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亮,石立君
(1.广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2.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理论热点。何为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凝聚力究竟体现在何处,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首先要回答的理论问题。另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生成有无规律性,这也是推进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容回避的问题。显然,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作出清晰的回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就会行无所归。因此,要回答好这些问题,需要从意识形态的内在属性、价值要求和要素构成等方面进行解析,进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方略。
何谓“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只有在理论上首先搞清楚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表征,才能有的放矢地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其自身的发展又必然体现在文化的发展上。也就是说,意识形态的凝魂聚力的作用必然通过文化的力量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这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精神支撑。“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意味着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生机,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得到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力得到彰显,文化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还表明社会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意识形态领域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魂聚力的作用更加明显。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客观推动着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集中表达。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意味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大发展和大繁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更加成熟、更加自信。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更加全面客观深刻,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加强劲有力,中国声音和中国故事更加响亮、更受欢迎;中华文化展现出更强的国际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中国立场、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建设强大凝聚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社会关系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对异质和对立的社会群体或社会意识形式进行批判、分化、瓦解,在谋求思想共识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等,达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之目的。相比较于各类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凝聚,各民族团结是最高层次的凝聚,因为它事关国家安全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之间在经济发展、文化宗教习俗、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加上国内外有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或明或暗的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因此,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就成为事关治国安邦“天大的事”。
民族凝聚力既有基于共同利益生成的凝聚,也有基于共同的目标或任务生成的凝聚,还有基于共同理想信念生成的凝聚。只有基于共同理想信念生成的凝聚才是最深厚、最强大的凝聚力。实际上,民族凝聚归根结底是“心”的凝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2]显然,这里的“心”的凝聚,实质上就是运用“文化”的力量,发挥意识形态“社会水泥”的黏合作用。只有在充分体现各民族共同利益和愿景的基础上,用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魂聚力,才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心灵相通,心心相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各民族的大团结,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各民族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高度认同,各民族找到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各族人民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各民族成员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实现了思想上和价值理念上的高度统一,成为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葛兰西 (Antonio Gramsci)将意识形态比作“社会水泥”,以此说明意识形态的凝聚作用。孙中山先生也曾提到,“中国人如果成一片散沙,是不好的事,我们趁早就要参加水和士敏土 (即水泥——引者注),要那些散沙和士敏土彼此结合来成石头,变成坚固的团体”[3]。 诚然,正如作为建筑材料的“水泥”,需要与砂石、水、钢筋等相互作用,才能制成“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的生成原理,对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启发性。由此,从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要素来看,党的自身建设质量、意识形态理论内容、宣传媒介宣传效果和人民群众的综合素养,是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素构成。
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意味着党的自身建设质量是生成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要素。如果把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比作“钢筋混凝土”,那么,党的自身建设质量就好比是“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没有“钢筋”的混凝土虽然也能粘合,但其承受力极差,是难以用作建筑工程的。由此,假若没有党的自身建设质量的提升,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难以生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也不可能建立起来。
新时代,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要具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的严峻挑战,都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没有驾驭全局和应对复杂形势的能力,将事关人心向背,事关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信心。因此,如果党的自身建设质量不高,将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效果。
另一方面,党的自身建设质量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之强弱。“钢筋”的质量对“钢筋混凝土”的承受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没有高质量的“钢筋”做骨料,就不可能制作出高品质的“钢筋混凝土”。同理,党的自身建设质量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强弱。当前,党的建设质量总体是好的,但是党内腐败、部分党员党性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都会对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动员力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因此,提升党的自身建设质量,就成为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所在。
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是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好比是制作钢筋混凝土中的“水泥”。没有“水泥”或者没有高品质的“水泥”就没有强大黏合力的“钢筋混凝土”。同理,要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是要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丰富性和创新性。
