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苇
摘 要:《戏为六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组绝句。从内容上看,《戏为六绝句》的内容与艺术不可分割,与杜甫的创作精神息息相关,也是杜甫对创作诗歌的经验总结,其内容包括唐诗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在这类小诗中表达的言论是前所未见的,在我国的诗论体系中,开创了以诗论诗的先河,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本文对《戏为六绝句》中杜甫对庾信等人评价的正确与否作出了分析,同时以“戏”字入手,简要地阐明了以诗论诗这种写作方式。杜甫为什么要称之为“戏”,最后得出“转益多师”与“别裁伪体”,集中体现了杜甫的诗学思想。
关键词:杜甫 《戏为六绝句》 以诗论诗 别裁伪体
1 《戏为六绝句》的内容和主旨
《戏为六绝句》第一首告诉我们,想要对一个人有正确的评价,就应当对这个人进行全面评估,不能只看一个侧面,忽略这个人其他的方面,正所谓“知人论世”。第二首告诉我们,想要对一个人进行评价,一定要与当时的情况相结合,来分析这个人的作品是否受到时代的影响。第三首告诉人们要想对一个人的成就进行评价,就要和这个人的经历进行结合,其成就的高低大小,都应全部了解,不能以偏概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充分的评价,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在后三首诗中,杜甫在面对世人对初唐四杰的非议之时,能看出他并未受世人言论的影响,对初唐四杰的写作风格一一进行分析,解读四杰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感,同时以欣赏的角度对四杰的非议言论进行一番“戏”论,提出后人在创作时应不摒弃自身的写作风格,在前人的作品中选择可取之处,从而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题目中 以“戏”字为首,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了杜甫的“幽默”言论,似乎是有感而发地随口之谈。这个“戏”字使作者看起来并不在意所谈之言论的正确与否,不在乎后人的是非对错的评判,是以一个诗人自己的角度去对诗坛的状态进行评论,抒发“一家之言”。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所“戏”论的人物“庾信”“初唐四杰”,在历史上“今人”的眼中,都具有很大争议。用“戏”字能减少与“今人”之间的不愉快,让原本激烈的“学术争论”的紧张感缓和不少。杜甫在诗中做到了“对事不对人”,他将自己的真心话以“戏说”的方式呈现,故意以“轻薄”对“戏说”,可以说是匠心独运,异常巧妙。同时这样的“戏说”,发人深思,是戏是实,增添了一份思想性和艺术性。“以诗论诗”的形式确是由杜甫首创。杜甫以“戏”字为题首,也是对“以诗论诗”这种形式的一种试探。
2 《戏为六绝句》解析(前三首)
2.1 “戏”论庾信
这《戏为六绝句》的第一首,对庾信进行了一番“戏”论。南北朝时期的诗文因为其浮艳绮迷,多为后市诟病,如“宫体诗”。庾信早年间与其父是南朝宫廷文人,创作多为应制酬唱之作,写作了大量风格轻俗的诗歌,虽思想性不足,但艺术技巧独到,之后历经沧桑,融南北文学之长,其诗文达到“穷南北之胜”的极高水平。杜甫从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的角度出发客观分析庾信的文章,不是评价庾信为“老始成”,而是评价“老更城”。说明杜甫对庾信的前期写作技巧的高度肯定,而当时的“今人”对庾信的作品却是嗤之以鼻。杜甫与世人的意见并不一致,不戴着有色眼镜去评判庾信及其作品,以“前贤畏后生”讽刺了“今人”的愚昧和无知。杜甫对庾信的评价不随俗随众,将这种不同于世人的评价借绝句的方式呈现,体现杜甫绝句“别开异界”的特点。
2.2 “戏”论初唐四杰
第二首对初唐四杰的讽刺言论用“轻薄为文”进行了总结,初唐四杰当时在人们口中一直受尽非议,闻一多先生曾经在《唐诗杂论》中谈到,初唐四杰是初唐开启时代先声的四位作家,初唐四杰的写作风格一直掺杂着六朝的写作遗风,而唐初在艺术方面开始有所改革,初唐时期文人对南北方文学的差异有着清楚的认识,提出“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但是在具体创作上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轻艳”。“四杰”文风中的六朝遗风,使得初唐四杰在写作方面几乎被全盘否定,此刻杜甫站了出来,认为“四杰”对历史的贡献不应该被写作风格的非议所掩盖,“戏”道出“尔曹”笑人不如人,应当给予“四杰”以公正的评价。
在第三首中,杜甫先引用了时人的言论,驳回世人对四杰的嗤笑,直面地道出四杰的作品虽不敌汉魏文章的风骚,但独具风格,以纵横的才气,能够很好地驾驭“龙文虎脊”。杜甫对四杰能有这样的评价,完全是结合了初唐四杰所处的时代的情况。对初唐四杰的作品以一种欣赏的角度来评价,并不随波逐流,启示人们一定要结合当下的情况来对作品进行评价,对后世的诗论评价态度具有榜样意义。
3 《戏为六绝句》解析(后三首)
3.1 “戏”论四子与庾信
这一首主要论的是才力问题。杜甫在文中指出,他所倾慕的是像“鲸鱼碧海”的雄壮之美,而不是“翡翠戏兰苕”之美。但放眼望去,“今人”的作品却很少能够满足杜甫的欣赏品味,多见的是“翡翠戏兰苕”之态,大气雄壮的作品几乎找不出。杜甫指出了当下的写作文风方向,然而却不随波逐流,不轻易地否定古人,也不菲薄今人,不以偏概全。
3.2 绝句其五
在杜甫的眼中,诗歌就好比人的灵魂,是一种语言上的艺术,虽说“清词丽句”并不是杜甫的心头之爱,但又不可不存在,杜甫更爱庾信和初唐四杰,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不仅能够拥有“清词丽句”,还能够同时兼备“凌云健笔”的写作特点,这就是所谓的不厚古薄今。杜甫明确表示“不薄今人爱古人”,今人古人都要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不以时间的先后对作品进行评价,要把创作的海洋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应当对前人的“别裁伪体”中有价值的东西以批判的眼光汲取,要从前人的成就中继承一些东西。
