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孙佳康 朱春江
摘 要:文章从教学需求矛盾为切入点,探讨初中体育课堂教师走班动因(学生个性、能力和专项发展),提出适性课堂下的特长、双轨和区域三种走班机制,优化体育课程品质,改善体育课堂质量,提升学生体质。
关键词:适性课堂;教师走班;初中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0.06.011
随着教育改革纵深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打破,“走班教学制”进入人们视野[1]。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生态环境,把学生主体需求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打造适性课堂成为高质量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对适性课堂下教师走班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进行探讨,希望优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满足初中生体育学习需求。
1 梳理教学需求矛盾,找准“教师走班”切入点 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分析初中体育课程和教学现状与学生需求的矛盾点,找准教师走班在初中体育“适性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
1.1 课程单一与个性提升矛盾当前,初中体育课程依旧采用体育统编教材有条不紊的教学,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学科价值,与语数英等其他学科相比,边缘化严重,以至体育课程单一、课时不足和应试严重,造成体育缺失育人功能。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课程认知不足,对体育教学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平时体育锻炼不积极,学校也缺乏专业体育教师和多样的课程,体育教学总体落后于其他学科[2]。
1.2 应试教学与能力迁移矛盾作为一门辅助科目,体育科目在中考总分数中占的比重较小,体育考试分数容易得到而且学生之间的分数差距较小,导致很多学校一般每周开设1至2课[3]。这就导致部分老师围绕中考运动项目展开教学,很少涉及其它运动项目,有的甚至考什么教什么。例如立定跳远教学就是学练立定跳远,不传授其它方式的跳远项目,导致初中生的体育能力严重下滑,运动迁移(学体育即学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缺失。这种“揠苗助长”式的体育学习违背了体育核心素养要求,难以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
1.3 资源狭隘与专项教学矛盾初中教学质量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初中缺乏多样的教学储备资源,所以初中体育教学资源相对狭隘,类似篮球学校、足球学校这样单个课程结构的存在体,学生被动选择,没有主动权。学校想开设多样的体育课程,无奈师资匮乏,力不从心。即使学校开设了很多体育课程,由于教师水平差异明显,无法发挥应有的教学品质。学生走过场,教师蜻蜓点水,课程流于形式,效果不好。
2 明晰适性课堂内涵,抓实“教师走班”立足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理解适性课堂内涵,明晰教师走班优势,厘清适性课堂与教师走班的关系,打破区域限制,持续抓实教师走班在初中体育“适性课堂”的教学。
2.1 解析适性课堂,助力个性提升适性课堂是适应学生个性需求、学习自然属性和社会发展属性的课堂,以“适趣、适宜、适切、适时、适度”为行为导向,将课堂情景、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知识拓展等融合到教学流程中,充分彰显学生学习个性[4]。“适”是适性课堂的核心与关键,打造适性课堂的实质是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愿景。适性课堂强调课堂教学氛围、理念、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关系,重点打造现代化课堂教学氛围,强调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2 思辨两者关系,推动能力迁移走班制是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到底是教师走还是学生走的问题成为学校发展的研究重点,通过研究、梳理,推行走班制需要破传统——“行政班”固定模式,让有特长的教师先“走”。因为教师走班具备以下优势:一是将教师走班与教师专业素养融合起来。通过结合教师特长进行走班的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减少学生走班负面效应。学生走班有一定的积极性,但需要将学生个性特征结合起来,减少学生走班可能引发的一些负面效应,因为学生在陌生环境中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都将受到影响;三是推动教学生态多元化发展。教师走班要求走得稳、走得好,将教师多样化的才能融合到学科教学中,能直接推动教学生态多元化发展。
2.3 打破区域限制,强化专项发展從教师走班制和适性课堂的内涵可以看出,二者重点强调了教学资源再优化、打造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适性课堂生态视域下,探索教师走班制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实施可以使学生体育能力强者更强,优者更优,同时也兼顾到普通学生的发展。区域的教师轮动,势必使学生受益,对优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探索最优实施策略,打造“教师走班”闪光点从适性课堂的内涵与教师走班的优势出发,聚焦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能力迁移,提升学生专项素质,致力打造教师走班在初中体育“适性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
