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晨辉 常晓茗
摘 要: 融合教育作为目前解决特殊儿童教育安置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为更好地了解公众对融合教育的认知状态、认知情感态度、认知行为偏好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接受问卷訪问的社会公众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调查可知,公众对融合教育的了解渠道较为原始,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处于较浅层次,融合教育对普通学生的正向影响关注度较低,普通学校融合教育配套设施落后、师资匮乏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增强公众对融合教育正向影响的挖掘、扩大宣传渠道和范围、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培训等建议,为融合教育提供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融合教育 认知情况 认知行为
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1](5),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班级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与普通儿童共同成长[2](37-49)。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具体国情对融合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随着融合教育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融合教育是我国安置特殊学生的有效措施,在特殊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3]。其中,随班就读作为我国对国际融合教育理论趋势的中国式回应[4](3-9),在我国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促使人们从教育整体发展的角度重新思考教育的对象[5](3),促进现有教育观的发展。
一、研究背景
目前,随班就读是我国为满足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要求而探索出的有中国特色的回归主流之路,但只是融合教育的初级阶段,还未达到实质性的融合教育[6](128-129)。根据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可知,我国目前6岁—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其中只有63.19%(约155万)正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7],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67.11%和64.88%[8](170-174)。
在融合教育实践过程中,有学者发现特殊儿童出现“回流”[9](87-93)、普通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态度消极等问题[10](17-21)。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坚持消除偏见,创造平等、尊重、互助的柔性文化环境[11]。因为社会对融合教育理念仍缺乏认同,只有当社会打破对残疾学生的偏见和排斥,融合教育的观念屏障才有待破解[12](35-43)。
社会各界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及态度对融合教育的实践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由于融合教育服务和受益主要群体的特殊性,公众对其的了解程度仅局限于个体认知和发展,因此本次研究希望更好地了解普通问卷受访者、普通学生家长和特殊学生家长对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和看法,促进整个社会对融合教育的认知,特此开展调查与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61份,回收有效问卷16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问卷调查对象包括一般社会公众和特殊儿童家长,且涉及多个年龄段。具体见表1。访谈以结构式访谈为主,访谈对象共8人,包括特殊儿童家长3人,普通家长4人,普通学生1人。
自编《关于融合教育了解情况的问卷》。问卷包括22个题目,涉及公众对融合教育的基本认知情况、态度与观念、意愿与想法三个维度。自编《关于融合教育现状的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包括5个题目,涉及认知态度、亲历现状、看法意见三个维度。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录入、整理与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受访者对融合教育的了解较少,获取相关信息渠道较为单一。
下表显示了问卷调查对象对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及渠道。由下表数据可知,目前融合教育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仍然偏低。社会公众对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多数人不是很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融合教育。
受访者对融合教育的了解渠道有限,主要通过他人介绍和网络媒体获取相关信息。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公众(89.44%)愿意参与融合教育推广活动。其中,大部分公众希望通过亲身体验、宣讲会、座谈会和发放宣传册的形式参与到推广融合教育的活动中。
(二)受访者对融合教育的开展抱积极乐观的态度。
从表3可知,绝大部分受访者对融合教育的开展抱积极乐观的态度。就对普通学生的影响而言,认为利弊相当的人数比例最高;就对特殊学生的影响而言,认为利大于弊的人数比例最高。
在调查结果中,有55.28%的受访者认为融合教育是符合当代社会特色的教育模式;有31.68%的受访者表示无法做出判断;有13.04%的受访者对融合教育持消极观点。就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而言,55.90%的受访者认为融合教育模式对社会利大于弊;24.22%的受访者认为利弊相当;18.63%的受访者表示无法做出判断;1.24%的受访者认为弊大于利。
从教育角度来说,有一半以上(55.28%)的受访者表示融合教育(随班就读)是符合当代社会特色的教育模式,有一部分人(31.68%)表示无法做出判断,仍有13.04%的受访者持有消极的观点。社会公众对融合教育模式在教育领域的作用争议比较大。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受访者认为融合教育模式对当代中国社会利大于弊的比例为55.90%,认为融合教育模式对当代中国社会弊大于利的比例为1.24%,认为融合教育模式对当代中国社会利弊相同的比例为24.22%,认为无法说明的比例为18.63%。
(三)受访者对融合教育的参与意愿较高。
针对“是否愿意让您的孩子和特殊孩子一起学习”这一问题,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详见下表。
(四)受访者认为融合教育对特殊学生的帮助更大。
根据表5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显地发现,社会公众对融合教育的认同感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特殊学生和特殊群体的发展,二是对普通学生的个性和品质培养,三是教育体系、社会的角度。
