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家国情怀对开放大学党建思政融合发展的作用力分析

2020-02-10 19:14:47李明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维度

李明瑶

(吉林开放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2019 年3 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其中“情怀要深”是习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政教师的重要期许,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教师理应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引路人,思政教师更是如此。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对开放大学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放大学党建和思政工作都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开展的,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二者虽相辅相成,但在开放大学建设现实中亦存在着工作契合上的一些困境,而思政教师在促进开放大学党建和思政工作融合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教师的家国情怀更是在情感维度、理性维度、视野维度、实践维度等多方面对开放大学党建思政融合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教师的家国情怀

所谓情怀,指的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它以个人情感为基础,带有情绪的倾向性,通常是指超出了个人利益之外的情感关切和精神追求。一个人有精神内涵、有宽广胸襟、有人间大爱,即可谓之有情怀。衡量情怀的维度可以有两个,一是深、二是广,“深”是指情感强度而言,“广”是指胸怀宽度而言,教师的情怀是既深且广的大情怀,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应为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非常讲究家国一体。家国情怀体现着个体与国家之间最质朴的情感联系,是人们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对故土山河的兹兹之念,对国富民强的殷殷之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经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向我们证明,个人的命运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兴衰是密切相关的。史书万卷,字里行间写满了家国二字,《礼记·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于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里,家是人生的起点,而国是放大了的家,家国情怀既是我国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的积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内化而生的人格规定。“国将不国,何以为家”的精神境界、“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崇高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等等,这些价值理念形成了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所以,教师的家国情怀也必然是与爱国爱家相统一。另一方面,基于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双重属性,个人要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的家国情怀还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将个人对国家的认同和感情深植于内心,深刻理解家国一体、命运与共的道理,并“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把深厚的家国情怀熔铸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对教师的家国情怀认识,我们可以从情感、理性、实践三个维度上进行分析。

一是在情感维度上的,教师的家国情怀体现为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归属与认同是教师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来源于教师对国家的情感归属意识,并构成了教师最基本的文化心理背景,进而通过态度上的赞同、情感上的热爱、行为上的忠诚将其对国家与民族的归属感表达出来。教师的基本职责是要为国家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014 年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特别指出高校应“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要做的这一点,教师自身就必须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情感维度上呈现从“小我”到“大我”的递进层次。

二是在理性维度上的,教师的家国情怀体现为对文化建设、社会问题的反思。公民对国家忠诚和热爱应立足于理性和反思。家国情怀体现个体与国家命运的联结性,协调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不仅包含情感上的骄傲与自豪,更意味着对“家国”的建设和发展保持理性思考。家国情怀在历史的发展脉络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而从现代公民的思维视角出发,教师的家国情怀则应表现广泛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加公共讨论、反思批判社会问题,在课堂上展现更深层次的时代与现实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博览群书又要观照现实,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是在实践维度上的,教师的家国情怀体现为责任意识和行动能力的培养。家国情怀蕴含的精神理念,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意识,是个体追求自我实现与家国责任的有机融合。实践维度的家国情怀提倡“忧患”的思考意识和“有为”的生活态度。教师胸怀祖国就必须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丰富思想,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带着责任与思考耕耘于三尺讲台,在“大社会”中为“小课堂”储备营养,培养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性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

二、开放大学党建思政融合发展的困境分析

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党的建设总布局,重大创新之一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复杂,多元文化的交融交锋十分激烈,开放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全体成员、没有围墙的新型高等学校,学生置身于社会且规模巨大、分布地域广、生源复杂。在此背景下,从有效教学视角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思政教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开放大学党建工作和思政教学均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开放大学因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办学,学生在年龄分布、阅历经历、文化层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且学生多具有工作经历,有相对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思想政治状况较复杂,而在学习动机上多数是为了取得一纸文凭,普遍存在功利性较强的特征,缺乏学习目标、价值规范和集体荣誉感。远程教育师生准分离的状态,导致师生有限的接触多为传授知识,缺乏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加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方法不多,符合成人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二是系统优势发挥不充分。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放大学,具有非常鲜明的系统办学优势,其办学网络立体覆盖了全国城乡范围,五级组织结构与中国行政区化并行,采取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办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以远程教育为主。“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的新形态下,在开放大学党建与思政工作中,与信息技术手段的充分利用相比较,系统办学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是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结合不紧密。通过党建工作转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念尚未建立,思政教学与党建工作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资源的有效整合,存在同类型活动重复发生的现象,既影响了党员师生参与思政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也弱化了党建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活力和效果。

三、教师的家国情怀对开放大学党建思政融合发展的作用

1、情感维度上的作用力

教师的家国情怀对开放大学党建思政工作融合发展的作用力在情感维度上,体现为知校、爱校、荣校的主人翁意识。家国情怀作为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所衍生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首先指向的是情感维度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表现为教师对自我身份的知悉和情感上的接纳。1943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因此,情感维度上,教师的家国情怀有助于激发其深入了解开放大学的发展历史、深刻理解开放大学的建设内涵、认真践行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基于强烈情感认同所建立起来的责任担当意识,则会进一步促进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更好地贯彻开放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推动开放大学党建思政工作融合发展。

2、理性维度上的作用力

教师的家国情怀对开放大学党建思政工作融合发展的作用力在理性维度上,体现为对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学保持理性的思考并提出批判性、建设性意见。现代化背景下,家国情怀的理性维度,应包含公民意识。因此,理性维度上,教师的家国情况有助于其正视现阶段开放大学党建与思政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包括电大学生集体概念模糊,鲜少主动提及在电大的学习经历,缺乏集体荣誉感的问题;远程开放学习模式下,师生间存在距离感,缺乏交流与沟通,导致情感弱化的问题;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学生 党支部组建困难,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等等。上述问题反映出开放大学党建思政工作在教育内容上是存在交叉的,深入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必将进一步推动开放大学党建思政工作融合发展。

3、实践维度上的作用力

教师的家国情怀对开放大学党建思政工作融合发展的作用力在实践维度上,体现为知行合一的工作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家国情怀的素养,在一切的情感认同和理性思考后,最终需要靠个体的行动加以诠释和体现。因此,实践维度上,教师的家国情怀,一方面有助于其在理论学习上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理解蕴含其中的精神实质,并在言行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有助于其关注世情国情党情,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成长需要,担起立德树人之责,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以教师为纽带,加强开放大学党建与思政的整体关联性,使二者的教育效果可以互为所用,让思政之“盐”融入教育之“汤”。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维度
赣鄱情怀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8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家国两相依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光的维度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略谈“家国情怀”
人生三维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