3.1 聚焦个性发展,推动特长走班教师走班与适性课堂相结合,需要集中学校优势教学资源,将体育教师特长与教学需求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坚持“适性教育”的教学理念,集中学校优秀教师资源的同时将区域中考要求和考试科目结合起来,推动教师走班制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纵深发展。学校要从三个层面入手集中优势资源实施教学:一是明确适性课堂体育教学目标。以学生适性需求为目标,整合学生体育学习需求,明确体育教师走班类型与模式。二是结合中考目标改变授课方式。例如:《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明确地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必学、限学、自选”三类内容,既强调规范性、基础性,又体现一定的自主性与拓展性。现在的中考体育考试内容也与纲要要求对应起来,通过考试的方式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教师走班制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运用就需要将中考考试内容和教学结合起来,集中学校优势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三是基于教学资源推动教学走班。教师走班制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行政班、“教师全科体育”的模式,多个教师同时授课,学校将各教师的专业优势和特长融合到体育课程中去,扩大学校体育优势资源效应,从而推动教师走班和适性课堂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初中体育教学。
3.2 重视能力迁移,尝试双轨走班重视学生学习兴趣是改变传统初中体育课堂被动学习模式,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融合到高质量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中去。“适趣、适宜、适切、适时、适度”是适性课堂最根本的要求,教师走班融合初中体育教学也必须以适性课堂行为导向为基础。第一,以学生兴趣推动教师走班。适性课堂以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为核心,强调兴趣与专业教师走班相结合,将初中不同阶段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教师专业配置统筹起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推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第二,以适宜初中学生学习的项目推动教师走班。项目就是教学载体,初中体育教学项目建设不仅要从教师专业出发,还要结合学校项目开展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搭建全方位的项目教学内容,推动高质量教学发展。第三,教师兴趣把握和教师走班要有“度”。坚持适度原则,避免出现为走班而教学的现象发生,过度的项目教学或体育教学将直接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第四,教师走班与教师体育教学必须把握时机。从学生需求层面来讲,教师走班和走班教学都必须把握学生兴趣最高点。从教师走班来看,应该坚持初中体育教学需求和教学现状,搭建层次化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需求结合起来,打造高质量体育课堂。
3.3 实现专项提升,打造区域走班当前,教师走班与适性课堂探讨都立足学校内部,在教育资源共享背景下,可以大胆设想:第一,将区域优势教育资源融合到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和教师走班制度建设中去。以此改变初中体育教育资源匮乏和教育资源质量问题。建议推动区域教师走班纵深发展,将区域内的每所学校的一至两个优势体育资源整合到区域共享平台之中,建立月或学期资源区域教师走班制。第二,通过区域教研讨论,确定走班资源分配和时间安排。基于这个设想,可以教育联盟片为单位,通过网络明确学生体育学习需求,开展区域教研。将区域教师资源和教学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列出各学校需要的走班资源,由片校牵头,安排走班教师、确定走班时间,满足学校日常教学需求。第三,将区域教师走班和学生走班融合起来。区域教师走班本身就是资源共享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确保该走班制度有效落实,可以与体育拓展课上的学生走班结合起来,每学期邀请项目区域名师来校给予能力强的学生一至两节课的辅导,缓解教师走班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发挥空间。
4 结语适性课堂下推动教师走班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需要坚持适性课堂教学基本原则,牢牢把握学生需求为中心不动摇,强调教师走班教学与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适应性发展,推动教师走班区域资源共享,不断满足新时期初中体育高质量教学需求,增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晓洋.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手段,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20(16):143-144.
[2]孫全多,李小杰.互动反馈式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5):67-69.
[3]徐妤.“沉浸式”初中体育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13.
[4]王成贤.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0(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