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

2020-02-10 14:50:15李玉峰张学龙
关键词:现代化群众体系

李玉峰,张学龙

(1.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2.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四川 成都 6117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中央基于这种深刻判断,作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了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从根源上回答我们党推动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属性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是一厢情愿的空洞口号,也不是不切实际的主观愿望,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体现。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后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长期努力,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可能是别的什么现代化经济体系,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社会主义性质是其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P39)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运动本质特征的科学揭示。是否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检验和区别一切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方面需要秉持开放心态,积极吸收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进理论、好的经验和有效做法,实现“弯道超车”。另一方面也要清醒认识到资本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服务少数资本家的利益,是以“资本”为逻辑和中心建立起来的一种“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如果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以人民为中心,不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而是不加甄别盲目效仿,甚至推出的举措损害了作为社会“绝大多数人”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无异于饮鸩止渴,走上邪路。

(二)建设的领导力量始终追求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当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领导力量。“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这一核心价值,创党之初就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立下了“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铮铮誓言和拳拳初心。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为大众谋幸福的初心始终不改,无论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年代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大众幸福”具体化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加大改善民生力度,更加重视维护人民利益。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P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P4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的组成部分,涉及到产业体系建设、市场整合、收入分配、区域发展等诸多方面,需要对原有利益格局进行重大调整,必须不忘初心,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贯彻的新发展理念思想之魂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P29)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注重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开放”注重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无一不是高度关注和聚焦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提出的发展理念和方案,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全体人民群众。“五大发展理念”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着重体现我们党推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的根本价值取向,而这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是新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和思想之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求无论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抑或是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都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作为第一目标追求,进行谋篇布局和统筹推进。

(四)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

我们党的近期目标是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我们党着眼于坚定不移推进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换言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跨越经济发展关口,有效保障和促进我们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好、更快实现。而我们党始终把全体人民的福祉特别是生活水平作为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衡量指标加以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要“使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让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3](P28-2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紧紧围绕如何更好促进和保障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展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促进全体人民福祉特别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推进。

二、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确立基本理念、标定正确方向的同时,也提供了工作的根本遵循。

(一)坚持建设为了人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把群众当做愚钝的对象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明确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 ”[4](P103)历史活动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历史活动的目的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群众的利益。因此,坚持建设为了人民,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秉持的根本价值取向,更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建设为了人民:一是必须问需于人民群众。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总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文中指出:“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5](P1012)“我们的同志不要以为自己了解了的东西,广大群众也和自己一样都了解了。群众是否已经了解并且是否愿意行动起来,要到群众中去考察才会知道。 ”[5](P109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做好深入调研,问需于民,自觉地把尊重经济建设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志、意愿和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推进的各项改革和实施的各项措施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充分对接。二是必须问效于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效果怎么样,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6](P193-194)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也不例外,必须把人民对建设举措和所取得成果的态度、感受和评价作为根本标准和基本尺度,坚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5](P1095),人民不拥护、不赞成、不高兴、不答应的事情坚决不做,即使我们的决策方案和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但在人民群众没有觉悟接受之前,也不要忙于出台、强力推行,而把人民拥护、赞成、高兴、答应的事情坚决做好。

(二)坚持建设依靠人民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他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信“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列宁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7](P53)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语重心长地强调,“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有被我们所压倒。[5](P109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归结到一点,就是强调必须把人民群众当真正的英雄,充分发挥好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促进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8](P68)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念,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支持和保护好他们参与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的活力,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一切积极的因素调动起来,着力营造起“人人支持参与、人人建设出力”的良好局面。在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在眼睛向外探求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眼睛向上寻求指导指示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眼睛向下看,相信人民群众,深信“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5](P933),放下架子、俯下身子,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锦囊妙计”集中上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5](P933),从而让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汇聚成奔腾向前的浪潮,成为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坚持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

马克思深刻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9](P82),强调“‘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始终把“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其考察社会历史的基本前提,认为利益是要讲求实际的。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10](P2)“人民的现实幸福”是马克思关照现实、破解人民生存困境的最高价值标尺。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也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1](P370)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特别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12](P96)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通过改革和建设把“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还要切实把“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要切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教育、住房、医疗、环境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抓手,以税收、社保、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三、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九报告在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重点突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若干改革和建设任务。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精神,着重贯穿和体现在这些重点任务和部署中。