一方面,作为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任何理论一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同样面临着被认知认同,并追求理论内容实现最强涵养力的价值要求。可以说,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具有不同价值倾向的各类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只要有阶级存在,作为理论的意识形态就会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时刻准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信念。“当今中国,各种思潮、各种主义、各种学派为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林林总总、纷繁芜杂,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层次的特征。这些理论良莠混杂,需要马克思主义者扬弃地批判、借鉴和超越。 ”[4](P75)因此,作为无产阶级“观念的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果缺乏说服力、解释力和权威力,展现不出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思潮的比较优势,其强大凝聚力建设也就沦为空谈。
另一方面,作为实践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实践的观念表现,体现着阶级实践的特征和内容。 ”[5](P23)意识形态在实践中表达着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价值取向以及对“自我超越”的领悟。因此,作为实践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由此致使社会成员产生一定的成见、以自己的取舍来裁剪现实和作出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6]针对这类现象,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就曾深刻的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7](P292)而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也必须在实践中完成,在实践中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魂聚力的作用。这是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要求。
“宣传思想工作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8](P153)因此,宣传媒介的宣传是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的关键性要素。宣传媒介的宣传好比是制作钢筋混凝土中的“水”。只有经由“水”的充分浸润,才能制作出具有强大黏合力和承受力的“钢筋混凝土”。同理,只有经由宣传媒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充分宣传,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大众化,其凝魂聚力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宣传媒介的关键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作为“传声筒”的宣传媒介。宣传媒介首先担负着传声筒的角色,即宣传媒介要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准确地传递给民众,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全面、客观,这样民众就能不折不扣地了解党的政策主张,使民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进而密切党群关系,达到凝聚民心的作用。
二是作为“转换器”的宣传媒介。“转换器”是指通过宣传媒介的话语转换,用大众话语和具体事例推动理论的传播。理论具有抽象性和前瞻性,客观上要求宣传媒介要承担起理论大众化、普及化的任务,只有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用朴素的语言、鲜活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体现理论的亲和力感召力,才能更好地为大众所理解和掌握。另外,某些理论还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如西方势力鼓吹的 “普世价值论”、“中国崩溃论”、“文明冲突论”、“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这些具有鲜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属性的理论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巨大挑战和危害,如果不深入彻底、有理有据的加以解读、批判,极易混淆视听,扰乱民众思想,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
三是作为“扩音器”的宣传媒介。宣传媒介还担负着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扩音器”功能。要占领意识形态话语制高点,必须发挥宣传媒介“扩音器”的功能,既要借助媒体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要推动中国声音、中国故事流向世界每一个角落,使世界人民都能够了解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这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赢得更广泛的意识形态认同,团结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要求。
意识形态凝聚力根本上是“人心”的凝聚,如果把人民群众比作钢筋混凝土中的“砂石”,用作钢筋混凝土前的“砂石”是一盘散沙,要使得“砂石”自身价值最大化,就需要与钢筋、水、水泥等充分调制结合。但是,并非所有的“砂石”都可以直接用作“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只有经过精心筛选和打磨的砂石才能配制用作“钢筋混凝土”。同理,在现实生活中,要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凝聚起来,前提是人民群众要具有“凝聚”起来的基本条件。换言之,人民群众要具有能够凝聚起来的 “文化素质”。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就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 ”[9](P200)尽管我们这里讲的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与“文盲”不能直接划等号,而且就我国目前而言,“文盲”现象已经基本消除,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新知识新事物新情况的层出不穷、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多元社会思潮的此起彼伏、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信息鸿沟”等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在一些极具迷惑性的事物和话语面前,导致有些人“慌了手脚”“乱了分寸”。显然,如果“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没有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没有对各类社会现象和错误思潮的认知,没有判断能力,其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就难以生成。因此,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是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的基础性要求。
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中需要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战略以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10]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长期性,意味着意识形态能力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是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保障。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一是补“理想信念”之钙。理想信念是意识形态的内核,坚定理想信念是提升意识形态能力的核心要求。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腐败问题、慵政问题、作风问题等,就是这种“病症”的典型表现。补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之钙,就是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使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勇于尽责,真干实干,让人民群众真切体会到党的英明、正确、伟大,进而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二是补“理论水平”之缺。补“理论水平”之缺,也就是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意识形态工作说到底是一项做人的思想工作,要抓住人们的思想,转变人们的观念,关键是要以理服人。实践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理论学习的永续性。就领导干部而言,只有深入彻底地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与时俱进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和隐蔽性、迷惑性极强的“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时,才能以更具说服力的理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三是强“群众工作”之法。强“群众工作”之法,实际上就是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魂聚力的作用将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起来。群众凝聚力是党的意识形态能力在实践中的体现。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等,对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强“群众工作”之法,就是要坚持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摸清群众工作规律,将宣传思想工作与人们的切实利益结合起来。