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时代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0-02-10 14:50:15郑自立
关键词:价值观体系制度

郑自立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那么,为什么党中央会提出这一新论断,其背后的时代动因和基本要求是什么?在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上,当前我们又应该着力于坚持和完善哪些方面的制度,其具体路径又有哪些?本文试图对之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时代逻辑

党中央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 “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的新论断,总的来看,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关。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已不再停留在原来的物质层面上,文化层面的日常生活需要急剧扩张。这也就意味着,文化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而要发挥好文化的引领作用,就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治理的规则或运作模式,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制度保障,这种重要性体现于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言,这又较为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关乎着我党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关乎着国家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1]具体来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用,有两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一是坚定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指导思想地位,从而确保其能够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代世界现代政治民主运动的必然产物,但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这一正确的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坚持以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这也就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为只有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而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二是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价值力量与舆论支撑。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和中国共产党革命价值观的综合集成与创新发展,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大价值公约数。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从而有效地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到我们正在推进的、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来。

(二)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在新时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我国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一国经济体系的建构都是深深植根于该国的文化沃土之中的,适宜的文化制度安排,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也是促进经济制度安排日趋合理乃至经济运行向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我国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领域的根本利益和共同价值诉求,其本身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显然有利于利用制度的形式来保障新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领域的贯彻落实。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在当今文化产业迅猛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文化产业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因此,规范文化产业发展不能只倚赖于市场调节和经济制度,还须依仗于适宜的文化制度安排。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有助于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三)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在新时代,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方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进而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境遇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乃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本质诉求与不二选择。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其中会受到来自国内外敌对势力及其所散播的各种错误思潮、文化产品的干扰与侵蚀,比如,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所宣扬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在民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泛滥;所谓 “欧美网络大剧”,在一部分民众中受到“热捧”,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在当前我国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民众理论水平和文化自觉自信程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具有硬性约束功能的制度支撑。虽然自新中国成立至今70多年间,我国已初步建构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富有成效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但还不是很完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曾明确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还存在不小差距,有的法规和政策价值导向不鲜明,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保障不够有力。

正如前文所阐述的那样,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的时代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它对于我国在新时代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而且它对于向世人展现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的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道路”在全世界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都极具现实意义。

二、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基本要求

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既需要遵循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要求,也需要反映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些富有时代性的重要诉求。具体而论,这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问题的探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围绕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了谁、怎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系统总结了我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了在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这些都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提供了行动指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求我们在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中,应首要着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上下功夫。要通过这一根本制度的坚持和完善,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更好地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方向,在建设中更加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地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其次,应在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要通过这一工作机制的坚持和完善,加强和改善党对媒体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社会舆论引导,促进形成网上网下联动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正能量的良性传播秩序。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以文化人,是文化的本质特性和价值归宿,而化什么人,则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人民当家做主”。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即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着力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价值诉求和权益诉求。具体而言,这又有两个方面的突出要求:一是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将这一“价值公约数”融入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守我国文化建设的价值底色。二是必须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在新时代,人民的文化权益诉求有了诸多新的变化,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之做出及时、必要的回应,让文化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习近平指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2]

(三)坚持改革创新的基本方针

坚持改革创新的基本方针是《决定》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当遵循这一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改革创新的基本方针,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优越性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还不是世界文化强国,在文化发展的许多领域仍然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有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而这就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解放和增强文化创造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文化制度更有效率。另一方面,坚持改革创新的基本方针,是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现实问题的客观要求。制度是服务于实践的,制度的完善发展必须以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回应时代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为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改善这一局面,亟需文化制度的改革创新。在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中贯彻改革创新这一基本方针,有两个方面的突出要求:一是要注重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的制度文明建设成果。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3](P287)二是要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指出:“越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

总之,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就是要筑根本、为人民、重创新,在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的同时,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着力点与实现路径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新时代文化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为了更好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坚持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关乎文化发展方向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最首要的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健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党员干部带动普通群众,不断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建设党的理论网络学习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发挥好这些平台的聚合力和引领作用,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二是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断增强理论解释力、话语说服力、实践推动力。推动工程研究成果融入各条思想理论战线,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和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看家本领。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学派。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教育教学领域,充分发挥工程成果在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抓好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让青年学生更好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制机制。要着力完善各级学校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要充分利用学校优质理论资源和师资力量,大力宣传和阐释工程成果,坚决批判和抵制各种非马思潮和错误观点。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坚持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关乎文化发展的内容与性质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之融入到我国文化建设制度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言,这又需要我们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体系。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学校历史教学制度改革,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健全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核心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实施机制,激励人们向善向美、爱己及人、崇尚劳动、孝老爱亲。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基层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制度化。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宪法修订及地方各级法规条例的制定与修订全过程,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和地方司法执法各个环节,全面发挥法治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与规范作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推进诚信建设日常化,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推进社会志愿服务制度化、长效化,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教育的齐抓共管机制。三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全面落实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对文艺创作的正面引导,促进形成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机制。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兴文化业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法规,引导文化企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更多的惠民优质服务和文化精品。

(三)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是否着力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在本质上看,直接关乎我们的文化建设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5](P857)而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在新时代的文化改革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就必然要求我们须着力健全人民权益保障制度,这是我们的文化建设为人民的重要体现和价值指向。具体而言,这又需要我们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完善城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和公共文化服务免费或优惠提供制度,建立反映公众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有公众参与的考核评价制度,推动公共文化机构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积极实现由政府“端菜”向百姓“点单”转变,打通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乡村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促进形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新格局。深化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相关政策。二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和顶层规划设计,消除政策规划设计的 “随意性”、“歧视性”、“碎片化”,提高政策规划设计的 “系统性”、“科学性”、“民本性”,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企业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和活动准则。构建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的制度支撑体系,健全文化市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体系和执法体系,营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良好文化市场生态。三是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在贯彻落实《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旅游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积极研究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志愿服务法》《慈善事业法》等法律,在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产业活动中赋予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分量、扩大文化影响力。要加大网络法制建设力度,抓紧研究制定《电信法》,健全网络信息法律制度,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和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四)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舆论引导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提升舆论引导力,是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的重要目标指向。这就要求我们须着力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具体而言,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加强对国家舆论引导工作的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健全舆论收集、分析和调控制度,加强舆情调查,设立舆情调研专项经费,将舆情热点问题研究纳入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在舆情调控中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领导问责制度,坚持“管新闻必须管导向”“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舆论引导工作的成效纳入对主管部门及所属媒体机构和相关责任人的绩效考核。二是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化舆论引导工作体系。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通联制度,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协同效益。完善新闻发布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主流新闻全媒体传播体系。建立健全互联网内容审查制度,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三是建立健全舆情引导保障机制。完善舆情队伍建设制度,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又红又专的舆情工作队伍。建立舆情引导财力、物力支撑制度,加大对舆情引导的资金投入,改善舆情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处置机制,净化主流舆论传播环境。

最后,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并非是“自成一派”“孤立发展”,而是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社会治理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等相辅相成,共同统一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践之中。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要求。

猜你喜欢
价值观体系制度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