(一)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性战役,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一招。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8](P251-252)这就为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厘定了目标和方向,也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最重要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第一要务,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基本导向,把改善供给结构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切实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各项工作,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贯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好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创新创业的浪潮,形成“人人支持创业、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局面和态势。通过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给予了人民群众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的机会和空间,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创造更多社会物质财富,促进社会阶层纵向流动,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而且有利于人民大众在更高层面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是从精神追求层面促进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认为的:大众参与的创新带来了庶民的繁荣兴盛,即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广义的“美好生活”创新型活动不管希望能否实现,都会让人经历成功的体验,“如果大多数中国人,因为从事挑战性工作和创新事业获得成就感,而不是通过消费得到满足的话,结果一定会非常美好。 ”[12]

(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13]贯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就是要落实好这一精神和要求。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要俯下身子,访贫问苦,深入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和诉求,切不可通过行政命令手段强行推进政府主张,甚至不顾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搞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二是要充分激发农村和农民的内在动力,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教育培训等手段,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切实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唱主角。三是要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要进一步健全农民土地权利需求表达和反馈机制,特别是要处理好坚持农村集体产权和保护农民财产权益的关系,处理好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和小农户经营的关系,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的关系。

(四)以实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重要目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我们民族传统意识。长期以来,由于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思想观念等方面不同,导致了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大、不平衡的现状。其中人民生活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是人民群众最能切身感受到的区域差别,也是最能让“共同富裕”目标在人民群众心中形成落差、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信服的重大问题。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14],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实施区域协调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提出的总体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现代经济体系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必须始终秉持“共同富裕”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以上述三大战略目标特别是 “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为根本指引和导向,加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力度,促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东北等老工业集体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区域均衡配置,着力消除贫困和地区间收入的两级分化,切实解决好人民生活水平区域间过于悬殊的问题。

(五)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如何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一直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1993年我们党在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就明确提出,在个人分配中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充分激发了社会全体人民从事生产的动力和活力,对促进和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实现经济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纠结于经济增速快一点还是慢一点,而是以更充分更平衡为目标,力求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的发展必须让人民从发展中体会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进行反思和适度修正,把“更加注重公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来更加彰显和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根本属性,这既是“完善”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完善”路径和举措。

(六)关注人类共同命运,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中华民族也历来有着深厚的“天下”情怀,始终传承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因此,中国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要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造和增进福祉,也要秉持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理想和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情怀,始终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不断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而计。通过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以强化贸易为纽带,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切实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不断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四、夯实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保障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需要在工作实践上自觉贯彻,还需要在诸多方面夯实基础、提供保障。

(一)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确立发展理念、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15]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秉持“人民至上”价值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深刻判断,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大战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目的,划清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系的界限:即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最终不是为了实现资本的利润最大化,而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是为了让社会的少数人获利,而是让绝大多数人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要一般地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而服务,还要着眼于为建成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和把握越深刻到位,越能自觉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的工具。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他能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16](P21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强调,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只有始终牢记我们党是人民群众维护和实现自己利益最有力的 “工具”,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才能把我们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立下的初心、秉持的“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深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和工作当中去,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确保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迈进。

(三)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

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 ”[17](P611)从根本上揭示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与社会意识之间的重要关系。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坚定地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且强调“不能拿空话而是要拿事实来解除他们的这个疑虑”。[11](P111)2015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能否实现共同富裕、人民能否共享改革成果以及能否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内在、本质和必然联系。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要切实坚持和不断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四)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关键保障。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然后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P49)。 根据上述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代表整个社会掌握生产资料,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标志,而且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必须首先做的事情。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在给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的批示中明确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党的十九大也作出了“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战略部署。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回击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攻击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甚至视之为“肉中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的错误言论和行为,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集体经济,切实巩固和壮大保障人民共同利益,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为重要的经济基础。

五、结语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愚公移山》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5](P1101)

当前,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作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跨越发展关口的重大决策部署,应该说也是“早就下了决心”的。只要我们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建设和改革的各项任务,就一定会再一次“感动上帝”,充分激发起全中国人民大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参与这场改革和建设。有全国人民一起和我们建设这个现代化经济体系、跨越关口,有什么建不好、跨不过的呢?

猜你喜欢
现代化群众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中国火炬(2010年7期)2010-07-25 10: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