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2020-02-04 20:34易锐
现代盐化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社会需求应用型本科

易锐

摘 要: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对我国人才教育领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在不断改变着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早期,大多数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注重美学与技巧训练,这一教学思路对于当下社会环境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近年来,教育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重要关注领域,其发展效果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才是决定社会发展与否的关键,如果人才不具备专业知识或缺乏人才,都会使社会发展停滞不前。高校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创新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模式进行思考与改进。

关键词:社会需求;应用型本科;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研究成果“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湘教通[2018]436号781)

在现代化发展的环境下,社会转型对人才有了新的需求,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必须紧跟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要对社会需求进行深度研究,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找准定位,切实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使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而促进相关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双重发展。

1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在环境设计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太看重学生的专业性,而忽视了整体性。我国高校在实施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时,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学生专业性的培养上,例如学生的审美观与技能等。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全面化的,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有所发展,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还应拥有比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才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养成,就会让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学生难以融入进来,再加上受到了功利性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自身的技术能力格外看重,但并没有重视职业规划,这些都是导致专业学生适应性差和创新意识较弱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教师也非常看重知识的传授,进而忽略了实战带来的教学成效。教师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但最终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很多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完全没有考虑未来职业发展这一现实问题,导致在后续的社会实践中无法灵活运用理论知识[1]。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教学体系的融合构建,导致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重点都是专业课程,对于社会实践方面并没有过多的研究,这也是应用型本科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2]。

2 基于社會需求的人才培养研究意义

调查显示,我国建筑装饰行业2008年的工程产值在一万亿元左右,多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十分快,市场需求的发展必然会给教育专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的,而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后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呢也是教育行业应该重点研究的课题。社会发展需要的是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环境设计专业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3 基于社会需求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要想实现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就必须对教学模式、方法进行创新改良。院校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卓越进步,相关行业采用了许多新兴科技,在教学中也必须将其体现出来,才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工作岗位中所使用到的技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相关行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专业学生不具备吸引企业的优势,毕业之后很难就业[3]。因此,院校必须站在社会需求的立场上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把复合型人才的创新和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列入重点教学内容。还要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极为看重。随着当代环境设计行业的用人要求渐渐提高,院校也需与时代同步,加强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稳步提升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与此同时,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还应是动态和开放的,应与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资源密切相关。所谓动态的,是指人才培养模式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谓开放的,是指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者应拥有开放的心态,使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不断充实与完善[4]。近年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进行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环境设计系也不断努力地探索研究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4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首先,院校应明确目标定位,加强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接触到的工作范围比较广,例如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装饰设计或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等各类相关行业企业的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在这些企业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此,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显得尤为必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社会发展也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急需一些高素质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机构,也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人才培养思想[5],要求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同时,拥有专业的知识技巧,可以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价值,促使学生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快速地适应、灵活地使用专业知识。其次,院校需要对原本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课程内容也需有所改进。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岗位有很多,无论是哪一个岗位都不得出现差错。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毕业之后,从事的对口企业岗位主要分为:(1)设计师岗位,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全面掌握设计需要使用到材料以及实际操作的施工工序等;(2)表现型绘图师,需要工作人员掌握两门以上的计算机绘图软件,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3D绘图等,还要有很好的绘图功底与艺术修养,能够通过设计图纸表达自己的思想;(3)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的材料有全面的了解、有很好的沟通协调与管理能力。这几种岗位都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方向,因此,院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要加强对这些方面技能的培养,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最后,院校还要根据教育的规律特征和建筑企业的实际需求,优化教学课程,按照综合性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教学课程。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院校还要对此充分重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知识技能,满足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5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在培养环境设计专业人才方面,必须优化传统课程体系,丰富课程的内容,赋予课堂更多的趣味。一方面,高校需要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创新,因为传统课程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并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如果长期按照传统课程模式进行教学,只会降低专业学生的工作能力。院校可以整合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全面的知识[6]。另一方面,需及时更新专业教材,现阶段,大部分的教材知识内容都比较陈旧,有的教材内容已经是前几年的知识点了,放在现代社会根本不实用,高校需及时地更新教材,确保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在教材中,可以加入一些和环境设计实践相关的知识,例如最新的设计规定、标准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院校可以和建筑企业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体验,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学生在体验时可以更加直观地感知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和自己作对比,看自己是否具有胜任岗位的能力。这种方式是有利于双方的,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也可以让学生就业率有所提升,在引入企业文化的同时,打造职业化的院校氛围。院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安排学生进入适当的企业和岗位之中,加强实际训练,进而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丰富实战经验,在學生实训的过程中安排专人指导,最终提高专业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我国设计行业的发展播种积极的种子[7]。

6 结语

当前,在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还存在教师太看重学生专业性而忽视整体性、教学过程过于枯燥等问题,导致专业学生适应性差和创新意识较弱。为了给设计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院校需对教学模式、方法进行创新改良,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原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加以创新,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同时,也为相关行业的设计工作进步带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水源,张鑫.应用型本科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策略—以合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4):182-183.

[2]许岚.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分析—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2):46-49.

[3] 马骅龙.“技巧”与“思想”—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汉字文化,2018(17):76-78.

[4] 甘露.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研究[J].现代交际,2017(10):120-121.

[5] 李红.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教学课程结构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钦州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7,32(4):45-49.

[6] 崔妍.应用型高校本科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9):125-126.

[7] 黄智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7):408,410.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专业社会需求应用型本科
环境设计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与运行机制
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课程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