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远程开放教育通识课教学模式研究

2020-02-10 23:57李梦迪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通识高素质远程

李梦迪 刘 珩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长春 130021)

一、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提到了三农问题,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计划开始实施,全国各省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都收获了较高的成效,2019 年国务院提倡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并要落实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020 年对抓好“三农”领域中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精神,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实施“三农”工作领域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其中较为重要的工作有“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三农”的实施工作已经细化,目前要培育的是结构组织优化、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地方带动力的高素质农民团队,在地方农民队伍具有组织带动能力,成为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的骨干队伍。国内学术界专家从研究培养职业农民的教育模式到构建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了不同角度的深入调查研究,从学术理论的角度和教育的角度展开了各种论述,为后来高素质农民培养计划的提出提供了必要的铺垫条件。

据调查,在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整体构成数据中,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年龄构成相对较年轻,其受教育程度整体较高。高素质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可以实现机械化等先进节约技术生产,大部分可以掌握很多节约能源再利用的技术方法,在普及互联网的前提下,能够实时实现与外界沟通,与此同时,更多的高素质农民获得了政府颁发的荣誉或者奖励,并可以发展担当村干部等,这是近几年来国家宏观调控导向的结果,但由于地域特点,东北地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还有待加强建设和发展。

二、远程通识课教学的发展现状

通识课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十多年,从发展素质教育以来,更注重基础教育,并且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通识课的设立也已趋于完善。尤其是2009 年以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将通识课应用于开放本科专科的专业实施规则中,在开放教育领域开启了通识课教育模式。广播电视大学面对的学员多是成人在职者,学员的主要学习模式是以网上学习为主,面授课为辅的自主学习模式。这种网络教育模式就属于远程教育模式,网上教学模式成了远程通识课的独家特色,为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远程通识课的难易设置要结合学习者的特点,从基础学科开始设置含有交互性、普遍性、开放性特点的通识课,结合多媒体教学与论坛互动,实现远程通识课的教学工作,目前在广播电视大学体系已经在践行以网络教学为主的自主学习交互模式的远程通识课教学。

远程通识课的学科分设也在日渐丰富,教学课程覆盖面已经不再局限于几门公共课的设置,同时也开设了关于文化、科技、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必修与选修课,其发展体系日渐完善。

三、远程教育模式下高素质农民通识课教学模式分析

按照国务院每年颁发的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导方向,全国近几年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的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展,以至于当下提出的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对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既要符合培养对象标准,同时也要对培养机构和培训内容提出要求。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统筹布局,推进具体实施措施,需要重点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策略。其中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模式需要细化研究。结合远程开放教育对乡镇高素质农民进行培训教学,除了教授专业技能,而且也要从开展通识课教育。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里提到了两个时间点,“到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要实现这些不同时间段的基本战略目标,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不可忽视,高素质农民就是全面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队伍。应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教授通识课,可以充分利用成人学员的业余时间,尤其是乡镇农民,平时的生产经营工作较繁忙,几乎没有大块的学习时间,因此就要针对培育高素质农民制定专门的课程体系,才能循序渐进深入教授科技文化知识。

结合调查吉林省农广校的农民学员培育情况,就农民培育的课程设计、农民学员的教育管理、教育服务进行多角度教学设计,使原有教育模式与远程开放教育平台相结合,展开通识课的教学,具体需要创新更加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

1、碎片式教学服务于高素质农民远程开放教育通识课

农民学员因为其文化课学习基础较差,很多基本的专业常识很难以理论形式教授,就需要通过通识课的教学来深入浅出演示基础知识。而近年来培养的高素质农民学员更是忙于生产、经营,重点关注于发展特色产业,其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种植养殖等农业项目方面,只有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通识课,才能不断深化巩固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农业专业技能实践方面做好铺垫。随着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进一步落实,农村要基本实现光纤网络和通信网络信号的普遍覆盖。

为防控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国内要求人人在公共场所办公或者出行时都要扫“健康出行二维码”,这就需要人人都要有一部智能手机,而智能手机就相当于一部移动的电脑,人人都覆盖在网络之下。智能手机的普及恰恰为高素质农民学员在进行农业生产、经营之余的文化课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学员通过登录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平台,可以随时学习、回顾课程内容。设置专家讲座,微课程等视频课程,同时要在论坛里经常设立问卷回访,调查农民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针对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教师在教学平台上进行远程辅导,与学员实时互动点评,有助于调动学员积极性。

2、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对通识课与专业技能课的导学模式

由于培养的高素质农民平时的课业学习时间较分散,其主要学习兴趣和目的都是围绕着生产实践和专业技能方面,在通识课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就不会太多,这样就容易导致学员参与学习活动度较低,精力专注度一般。通识课的普及主要是涉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现代科技,以及个人文学爱好以及兴趣等方面,大多数都是以选修课设置的,那么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就很容易忽略这类课程。从而在全方位培育高素质的乡村人才方面增加了难度。因此,辅导教师在帮助农民学员选课的时候就要因人而异来设定不同的选课方案。由于每个人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其关注点必然有所倾向,而很多通识课是可以和专业课程相结合起来的,可以成为专业课程的奠基,其通识课的意义在于从不同角度了解知识的构架。比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学员,在培育其成为高素质农民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其选择与自然地理等方面相关的通识课,高素质农民应该是善经营、懂技术,并且爱农业的新型乡镇人才,那么经济类和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就一定必不可少,如此,高素质农民才会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授此类通识课的时候,要有意将课程内容与专业技能知识有效衔接起来,在除面授课以外的远程开放教学过程中,更要突出这个教学倾向,有意培养农民学员对通识课学习的重视心理,增强学员的思考能力,通过讲解生活案例增加农民学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可以提升其个人道德修养,并提高对待事物的辨识度。教师在远程教学平台上授课时,要注意不同专业课程的前期铺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课程,也可以通过网络提问式,或设置论坛游戏来实现对农民学员的导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农民学员应养成以专业课程为主,通识课程为辅的学习思路,虽为选修课,但通识课所起到的是必不可少的衔接作用。所以在实践网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融入不同的通识课作为专业课的课程导入部分,以此增强学员对通识课的认知度。对通识课课程内容的进一步讲解,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贴诠释,通过具体例证等引发学员思考,这样学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发问,利用了生产经营之余的碎片时间,快速学习消化新的知识。

四、结语

高素质农民就是要具有懂文化、懂经营、懂管理的“三懂”人才,因此在远程教学平台授课以及互动过程中,教师带动农民学员学习通识课可以有效提高培养高素质农民的文化素养,并为更深层从专业角度学习经营管理做出了必要铺垫。碎片式的网络远程学习方式尤其适合日常生产工作繁忙的农民学员,是为加速打造一支根基牢固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而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培训模式。

猜你喜欢
通识高素质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远程诈骗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