事实上,在访谈中,当问及融合教育对孩子的正向影响时,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是被提及最多的。他们认为开展融合教育可以让孩子在和特殊孩子的相处中相互帮助,树立平等的融合观。也有一些问卷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少朋友的陪伴,融合教育的模式或许可以让孩子们更团结在一起,从而培养他们的伙伴协作能力。在特殊儿童家长的访谈中,很多家长指出现阶段的融合教育对孩子的改变很大,包括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康复水平的提高等。
(五)受访者对融合教育的实践活动仍存在较多的担心。
相反,从表6可知问卷受访者对融合教育是存在顾虑的。问卷受访者最担心的是老师的精力无法合理地分配到孩子;相比较特殊家长比较担心的是子女得不到相应专业的特殊教育。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问卷受访者对融合教育的了解度不高,多数仅停留于表层,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他人介绍等较为古老的传播途径为融合教育的主要传播途径;多数人愿意参加融合教育的相关活动,同时希望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供选择;多数人对融合教育的发展前景持有积极态度,极少数人认为融合教育的发展持有消极影响,多数人认为融合教育对特殊学生的利益更大,同时有较多人在融合教育实践过程中对普通孩子的人身健康存在较大顾虑。
(二)建议。
现阶段,融合教育实践存在推广范围窄、推广效果差等现象,多数社会公众可能因为对融合教育的了解程度不够、现阶段融合教育模式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对融合教育不重视等。在未来实践活动中可以采取以下行动提高融合教育的普及程度: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特殊教育师资。
教育部办公厅早在2016年1月向社会公布关于印发《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的通知,但是目前普通学校在资源教室和无障碍设施方面的建设仍然处于滞后状态。据了解,目前南京市中小学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有1000多人,但是资源教室的数量远远少于规定数量,很多学校存在几所学校共用一个资源教室的情况。资源教室作为融合教育的主要教学措施,为特殊儿童在普通小学就读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支持方案。推动融合教育的社会推广,提高融合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增加任课老师、特殊儿童、普通学生及双方家长各方面的体验感,需要积极推动和加快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师资团队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师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水平。由于随班就读政策实行时间较短、在校特殊学生所占比例极低、该方面人才极少等,导致该方面师资力量极度缺失。同时,由于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比较大,需要较多的师资投入,导致从事特殊教育教师社会缺口较大。虽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会定期组织相关普通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的培训,但是由于培训时间周期短、内容不够深入等,导致培训效果不显著,最终流于形式。相关教育部门应该提高特殊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适当增加培训的场次,提高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机制。同时,积极培养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级人才,倡导各大高等院校在师范生培养计划中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特殊教育相关课程。
2.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范围。
通过数据比对,可以明显地发现他人介绍该渠道是问卷受访者了解融合教育的主要渠道。当代社会是信息媒体技术的时代,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纸媒体高速发展,作为融合教育推广者应当紧跟时代潮流,打破固有思想,利用更加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和更加灵活多变的宣传形式向社会传播思想理念。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推广活动。目前融合教育的普及群体多集中于大学生群体。要实现全社会的推广普及,推广者下一步做的是依托大学生群体,通过其在社会的影响力,向社会各个群体、各个年龄段推广。同时,根据各个群体特点设计出符合各年龄段、各个群体的推广形式,提高推广的效益。
3.挖掘正向影响,促进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共融。
多数社会公众认为融合教育模式对特殊学生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和突出,对普通学生的正向影响不显著。笔者认为,社会公众对融合教育的价值判断多数站在特殊学生的角度,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特殊学生的康复情况、社会适应情况等,忽视融合教育对普通学生的正向影响,包括对普通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功能、优良品德的培养等,故认为对自身没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等原因导致社会公众在该方面知识匮乏。在未来推广过程中,推广者应该着重考虑和社会公众自身利益更好地结合,加强社会各界对融合教育推广的认同和理解。同时,需要推广者在推广过程中注意社会公众在融合教育方面的体验感,在融合教育推广和体验过程中做好积极的正向引导,通過公众良好的体验感加强残健儿童共融观的推广和认同。
参考文献:
[1]雷江华,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3).
[3]刘慧丽.融合教育理念下资源教师角色的指导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4]邓猛,景时.从随班就读到同班就读:关于全纳教育本土化理论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3(08).
[5]李拉.当代融合教育改革的性质:观念、制度与实践的变革[J].现代特殊教育,2019(15).
[6]方俊明.特殊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EB/OL].http://www.cdpf.org.cn/sjzx/cjrgk/200711/t20071121_387540.shtml,2007-11-21.
[8]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9]董小平,苏姗姗.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重庆高教研究,2017,5(4).
[10]刘争先.公民身份理论视野下的残疾学生融合教育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8).
[11]胡智锋,樊小敏.中国融合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20(2).
[12]庞文.我国残疾人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7(4).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编号J-c/2018/29)、2018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残疾人利益表达途径优化与整合研究》(编号2018SJZDI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