3.3 绝句其六
“别裁伪体亲风雅”所指的是和风雅不同的风格。杜甫生活在大唐乱世,感同身受地体会了当时的动乱给世人带来的苦难,因此他学习了《诗经》中的风雅精神,作品也能够积极反映民间的酸甜苦辣。在“别裁伪体亲风雅”之后,杜甫随后又提倡“转益多师是汝师”,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不被時代所捆住,能自出机杼,跟随正确的脚步来继承前人遗产中的精华。
4 地位和影响
当代学者多认同《戏为六绝句》这首诗是杜甫一生创作经验和理论探索的最全面总结,同时这首诗歌也可以视为杜甫论诗诗的最高成就。正如在郭绍虞的《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序》一文中谈到,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是论诗绝句的开山之作,被后世的诗话作者所宗奉。这种论诗诗在体裁上有所创新,在意义表达上又非常的精妙,是杜甫一生所学诗歌成就的重要表现,也是杜甫评价诗歌的理论的重要表现,这两个部分都在这首诗中得以表现,不能简单地用游戏眼光看待。由此不难看出《戏为六绝句》在杜甫诗歌领域中以及诗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此前文论主要以文、赋为体裁,以诗论诗可以视为是不同文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融合。杜甫所作的《戏为六绝句》是我国诗论中影响最大的论诗诗,从此以后这一形式广为流传。后世的学者比如元好问、赵翼等人都有论诗诗的创作,“以诗论诗”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杜甫创作《戏为六绝句》,不仅是针对浮躁喧嚣的社会风貌而言,而是针对自初唐以来复古思潮的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世人全面否定齐梁文学的社会现实而作。杜甫公正地评价庾信、四杰文学才华的不凡,客观评价他们的作品所产生的久远影响,借此集中传递出了杜甫文学评论标准——客观公允“知人论世”;传递出一种虚怀若谷的精神风貌,突破了“自古文人相轻”的狭隘,转益多师后才成就了杜甫这一优秀伟大的诗人。
无论是评论形式上,还是对作家的评论上,抑或是在精神层面上,杜甫的《戏为六绝句》都影响深远。
5 结论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多年地创作经验的总结,全篇贯彻了杜甫的写作精神。杜甫结合了他自身的主张,广泛地吸纳知识和发自内心地去“戏”说,虽谓“戏说”实为“实说”。杜甫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心怀天下,在前人佳作中别裁伪体,转益多师后创作出集各家之所长的文学作品。杜甫以中庸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事物,从平静中领悟真理,因此才能在乱世中不随波逐流,从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古传颂的“诗圣”。
参考文献:
[1]郭绍虞.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3]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朱东润.杜甫叙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黄珅.杜甫心影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6]参见《新唐书》卷二百一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7]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新唐书》卷二百一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9]李良. 论诗绝句研究[D].復旦大学,2011.
[10]郭毓. 《戏为六绝句》综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11]闵洁. 论《戏为六绝句》之主旨[J]. 读与写,2006(Z1).
[12]王白鸽. 浅析论诗绝句——以杜甫《戏为六绝句》为例[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三)[C].2016.
[13]朴均雨. 从《戏为六绝句》看杜甫的诗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
[14]翟相君. 《戏为六绝句》的主题和结构[J].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05).
[15]杜兴国. 从《戏为六绝句》看杜甫诗学观及其人文精神的当下意义[J]. 文学教育(上),2012(08).
[16]郝彩艳. 杜甫《戏为六绝句》结构简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8).
[17]郭毓. 《戏为六绝句》创作背景研究[J]. 语文学刊,2010(24):72-73.
[18]张少殿. 从《戏为六绝句》谈杜甫的诗歌批评[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20(01).
[19]秦绍培. 杜甫《戏为六绝句》探微[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3).
[20]高珲. 杜甫《戏为六绝句》初探[J]. 沧桑,2008(05).
[21]刘铁男. 杜甫《戏为六绝句》简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05).
◇责任编辑 王世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