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电大系统构建终身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与要点分析

2020-02-10 19:14:47李梦迪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库终身教育成人

李梦迪 曹 莉

(吉林开放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一、终身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现状

构建服务于全民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教育发展内容。全民的终身教育思想,有利于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有利于推进网络科技技能的发展和应用,有利于形成社会化生产整体协作、推进整体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在1965 年由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期间提出的,终身学习不只是学习者个体在一生中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而且也是整个社会群体乃至国家的集体性持续不断地学习。

“共同体”一词现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是以社会学的概念出现的,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指出共同体是指因积极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具有共同条件,统一发挥作用的结合关系组合。社会学中的共同体具有一定的需求条件,因此,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衔接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此中的协同性,在20 世纪80 年代,塞吉欧维尼将共同体的概念应用于教育领域,认为这是一种可以激发教师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1995 年博耶尔提出了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首次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这一理念,认为的学校应该具有一定的整体共同学习方向,号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交流思想和认知,这样有助于对知识的消化,并促进对技能地实践应用。其他学者如美国的霍德教授,库伯与玻蒂等都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学习共同体。其相同的一点就是在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是为了教与学的更好协作,并因此能够组织营造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合作过程。

我国学者引进了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薛焕玉主张学习共同体是由教师学者等这类人群形成的一个学问共享的群体。钟志贤认为学习共同体是主要由学习者构成的,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周围的相关群体进行研究、探讨共同吸收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学习共同体一定要建立在交流、互助、分享、互学的基础上,从而与终身教育相结合,可以持续延展推进终身教育模式,使之在学习模式和方法上更加严谨、科学。

二、依托电大系统构建终身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

成人作为终身教育学习者的一个主流群体,其学习方法和模式决定着整个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换的进程。电大系统面对的学员是成人学生,其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是以网络教学课程为主,面授教学课为辅助的形式展开的,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教学,从而能够适应社会上大多数在职成人学员。自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为以成人学员为培养对象的电大系统来说,完善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对教学方式的必要创新路径。

在吉林省全省范围内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共同体是面对成人学员进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一个关键性衔接环节,也是将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统一起来的必要载体,是将终身教育学习理念落实的最终途径和手段,可以全方位实现不同文化程度的成人学员的学习需求。可以真正切合实际做到人人有书读,人人有进步。同时也在相学相伴的学习共同体的环境下,成人学员可以与教师间形成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互补互学,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模式。

在糅合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理念的同时,各种教育模式与终身学习理念共同实施,协调发展,形成了提升全民教育文化素质的教学生态森林,尤其是目前电大系统所拥有的智慧教室和各种优化学习环境,为终身教育学习者提供了绝佳的学习支持服务,也是能够快速搭建全省电大系统成人学员终身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有力支撑。因此,目标方向定位的精准性决定了国家政策落地实施的成功率。就目前而言,电大系统教学平台是最适合实现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共同体的平台,具有划时代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三、依托电大系统构建终身学习共同体的要点分析

结合拓展性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终身学习共同体的构架建设,拓展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工农学相结合的社会环境下,能够秉承持续性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最终能够适应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而能有效推进整个社会的科技及生产力的发展。从学习协作的角度来说,能够摆脱软磨硬泡、单打独斗的学习模式,依靠学习共同体的集体性,在长期协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取长补短,交流互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依托电大系统构建终身学习共同体,主要需要注意几点,注重区域间联动,建立层级结构,锁定运行模式,形成系统性的功能构架,细化学习对象。

1、注重区域间联动,建立层级结构

以省级电大为教育学习指导中心,建立市级电大、县级电大以及乡镇工作站间的区域联动层级结构。结合地方区域性特色建设区域性终身学习共同体,实现扬长避短、择优发展的教学目标。

2、锁定运行模式,选定学习方向

电大系统是建立在远程多媒体与开放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线上网络平台的互动教学为主,线下面授及实验课程教学为辅的形式展开的。目的是为了使成人学习者能够实现学习时间自由,不会耽误正常的上班工作时间,最大限度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并且学员能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可以随时查询所学的知识内容,以便进行循环复习,得以加深印象,最大限度可以实现工学结合,从而选定符合个人工作和学习习惯的学习方向。将线上运行和线下运行模式与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老年和社区教育等形式的教育模式相结合,为不同成人对象提供可选择的菜单式学习方向,丰富终身学习共同体的主要内容。

3、教学与教务功能联合互融

要构建终身学习共同体就要实现教学与教务功能的联合互融。制定并完善终身学习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和阶段性学习成果考核及认证体系。教学和教务功能的联合互融有助于成人学员认清自己的学习层次和程度,有利于阶段性总结学习成果,进一步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是调动教师教学和学员学习积极性的必备因素。

4、建立终身学习资源信息库

终身学习共同体的特点是学习者需要不断在团体中学习,交流与学习并存,目的是终身提升个体和整体的文化及技能素质。因此要在省内不同区域建立不同层级的终身学习信息库:终身学习平台网络;终身学习知识资料库;终身学习者信息库。

终身学习平台网络主要是依托于电大系统的学习网平台展开从而细化的区域性平台网络。

终身学习知识资料库主要是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突出知识资源的时代前沿性。

待业学习者在拿到学习成果认证后即可随时自愿加入学习者信息库,作为社会实战型人才储备信息库的人才资源。以便学校在以后的校企合作中可以快速精准地向企业推送相关对口专业或技能的人才,实现高效的校企合作双赢目标。

四、结语

教育终身学习共同体可以最大程度和范围提升全民教育文化素质,其教育与学习模式也应打破传统。构建区域性终身学习共同体,可以实现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一国家重要政策,因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吉林省电大系统为依托,构建终身学习共同体需要构架区域联动机制,设立运行模式,实现终身学习平台功能互融,并建立终身学习资源信息库。终身学习共同体可以活跃终身学习的过程,深化改革原有成人教学模式,调动师生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从而培养成人学员能够实现终身学习的自主性,并可以随时迎接信息科技时代的变革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和考验。

猜你喜欢
信息库终身教育成人
民政部启用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版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成人不自在
借助BIM构建动态造价信息库的新思路
新生代(2018年16期)2018-11-13 23:14:18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5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