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治
(1.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2.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 210444)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新性要求,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难让每位同学的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文章对专业竞赛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行分析,总结了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与运行机制,对艺术类院校有效开展专业竞赛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专业竞赛;辅导模式;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44-03
一、专业竞赛的重要性与意义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在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中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而对于本科院校的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可以说所有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围绕着如何建立、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而开展的。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具体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参与社会设计实践项目的机会是相对缺乏的。一方面,学生在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无法单独承担具体的设计任务,他们也很难获得需求方的信任;另一方面,從学校、教师的层面为学生提供的设计实践项目是十分有限的,绝大多数同学在大学四年没有实际案例的设计经历和经验。
在“实弹”演练受限的情况之下,要用一种更加贴近“实战”的方式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竞赛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不二选择。专业竞赛是一个可以无限接近实际项目的设计实践过程。国内外有不同类型的专业赛事,有以实际项目为题的竞赛,有偏向理念、概念和创造性的设计竞赛等多种类型。专业竞赛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将课堂专业学习转化为设计能力的实践试炼;二是通过参加竞赛与全国同类院校专业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各大院校大学生设的计水平与发展趋势,寻找自信与差距;三是竞赛获奖对于学校与师生而言都是最好的宣传与教学水平的证明,尤其是一些全国性有重大影响的专业性比赛,专业竞赛对于学校声誉、教师水平、学生能力都是很好的试金石;四是通过专业竞赛可以建立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与深入交流,培养了师生情感、促成了团队的形成,这为以后取得更多其他成果产生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专业竞赛的意义
1.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由教育行政部门、各行业、企业及高校或校企、校校联合主办的设计类专业竞赛,内容紧扣当前各大设计类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体现专业基础知识与设计综合能力的结合。某一专业基本内容与多专业内容的结合,有助于推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而教学方法改革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相辅相成。专业竞赛还可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开放,提升实验实践教学效果,也可以反向检验我们的各项实验室建设和办学条件的水平与层次,找到自身的特色、优势以及缺陷和不足。因此,通过设计专业竞赛,学院教师科研、教学和实验指导水平会在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2.有助于实现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学院的品牌形象。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我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参与设计专业竞赛,通过训练与竞赛,分析判断、团结协作、适应和应变等能力将会显著地提高,且会受益终身。把学生设计竞赛的能力训练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能凸显出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办学思路和育人思想。通过建立学科竞赛长效保障机制,将促进我院学生获得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大奖,我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将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学院的师生会更加自信,更富有活力,对外展示出自身的亮丽风采。
3.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能力即是创新的能力,专业竞赛的作品包括一般包括设计方案的平立剖面图、效果图、动画、模型或实物等,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技能都能够不同体现在专业竞赛的作品中。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情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生源的质量和社会各界对高校的评价,进而影响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在专业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更容易被推荐到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这就形成了“专业竞赛-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学生就业-增强知名度-促进招生-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的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专业竞赛要获得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大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学校制度激励、基本的实验条件、师生共同努力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能力而结下的果实。下文将对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与运行机制进行具体解读。
三、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
专业竞赛要获得好的成绩与效果,必须对辅导模式进行深入思考。既要发挥全体专业教师的积极能动性,又要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专业竞赛辅导模式的构建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系统的思维、规范的操作、实践的强化、评价的客观。明确的目标是指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系统的思维要求我们将专业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他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统筹安排,规范的操作是指要有一个明确的辅导思路和框架来引导专业竞赛的有效开展,实践的强化则是强调专业竞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评价的客观要求我们本着专业的精神、公正的学术态度来对待专业竞赛。专业竞赛可以通过与课程教学、横纵向项目、毕业设计、课题研究、暑期专业实践等结合起来,产生一种有机相容、高效运转、多重效益的局面。
