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凌雁
摘 要:国际汉语初级阶段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必经阶段,初级汉语综合课占据初级汉语教学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对于来华留学学生来说,大多数是零起点教学,他们在完成语言学习之后,要进行专业课学习,初级汉语综合课显得更为重要,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有着重要意义。TPR教学法,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简称,指通过身体动作与语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二语言教学。通过教学实践,TPR教学法在留学生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中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融入目的语语境,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TPR教学法 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学策略
引言
国际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是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必经阶段,初级阶段的教学集中体现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初级汉语综合课在初级汉语教学中占有核心地位。初级阶段为中、高级教学打基础,直接影响中、高级阶段汉语教学,所以初级汉语综合课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焦点。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综合课是基础课,也是主干课,“是把语言要素、文化知识、语用规则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等各项内容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1]对外汉语界前辈吕必松(1997)提道:“所谓综合训练就是开设一门综合课,通过这门综合课全面进行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全面进行各项语言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2] 所以,针对学习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提升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效果,调动學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融入目的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Teac?ing Strategies)在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时,在教育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关于教学策略,一般认为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上说,教学策略包括教的策略和学的策略,狭义的教学策略只包括教的策略。张大均等(1996)认为教学策略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的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3]。 这里探讨的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教的策略,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授课教师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其中包括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
2 TPR教学法
TPR全身反应法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圣何塞州立大学教授阿舍尔提出,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英文全称是Total P?ysical Response,简称TPR。这种教学法以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理论为依据,强调身体动作与语言学习相结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4]。
全身反应法的主要教学原则有[4]:(1)强调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之前培养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需要有充分的目的语输入理解;(2)通过全身的动作反应来训练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3)强调学习者学习时的心理压力,减少焦虑,选用带有游戏性质的教学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全身反应法认为首先尽可能训练对目的语的理解,再进行目的语表达的训练,这种方法考虑到减轻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创造无压力的语言学习环境,其实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第二语言的记忆过程有四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而识记是记忆环节的第一步,“是通过各种器官感知、识别并记住第二语言的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过程,是建立暂时神经练习或者记忆痕迹的过程”[5]。全身反应法提倡通过身体动作结合语言学习,通过身体的全身反应,促进各个器官对语言的感知,从而能够帮助学习识别并记住目的语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第二语言的识记,从而建立第二语言记忆的第一步。全身反应法常常运用图片、视频、绘画、歌曲和角色表演等方式,创造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在理解目的语的基础上培养目的语沟通交际能力。
TPR全身反应法的教学过程,一般有以下教学步骤[4]:
(1)教师一边发出指令,一边做出动作,学生观察并理解。
(2)教师发出指令并做出动作,让个别学生做,再让全班同学做。
(3)教师只发出指令,不做示范动作,让全班学生做动作。
(4)教师发出指令,不做示范动作,要求单个学生完成动作,和(3)结合起来,可变化指令顺序。
(5)教师将指令做文字展示,每次不超过3个。
(6)鼓励能说的学生发出指令,让其他学生一起做动作。
3 基于TPR的初级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案例
笔者所教学的本校留学生均是来华学历生,在完成语言学习之后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大部分是零起点的学生,课堂为多国留学生共同学习,平时他们喜欢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大多数学生爱唱歌、跳舞,但不爱发言,对活动和游戏很积极,TPR理念下的教学策略很适合他们,可有效提高积极性,达到较好的语言教学效果。
4 国际汉语教学的相关建议
基于TPR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于教学策略,反应都很积极,对于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TPR教学法内容丰富,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的TPR教学策略;其次,TPR教学法设计的课程活动丰富多样,课堂活跃度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再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主导者和示范者,在丰富多彩的TPR活动中,需要更好的课堂掌控和时间管理;最后,对教学进行研究,最终目是能够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以提升学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TPR教学法下的教学策略并不是孤立存在,它可以和其他教学法一样为教师灵活采用,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语言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吕必松.汉语教学中技能训练的系统性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3).
[3]张大均,余林.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涵义及其制定的依据[J].课程·教材·教法,1996.
[4]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263-264.
[5]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08-109.
[6]LI Xin-bai. The Application of TPR in Child English Teaching. [J].Oversea English,2018(4).
[7]杨梦绕. 全身反应法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19.
[8]张梦月.基于TPR理论的教学型手势语在泰国零基础汉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责任编辑 王世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