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OBE(成果导向教育)自1981年在美国提出后,以先进的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和实践,OBE理念和方法也被公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有效方法。OBE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对学习成果的清晰描述,正是学习目标的定位。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并结合《财务管理》课程,从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学习目标进行设计,旨在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学习成果;学习目标
一、OBE教育理念及反向设计原则
OBE(全称为Outcomes-based Educa-tion),可以直接翻译为“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通常也被称为“成果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等。OBE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Spady等人于1981年提出,在《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作者对OBE教育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书中对OBE的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取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由此可见,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OBE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至于怎样学习、什么时候学习并没有严格限制。这一观点很快被教育界所认可并得以传播,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在进行工程教育认证时,就充分体现了OBE理念。
OBE教育理念的核心是遵循“反向设计”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中心”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即: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应该设想一下,在学生学完课程后的一两年,希望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还能记得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正是学习目标的设计基础。其次,再回溯到课程结束时的反馈和评估问题:学生应该如何证明已经达到了这些目标?找到该问题答案的过程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的意义。最后,教师再考虑课程本身,思考:为了能圆满完成课程的评估活动,学生需要做些什么?这就涉及到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这三个环节相辅相成,共同构成OBE教育理念的核心。
二、课程设计的两种方法
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通常会有两种模式选择:一是传统的“以内容为中心”的话题罗列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教学完成了多少内容,教师将课程的内容划分为几个话题(或者是内容章节),然后针对每个话题准备系列讲座,最终以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方式作为考评。该方法比较方便快捷,但是它只关注了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并未充分考虑学生该如何学习这些知识。因此,这只能支持基础知识的学习,无法满足当今学生和社会的教育需求。二是“以学习为中心”的综合性课程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强调高质量的学习,教师通过合理设计和有效组织课程,为学生带来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综合性课程设计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好地体现了OBE教学理念。
三、课程学习目标的含义及类型
实施OBE理念,首先要明确学生学习课程后的成果,即:要详细说明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后具有的、并能够展示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根据上述第二部分对课程设计两种模式的分析,“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强调的是学生学的成果,與OBE教育理念相吻合。那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教授的课程想让学生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课程学习目标的设计。因此,学习目标主要是确认学生在课程中应该得到些什么,特别是课程结束几年以后,能对学生产生哪些有价值的影响。学习目标不应局限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比如:能够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能够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自主学习,乐于探索……作者L·迪·芬克在《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一书中提出了6种有意义的学习分类法,其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应用、综合等6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教师可以围绕这6个方面,结合具体的课程制定学习目标。
四、《财务管理》课程学习目标设计
(一)《财务管理》课程性质和目标定位
《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主要围绕公司制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展开教学,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利润分配决策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财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做到学以致用或有所借鉴。此外,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还会在人文维度、学科领域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有所收获。学习目标具体要求如下:一是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二是能够应用所学财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能够制定或者参与财务规划,提出专业化的建议;四是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能够从专业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五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使命感;六是学会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潜力。
(二)《财务管理》学习目标设计
根据《财务管理》课程性质和目标定位,结合第三部分的学习分类法,本文从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四个方面设计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财务管理》课程后,以下基础知识是需要理解和记忆的: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及计算、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投资决策指标净现值(NPV)和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存货经济订货批量(EOQ)、商业信用成本含义及计算、股利分配理论及股利支付形式。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以后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应用。
2.应用能力。这里的应用能力既包括财务管理知识点的简单应用,也包括对本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综合应用。《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应该具备以下能力:将财务管理的重要理念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应用、风险与报酬决策问题、机会成本的考量等,然后用财务管理的理念思考问题,合理决策;在进行股票或债券投资决策时,能够合理评价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在进行项目投资时,能够估算现金流量,计算评价指标,从财务的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此外,能够基于财务视角,参与公司的战略规划,提出合理的预算方案。
3.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一般包括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前三项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范畴,是职业素养的根基部分。在《财务管理》学习目标中,除了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外,职业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诚实守信的品格。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二是爱岗敬业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有高度的责任心荣誉感,不断学习和钻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三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而且财务工作涉及企业的资金问题,往往需要和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打交道,有些事情錯综复杂甚至会遭受挫折。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非常必要。
4.终身学习。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问题、新知识层出不穷,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每个人都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主动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财务管理》课程结束后,学生应该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学会利用和搜索相关资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不断探索、持续改进,构建财务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并且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逐步成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陈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中国文化通论》课程改革[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10.
[2]熊建辉,连鸿鹏.面向应用型的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8,12.
[3]刘洁,潘月杰.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本科“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战略管理”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04.
[4] L·迪·芬克.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综合性的大学课程设计原则[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4.
【本文系河南工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OBE教育模式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JYJ-ZX45)、河南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会计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2017SJGLX049Y)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