展到虚拟现实领域,并提供内容丰富的虚拟现实影音商品。然而在2016 年以来,我国虚拟现实外设设备的产量及销售额逐渐趋于平稳,难以再现往年的辉煌成就。但在游戏产业、工业产业,美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高了相关产品的应用性与体验性。2017 年底,美国索尼公司针对虚拟现实技术,提出“感官计划”即用户通过特制的穿戴设备,能够感受到虚拟现实影像所营造的独特氛围。
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是沉浸感,所谓沉浸感是基于对影像细节、人体感官的真实感,使用户在体验虚拟现实影像的过程中,达到身临其境、超脱现实的目的。陈姚玲(2018)指出人体的记忆机制主要包括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形象记忆及触觉记忆等多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采用听觉记忆、视觉记忆,需要大量的反复性工作,才能切实稳固已习得的理论知识。身体记忆是无意识的、内潜性的记忆机制,能够在学生体验新环境及新事物过程中,累积相关经验。而虚拟现实技术便是为学生营造真实的体验环境,通过立体声整合技术,使学生感受到空间感,彷如置身与虚拟空间中,进而在观察并体验非遗文化的同时,明确文化的内涵及传承要领。其中,立体声整合技术具体包括回声共振、直达声以及渐变声波等多种技术,即利用声响明确用户在虚拟空间的方位,进而从不同角度,考察并观察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
环境建模是虚拟现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沉浸感、真实观的基础技术。在非遗传人研培项目中,需要虚拟现实技术提供高质量的环境建模作品。首先,利用绘制技术对图像进行描绘,并以环境细节为主,描绘出不同环境模型的纹理特征,进而还原现实体系中的文化氛围。其次,通过影视摄录技术,对非遗文化表现过程进行全程摄录,以真人实景的方式为用户呈现出真实的影音资料。虽然影视摄录技术能够帮助制作者快速完成虚拟环境的构建工作,然而在历史场景的还原上,依旧存在诸多的弊端。因此在制作“天坛韶乐与神乐”场景中,相关制作者需要考察并整理大量明清时代的场景资料,并以文化表现、人文还原及3D 建模的方式,实现“穿越历史”的艺术效果。在环境建模环境中,常用的图形绘制软件有Maya、3DMAX 等。需要制作者熟悉影视特效制作流程及标准,以此构建出切实有效的文化场景。
在非遗传承人研培项目中应用虚拟现实,需要应用到系统集成技术,具体包括合成技术、数据转换等。通过良好的系统化手段,能够有效增强虚拟现实的实效性。然而要利用VR技术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承质量,需要明确以下内涵及意义。首先,突破传统研培方式。传统的非遗传承培养主要以文字教学与图片展示为主,无法有效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其次,深化管理。引入VR 技术后,能够有效转变传统管理机制,构建出体系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最后,增强文化的活态化系统,通过动态的影音展示,使非遗文化培养更具趣味性,动态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培养计划。而在技术发展阶段,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逐渐加强对非遗文化虚拟化改革工作,即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动态捕捉技术及3D 仿真技术将民间艺人的记忆刻录到虚拟空间中,使非遗文化得以充分地保留与传承。
非遗文化主要指非物质文化,具体包括节庆、礼仪等民俗;杂技、曲艺、戏剧、音乐、书法、美术等艺术形式;传统文字及语言等人文载体;游艺、体育等民间活动以及相关手工艺及知识体系。而在传统非遗文化保护过程中,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通常将影音记录非遗文化表现形式、培养传承人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然而在实际保护工作中依旧存在诸多的不足,譬如在发生不可抗力时,相关文献资料将受到严重威胁,继而危及到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记录非遗表现过程的同时,记录非遗文化的表现方法,即邀请民间艺人将传统工艺方法及民俗知识上传到虚拟空间,以此使非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基于研培资源库体系,高校相关部门应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学生的经济情况及思想特征,制作相应的虚拟现实外设。首先,提供硬件设备。通常来讲标准的虚拟外设是显示屏与穿戴设备为一体的设备系统。然而由于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落后,相关硬件设备普及范围有限,因此,高校应以虚拟现实眼镜壳为基础,满足学生的非遗文化学习需求。其次,制作相应的智能手机客户端,使学生充分获取学习资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非遗文化内容与技能。最后,增添指导功能。高校应在非遗文化平台中,添加在线教师指导功能,以此指导并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及非遗文化技法。其中,高校应结合网络教学内容,完善课堂教学体系,使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
我国高校传统的评价机制,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难以充分考察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掌握能力,无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应结合非遗文化研培项目的内涵、目的及内容,全面改变现有的培养机制。首先,将知识型考核转变为能力型考核,即忽视学生对传统非遗文化知识的吸收及理解情况,重点评价学生应用并表现非遗文化的能力,进而在提升实践能力的过程中,逐渐渗透相应的文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在一起。其次,转变期末、期中考试形式,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主,根据学生应用虚拟现实设备学习非遗文化知识的能力,对其进行评价,以此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非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软实力,在非遗传承人研培项目中,相关院校应积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传承人培养质量,并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将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文化教育体系延伸到民间,进而通过培养民间艺人,实现对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