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群众,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和扩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及领域,进一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以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将群众团结凝聚起来。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11](P437)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其能穿越时空,与现实不断对话的特性,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因此,根据现实发展的客观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生命力的逻辑必然。通过理论创新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也为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奠定理论基础。正如高品质的“水泥”对生成高承受力的“钢筋混凝土”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为此,在现实实践中,一要直面问题进行创新,彰显理论的现实解释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6]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问题是人们诉求的现实表现,直接指向人们的现实利益。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理论创新,做到理论能够解释现实,才能释疑解惑,解决和维护好人们的现实利益。结合问题推进理论创新,要求直面问题、围绕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展开全面系统的问题分析,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彻底的理论解释现实,给群众以满意的答复,才能维护群众的现实利益,推进理论认同。二要着眼未来进行创新,彰显理论的实践指引力。理论创新着眼“未来”,要求理论要具有前瞻性,能够为人们开展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引,这是推动由理论认同升华为思想认同的必然要求。着眼未来进行理论创新,要求要以战略家、思想家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造更富针对性、前瞻性的理论成果,这样就能避免或少走弯路,提高活动实效,进而增强人们对科学理论价值性的认同,更好地把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凝聚起来。三要高举旗帜进行创新,彰显理论的强大生命力。旗帜就是方向。理论创新不能改旗易帜,不能动摇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要谨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此,要求精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推进理论创新,保证理论创新的方向性和价值导向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而将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团结凝聚起来。
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推进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创新,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民众像“钢筋混凝土”一样紧紧黏在一起。为此,在宣传思想工作中,一是构建宣传思想工作“适配机制”。如同制作“钢筋混凝土”要根据砂石、水泥等的份量注入适量的“水”。宣传思想工作也要依据不同对象、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宣传内容、宣传方式或宣传手段。也就是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具体宣传思想工作中,要细化宣传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不能不分对象,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宣传对象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文化习俗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宣传思想教育方式。同时,也要根据宣传对象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宣传手段。通过构建“适配机制”,提高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构建宣传思想工作“交融机制”。只有让“水”与砂石、水泥等的充分渗透交融,才能制作出“钢筋混凝土”。同理,宣传思想工作不能居高临下,强制灌输,而是要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实践中,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可亲可敬”;宣传内容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对象”,“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宣传方式要体现“多样化、现代化、形象化”。尤其在宣传话语表达方面,宣传话语要通俗化、大众化,做到让群众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这样才能促进宣传内容进头脑。三是构建宣传思想工作“浸润机制”。“钢筋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仍然需要“水”的浸润。同理,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思想的工作,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需要“小火慢炖”。显然,无论从人的认知规律还是思想转化规律来看,构建宣传思想工作“浸润机制”都极为必要。在具体实践中,宣传思想工作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个突破宣传对象的思想症结。同时,要重视反复教育,慢慢转变和逐步强化宣传对象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知。通过“浸润机制”,巩固宣传内容,提升宣传实效。总之,要通过宣传思想工作适配机制、交融机制和浸润机制的相互作用,促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受众实现“水乳交融”,进而为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奠定强大的舆论基础。
人民群众意识形态素养的提升,是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的基础要件。正如只有经过事先加工处理的“砂石”,才能用作“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同理,假若人民群众对意识形态问题不关心、不理解、不主动,客观上就会增加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进而必然会削弱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因此,推进意识形态大众化战略,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融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才能为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奠定群众基础。毛泽东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2](P1515)这实质上道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的本质要求。为此,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宣传教育。构建面向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让人民群众掌握基础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观点、价值导向、重要意义,使得人民群众学懂弄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分析方法等。学会运用群众的语言,掌握群众思想工作规律,以需求和期待、满足和解决为导向,将文化发展和文艺创作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融为一体。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结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创作出能够为群众真心喜爱的“接地气”的文化作品,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感染、受熏陶、受教育。
另一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实践锻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亲身实践中深化和升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和价值认知。在具体实践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实践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在中小学,可以开展诵读经典和红歌传唱活动;在高校,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层社区,可以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活动形式规范引导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还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重大节日、重要场合等开展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让人们在寓教于乐、亲身参与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素养,进而为生成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奠定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