1.课程与比赛相结合。课程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有几个前提条件:(1)提前做好各专业比赛信息的搜集、整理、分类、遴选工作,让任课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之前便明确知道有哪些课程可以与哪些专业竞赛挂钩。(2)课程在时间安排、教学内容上与专业比赛的内容、时间相匹配。(3)在课程教学计划进度中有机融合并合理安排竞赛辅导时间;既是课程作业辅导也是竞赛辅导。(4)竞赛方案作为课程作业的考核依据。专业竞赛不是目的,获奖不是目的,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才是本质。每年不同的专业竞赛都会由各行业、企业、高校的专业人士和团队推出新的设计赛题,这些新的选题本身就充分反映了设计专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设计人才各方面能力新的要求,以及社会新的问题和焦点从设计的视角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依托专业竞赛可以达到让课程教学与时俱进、综合练兵的效果。
2.项目与比赛相结合。这里的项目既包括学校、教师的各类社会委托项目、校企合作项目,也包括教师的科研项目等。2012年3月,笔者接受了“中国第八届花卉博览会”室外展园欧洲园的设计任务,便召集了4位专业相对出色的学生与相关老师组成一个设计团队,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设计工作。尽管学生对于这类项目没有任何经验,也找不到设计的方向和头绪,更不能指望学生能做出优秀的方案。但通过教师的指導、相互间的讨论,学生在这个设计过程中,从头到尾地亲自参与了,便明白了一个实际的设计项目应该如何着手一步步推进,需要综合考虑哪些方面的要素,这对于他们以后从事设计工作,无疑具有着示范作用。另外,学生在CAD制图、SU建模、3Dmax建模、后期图形处理等方面,按照老师指导的要求协助完成了部分图纸,从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运用能力,客观上也减轻了老师制图的工作量。经过3个月的努力和多轮的方案讨论,最终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设计任务,并被采纳付诸实践。回到专业比赛,我们这个设计方案也获得了2013年第二届中国建筑与艺术“青年设计师奖”专业组的入围奖。同时,笔者还依托这个设计项目,成功申报了题为《第八届花博会展园设计与展后利用研究》的常州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立项(编号:YN1244),并发表了《第八届中国花博会欧洲园林美学的当代阐释——以欧洲园的设计为例》的论文。
3.毕业设计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人类社会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所面临的挑战也是迥异的。对于高校的本科教育中的毕业设计而言,选题十分重要。一般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关注社会问题,从自身学科专业的角度进行思考。(2)关注社会效益,毕业设计所研究、设计的内容是否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3)关注理论前沿,毕业设计一定要具有探讨性、实验性,甚至有一定的理想色彩都是可以被允许和鼓励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在给学生指定或审核毕业设计选题的时候,必须审慎思考以上三点,不能耽于窠臼毫无新意、了无意义。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每一届毕业生的优秀毕业作品,都会在下一学期由教师挑选出来由辅导老师重新整理、修改,参加各类别的专业竞赛。
4.课题研究与专业竞赛相结合。高校对教师教学、科研的考核很多时候让教师感到疲惫和力不从心。实际上,教学对科研大有助益,科研也让教学受益匪浅,教学与科研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相辅相成、互相彰益的。教师的有些研究课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子课题,在研究课题子课题与专业竞赛耦合度较高的比赛中,辅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的成果也可以为教师科研课题的一个基础部分。
5.暑期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暑假对于老师而言是学术假”。通过浏览国内各大高校的网站和自身的切身体会,暑假有很多师生仍然坚守在实验室、资料室、档案馆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教师由于平时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等要占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完整的时间静下心来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大多数学生也没有充分地利用好暑假这段时间来补充学习。从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经验来看,暑期的实践可以跟专业竞赛很好地结合起来。2015年暑假,艺术与设计学院积极推动师生进行暑期专业实践,在专业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对特定的课题拿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并在后续的时间里不断完善、充实,达到一定水准之后,即可以将方案去参加相应的专业竞赛,同时,调研报告也可以作为师生进一步撰写学术论文的重要基础。明确了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之后,怎么才能保证它高效地运转并产生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对专业竞赛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四、专业竞赛的运行机制
专业竞赛的有序、常态运行,需要在运行机制上深入研究,以各学科、专业不同的特点和背景为依据,制定出各自专业合理的专业竞赛运行机制。一般来说,可以从制度、经费、实验场地、图书资料、辅导的师资配备等方面入手,提供一个健全有效的硬、软件系统,才能保障专业竞赛的顺利开展。
1.制度保障。学校、学院、专业系需要建立一脉相承的关于专业竞赛的相关制度与规定。自下而上由各专业系提供主要参赛的名称,由二级学院统一筛选,甄别、挑选出各专业中代表性强、影响力大、认可度高的部分比赛,每个专业可以选10—15个比赛并按照级别排列;自上而下由学校提出宏观的构架,学院进行具体细化,专业系具体实施。彻底改变纯粹自发、游击式的专业竞赛辅导模式,建立、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竞赛运行机制。
2.辅导团队。由各专业系主任为具体负责人,根据教师专业所长,建立相应的专业竞赛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共同辅导。课程设计与专业竞赛挂钩的比赛,由任课教师为主导,其他导师团队成员共同参与。
3.激励机制。完善的师生激励机制是学科竞赛得以持续有效推进的重要动力。对于教师辅导专业竞赛获奖,尤其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性比赛,在科研奖励、科研分值计算或物质奖励上,应该有实质性、明确的激励措施。对于学生获奖,在优秀学生、奖学金、各类先进与评优方面都要赋予更大权重。对于专业系各任课教师的考核,应将专业竞赛作为一个方面予以考虑,并详细规定每年应该完成的竞赛次数或获奖次数的指标,获奖的超额部分有一定的认可、奖励措施。
4.软硬件设施的保障。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设备和资源,辅导老师根据比赛的辅导安排,负责协调好机房、资料室、图书馆、专业教室等资源的充分利用,保障比赛所需要的硬件条件。
五、结束语
专业竞赛应从“校-院-系”三级同时着力,以一种灵活、清晰、有序、常态的状态推进运行,以制度的不断完善给予引导和保障,落脚于学生参赛团队和教师辅导团队的建设,围绕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综合能力培养展开,在硬件设施上加紧、有效建设最急迫的基本设施,结合各个二级学院、专业系的特色,推动学校应用型、特色鲜明的地方性、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以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除了普遍意义上的专业竞赛,可以有机结合我院开展的十分有特色和重要区域影响力的意工厂、益工厂创新、公益平台、“创客”营平台等系列项目、活动展开,既拓展面向外部世界的专业竞赛,同时建设自身平台的实践项目、联合各界力量组织主办专业竞赛。专业竞赛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弊,可以有效地统筹在教学、科研、创新实践项目、毕业设计等师生互动的全过程中。另外,专业竞赛的成果转化、总结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定期通过公开出版发行的出版物、主办、参加各类成果展览交流会等的形式予以宣传,展现学校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力,扩大学院的专业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