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乐 杨昊天
以互联网、自媒体、智能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有了良好的表达渠道和舆论平台。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公民参与作出了制度化的努力。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征使得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一些障碍和阻力大为弱化,对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征
(一)基本类型
按照信息传播的对象和范围,新媒体传播从传播学的视角大致划分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种类型,但是新媒體赋予了每种传播类型新的内涵、特点和功能。新媒体空间的人际传播包括电子邮件、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等应用;群体传播包括网络社区、博客、微博、微信等;组织传播包括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抖音号等;大众传播形式包括新闻网站、综合门户网站、政务客户端等。
(二)主要特征
1.多媒体和超文本。新媒体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多媒体是信息呈现形式上的特点,超文本是信息组织方式上的特点。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信息存储和表现形式主要有五种: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和视频,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传统媒体类型。多媒体就是综合运用和融合这五种或其中几种信息呈现形式的技术。
2.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新媒体传播打破了地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速度极快,同时新媒体传播的成本极低,且信息传播的范围、距离与成本无关。
3.互动性和去中心化。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随时双向互动,甚至是多向互动。这使得信息接受者获得了平等地位和话语权,提升了接受者参与传播的积极性。因此,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变得模糊,两者之间可以随时实现身份转换。
4.匿名性和开放性。新媒体空间是一个虚拟世界,每个人都用自己注册的ID账号和选择的用户名发布和传播信息,不仅信息接受者是匿名的,传播者也可以是匿名的。
5.信息的海量性和检索分享的便捷性。新媒体可以共享全球的互联网信息资源,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存储场所和集散场所。通过检索、查阅,我们几乎可以找到任何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新媒体的服务器上拥有大容量的硬盘,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地储存和传播信息。
二、新媒体对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
(一)有力地促进了政府运行的透明化和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新媒体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跨媒介互联互通形成了既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的分散式网络结构,进入这个网络的人可以随时了解任何一个节点发布传播的信息,即实现信息共享。每一个新媒体用户都可随时随地上传和发布信息并进行交流讨论,从而使众多的信息碎片汇合成完整的事实全貌,碰撞出客观的思想观点。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及搜索查找等功能,使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随时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特别是随着政府大力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推进新媒体问政平台的建设,各类政务信息和公共决策相关信息普遍得到公开,推动了阳光政府建设和政府运行的透明化,调动了公民了解参与公共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二)极大地拓宽了公民参与的主体范围和规模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利用媒介参与公共决策不仅具有直接互动、自由开放、成本低廉、快速便捷、效果显著的优点,同时公民参与时可以掩盖其真实身份、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财富状况、社会地位等,大大减少了他们在参与过程中的顾虑,使其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真实大胆地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同时也实现了公民参与的平等性,人人都拥有了平等的参与权。与传统媒体上的信息发布需要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不同,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可以随时在新媒体平台发送或接收信息。新媒体的信息资源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公民可以随时传送自己知晓的事实和持有的观点态度。这些特点和优势为公民设置个人议题、发表个人意见、参与公共讨论提供了便利,给予了所有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机会和权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媒体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自由。通过BBS、微博、微信、网站、QQ、手机短信等,公民可以随时随地地实时发表意见,参与讨论。
(三)进一步提高了公共决策的科学性
新媒体传播和公众参与产生了新媒体舆论。当前,新媒体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表现形式。新媒体舆论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新渠道。这条渠道赋予了公众在传统媒体上无法获得的发言机会,为不同的思想观点提供了百家争鸣的表达平台,使政府能够更加充分、全面、准确地了解社会公众的声音与需求,从而更好地在公共决策中吸纳民意,促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公民可以通过新媒体对政策目标和政策方案发表意见,及时提出自己的政策诉求和建议,这不仅有助于克服决策者有限理性的局限,也有助于拓宽公共决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新媒体舆论空间是民间智慧的集散地。公众的意见建议体现了对事物不同角度的认识,不乏充满智慧的真知灼见,包含着许多民间的睿智和卓识。因此,政府和公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充分汇聚民意、集中民智,从而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四)有效推动了公共决策体制和模式的转变
信息就是权力。传统时代,政治上的高度集权体制是与政府对信息的高度垄断分不开的。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精英阶层对于信息的垄断状态,对由此产生的集权控制起到了颠覆作用,而公民参与是促成这种转变的具体途径。新媒体使公民参与更加直接、便捷和高效,也使社会舆论的形成速度更快、规模更大、影响更广。新媒体造就了大众的崛起,普通人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权和更大的舆论影响力,推动了民主化的发展。新媒体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便捷的言论平台,使得民意能够顺畅真实地表达,大部分公众通过交流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甚至带来线下的实际行动,政府因感受到巨大的民意压力,不得不作出正面回应,顺应满足民众的要求,制定或修改相关的公共决策。上述过程不断重复性出现,将导致公共决策体制和模式的转变,即由精英自上而下主导型向大众自下而上推动型转变。
(五)切实增强了公共决策的可接受性
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是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协商讨论的场所。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过程也是一个决策者与公民之间交流讨论的过程。公民提出诉求、批评和建议,政府及时作出回应和反馈。通过官民之间的交流讨论,政府决策者可以发现公共决策中的偏差、缺陷和不足,吸纳民意、集中民智,及时纠正调整公共决策,提升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同时,政府官员和公民利用新媒体可以充分交流信息、沟通思想,既可以解释决策制定的意图和初衷,提供决策出台的背景和各种制约因素的信息,又可以答疑解惑,消除公民的各种误解和疑虑,从而增进公民对公共决策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公共决策的可接受性。有助于公民支持和配合公共决策的执行、积极参与决策执行工作,促使公共决策顺畅高效地执行,实现预定的目标。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制度建设研究”(14BZZ09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分别为郑州大学、河北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