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东
[摘 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智慧的结晶,也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当前社会,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因此,从非遗文化传承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征,搭建于名师工作室之上,让非遗文化传承找到相应的平台,为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助力。在校园开展非遗文化教育,是丰富当前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主要从“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重要性以及依托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策略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 键 词] 名师工作室;校园;“非遗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1-0192-02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从当前的文化复兴开始,为青少年的成长创设相应的空间。学校作为知识传递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需要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非遗文化,这是我国祖先留下来的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利用名师工作室的创造性以及想象力,将非遗文化和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为非遗文化传承开辟新的平台。当然,从当前名师工作室的特点以及学校教育的特点出发,如何做到两者高效的融合,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的,以便将非遗文化传承落实到位,并逐步做到与学校德育、智育、美育相融合,为学校文化建设补充内容,与师生发展相结合,让“非遗文化传承”找到生存的土壤。
一、“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随着国际交流日渐频繁,外来文化的涌入,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慢慢地被人们遗忘。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扛起这份重任,依托于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教学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平台。让当代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因此,依托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有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毕竟,未来终将属于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也将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让“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他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及重要性。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学生的培养不再只是知识能力的培养,而是建立在综合素质上的培养上。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提升其综合素质有利于为是我国将来人才储备奠定坚实的基础。“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德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非遗文化传承”走进校园,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培养的能力也不再是我们耳提面命的“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等,而是和民族发展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教育,是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包含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品德、扎实的基础知识,还有和国家同发展、共呼吸的使命感,这也是当今时代赋予青少年的使命和责任。依托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活动,让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教学,而是丰富学生的视野,包含剪纸、京剧、皮影戏等,让学生更为透彻地去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概况,为今后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丰富的物质基础。
(三)有利于丰富当前教学形式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当前的教学形式带来的改革,也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在开展“非遗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制约,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評价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从剪纸教学出发,仍旧停留在一张纸、一把剪刀的年代,未能全方位呈现剪纸的艺术魅力,也不利于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如今,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非遗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将“非遗文化传承”活动进一步拓展,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力量,而是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去全方位地呈现“非遗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内容。学生所接收到的课程是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开展的课程,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教学方式的完美融合,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另外,依托于名师工作室的“非遗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也能够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有效实现师资力量不平衡的状态,为校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注入活力。
二、依托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策略
(一)拓展教育内容,丰富“非遗文化传承”的内容
我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保留着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前我们开展“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中,受到教学形式以及师资力量的影响,大部分开展的都是剪纸、书法等一些较为常见的艺术形式,比如京剧、昆曲、西安鼓乐等一些形式都是停留在口头上。依托于名师工作室的“非遗文化传承”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优秀教师的榜样力量,去探索“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和教学活动有效融合的方式,去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开阔学生的视野。毕竟,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引入教学活动中,需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革,在不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地走进学生的生活,去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校园成为人才储备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需要人来实现的,并且是源源不断的人才。依托于名师工作室开展的“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活动,是建立在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开展的,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力量,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开展同课异构,让学生体验到不同角度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为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奠定基础。毕竟,京剧、昆曲等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是建立在大量的基本功以及教师一对一训练的基础上实现的。通过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文化项目的特点,去真正激发学习的意愿,从而投身于“非遗文化传承”的活动中去,不断拓展“非遗文化传承”的力量。另外,在开展“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活动时,除了教学活动,也可以和当前的校园文化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开展兴趣小组,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现如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视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教学优势,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有效缓解师资压力。名师工作室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的优秀教师,而这些教师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如何最大限度地拓展这些教师的教学范围,打破时间、空间上的制约,开展课余文化生活便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式。首先,将课程整合成录播课,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细致的分组,包含剪纸、书法、款曲、西安鼓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在微课和教师的讲解上实现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其次,便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请一些民间艺术家来学校进行技艺的展示和讲解,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去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的丰富资源,不断提升自己,为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奠定基础。另外,就名师工作室的招募来说,一方面,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具备开展课程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具有课程创新的能力,能够针对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创新教学活动。
(四)积极宣传研究成果,为进入校园奠定基础
在开展依托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活动中,首先依靠的便是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建立在针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之上,才能够实现对校园活动的拓展。因此,名师工作室,一方面,要主动地研究“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的形式、内容等,不断提升工作室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宣传自身的研究成果,比方说形成系统的专题汇报、讲座,甚至是可以搭建专业化的网站等形式,不断拓展自身影响力,让当前的师资力量不断拓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参与,从而不断拓展自身对“非遗文化传承”活动面。毕竟,针对课程的研究,需要自身对当前的这些非物资文化遗产有详细的了解,才能够开展课程研究。通过积极主动地宣传研究成果,为其进入校园奠定基础。另外,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名师工作室能够主动和外界开展交流活动,使研究形式更为多样化、立体化,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将更贴近实际的需求。
三、总结
外来文化的涌入,让我们迫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而如何开展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學生综合素质的内在需求。而名师工作室的出现,让原本传统文化和学校教育之中的障碍被打破,这样一批活跃在教学一线且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能够针对当前的教学形式,进行针对性的探索和研究,为学校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长久以来,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这些内容也是一知半解,让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依托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是针对当前教学形式的有效改革,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当然,如何让“非遗文化传承”教学活动走得更为平稳、可持续,还是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总结,以更为贴合学生实际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罗曦.非遗文化进校园:以盐亭《蚕丝祖神传说》为例[J].艺术研究,2019(6):136-137.
[2]贾再洪,蒋金云.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民族经典:江苏省非遗文化“盾牌舞”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观察,2019,8(21):44,56.
[3]赵捷.“非遗文化进入校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6):78-79.
[4]周毅铭.丹青薪传非遗文化绽异彩:以漳州民间木版年画传承教育进校园为例[J].品牌(下半月),2015(6):142.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