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思融
(吉林开放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2020 年,国家开放大学提出关于学历教学的“创优提质”战略,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扎实落实教学过程、有效做好教学支持服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课程团队的建设是落实各项举措的必要保障。自2009 年国家开放大学启动开放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包括《关于深入推进网络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意见》、《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等,从国开到各级电大逐步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吉林分部在团队运行机制及运行模式方面展开了一定的有效探索。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简称NA)是收集信息的活动,旨在通过对特定学习者调查分析后,找出他们目前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与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期待达到的能力水平的差距,以此作为语言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指导。需求分析是专门用途英语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目前基于需求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包括目标需求分析法和学习需求分析法。John Munby 是目标需求分析法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语言课程设计时首先应确定学习者的具体需求,即学习者目前的知识水平以及将来在某个特定环境所要达到的期待水平。”也就是说明确学习者学什么、怎么学的前提是明确学习者的需求是什么,从而进一步设置课程。Hutchinson 和Waters 提出学习需求分析法是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他们认为语言学习课程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当前能力和接受能力,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步过渡到开发学习者潜能的需求,并确定各层次需求的重点。因此,这种需求被描述为目标导向或者目标需求。
目前,国外学者主要集中针对需求分析模型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TSA)、目前情景分析(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PSA)、Hutchinson &Waters(1987)的分析模型、Dudley-Evans&St.John(1998)的分析模型四个阶段。各国也陆续开发出了不同的课程模式,例如德国的学生拥有双重属性即学习者和企业学徒的“双元制”(Duales System)课程模式、加拿大的以能力为基础的CBE/DACUM 课程模式、美国的“适用于就业技能的模块组合”的MES 课程模式等,研究成果较为成熟。
相对来说,国内的需求理论研究则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认为外语课程设计要具有科学性的前提是了解情况和分析情况,具体来讲就是要进行情况、学习目的和雇主或职业需要三类分析。在实证研究方面,从学习者需求分析入手,进行问卷调研,提出了基于个性化的需求理论分析框架,并探索基于网络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模式,达到了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本研究结合需求分析理论,以公共英语4 系列课程改革为背景,合理设计面对全省的针对教学单位负责人及辅导教师的调研问卷,从不同角度了解全省英语教学团队组建的需求、分析英语教学资源建设的需求等。从调研结果分析,进一步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基于团队合作英语教学团队建设模式。
自2019 年秋季学期起,吉林分部公共英语系列4 课程的形考及终考的考试形式统一由纸考调整为网考。系列公共英语4 课程考试形式的改革是继电大系统公共英语课程教材全面改版、本科英语统考改革后,吉林分部为确保教学的平稳有序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将考试形式进行了调整。面对系列公共英语4 课程的各项教学改革,在这4 门网络核心课程在学习网上的丰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工作,省校设计了有关“系列公共英语4”教学改革及教学团队建设相关问题的调研问卷,调研问卷分为教学负责人版和公共英语课程辅导教师版,通过问卷星平台面向全省40 余家教学单位及60 余位公共英语课程辅导教师,以期从不同定位及角度了解全省系列公共英语4 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需求及教学团队组建的实际意义。
本次调研共回收了89 份有效问卷,其中回收全省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版问卷35 份,公共英语课程辅导教师版问卷54 份,对问卷结果利用SPSS 分析如下。
(1)教学改革背景了解对比
调研问卷在改革背景方面设计了关于对考试改革了解程度、考试改革对学生通过率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分析结果如下:
表1.1“系列公共英语4”考试形式改革的具体内容了解情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从分析图可以看出,P>0.05,可见教学负责人及辅导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具体形式了解程度没有差别,且了解程度均较高。因此,从教学负责人到辅导教师都很关注系列公共英语4 课程的改革。
(2)教学团队组建需求对比
调研问卷在组建教学团队方面,从教学团队组建的必要性、教学团队组建参与的支持度及主动性、教学团队组建运行模式等角度设计问题,分析结果如下:
从柱形图分析看,教学单位负责人和课程辅导教师在教学团队建设对提升教师教学和教研能力、组建全省教学团队的必要性和加入团队教师认可方面的认识程度均保持高度一致。他们均认为有必要组建全省教学团队,组建教学团队对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方面非常有影响,并且均认为有必要为教学团队成员提供一定认可。
基于对全省系列公共英语4 课程改革及教学团队组建的调研结果,吉林分部通过面向全省召开视频直播研讨会议的形式,完成了教学团队的组建工作。
直播会议向全省教学单位负责人及公共英语课程辅导教师研讨了课程改革、组建教学团队的意义及报名方式等。会后,共收到来自10 家教学单位12 位教师提交的报名表,结合教师的填报志愿及统筹安排,成功组建了教学团队并建立了联络群。系列公共英语4 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完全是基于教师自愿的基础上,有利于教学团队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现阶段教学团队建设针对调研问卷中亟待解决的形考题库和终考题库的建设问题,主要采取线上研讨的形式展开。通过QQ 群召开研讨会,采用经验分享和问题研讨的内容展开研讨。邀请有辅导形考及终考教学经验的辅导教师分享成功经验,并针对题库建设提出交流意见,最终确定了实施策略。以课程为主体,明确形考题库为团队建设目标,以章节为单位统一分工,步调一致,协同发力,共建共享,完成了资源建设。
及时进行全方位的总结性反馈是检验教学团队运行效果的重要指标。吉林分部在反馈方面着重从监测教师和学生学习网行为数据的阶段性反馈,到分析学习成绩、组织团队教学反思、形成教学实施团队工作报告等方面的总结性反馈,促进网络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从运行效果看,以《理工英语4》课程为例,自2019 年秋季形考改革为网考以后,对比2019 年秋季和2020 年春季全省网考成绩,情况见下图。
根据比较结果看,形考平均分由83 分提升至87 分,而且满分占比由5%提升至13%,可见,自组建教学实施团队后,经过全体团队成员的努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网考辅导之后,学生形考成绩在平均分和满分占比上均有明显提高,达到了对教学辅导资源的精准助力。
建立良好的团队建设运行机制,使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得以有效发挥,使团队建设能够高效、灵活运行。因此,保障教学团队有序运行的前提是结合本省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建设机制,包括教学团队运行机制、教学团队考核评价机制、教学团队奖惩机制等。
在机制完善的基础上,教学团队组建以课程责任教师为团队负责人,课程辅导教师以团队成员为构成依据,并根据课程特色制定团队建设方案,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以网络为主要平台,通过学习网、国开云教室、QQ 群的方式开展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互动、研讨。团队负责人在团队建设方面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详细了解团队成员的特点,在进行任务分配时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团队成员应积极与负责人沟通,并具备承担团队任务的精力和能力,主动完成工作。
教学团队建设是保证教学运行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在建设跨地域性教学团队任务时,同团队成员一起研讨明晰的团队建设目标,使团队成员在利用有限的时间及精力,建设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资源。在资源建设方面,通过广泛了解学习需求,因课制宜,结合不同课程性质,建设课程资源。统设必修课主要围绕国开已建主资源,进一步自建文本资源、视频资源、直播课堂等多种形式的重难点解析。省开课主要围绕将课程内容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的相关知识点建设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在团队建设目标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制定清晰的团队分工责任及资源建设计划表,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建设优质课程资源。
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能够保证团队工作的高效率,团队精神是团队合作的灵魂,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成员之间需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因此,在组建团队时应从团队成员的学历构成、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年龄分布等因素考虑,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教学团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教育教师分布于各教学单位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应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研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机制,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营造团队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