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WSR系统解锁机理

2020-02-04 08:04张峰薛惠锋
科学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城乡关系产业转移融合发展

张峰 薛惠锋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破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提供了重要契机,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是关键。针对城乡关系及其产业发展的多视角研究问题,确立了以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视角对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实现路径进行解析的新思路。选取系统科学理论中的“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建立基于WSR的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三维系统分析模型,进而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物理(生产要素配置-城乡产业发展系统状态)、事理(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门槛机制构建)、人理(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决策机制设计)进行多维解析。为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综合性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与方法支持,为解决现阶段城乡关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学科和多领域研究存在的不一致性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同时也可对新时期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地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产业转移;城乡关系;产业承接;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280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0.05.0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6302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1112)

0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首要,生态振兴是关键,而在长期城乡生产要素错配及社会经济二元双重结构等影响下,城乡产业要达到高质量有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推进从工业反哺农业到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必然面临产业转移、承接与融合发展问题。而从功能属性上来看,产业转移不仅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和推进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演變的重要途径,有效地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对加快乡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全国各省市、地区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并将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调控手段,试图扭转过去生产要素由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而导致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难题,但该过程中一些典型的问题被暴露而出。其一,承接产业转移的同质化。由于区域乡村环境、劳动力资源、消费市场等相对有限且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而城市产业转移总量稀缺,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可选择性上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代加工产业为主,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吸引与承接力偏弱。其二,乡村产业整体上存在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分布零散等状态,尚未形成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配套性产业链条,影响城市产业向乡村转移的意愿及动力,部分地区出现产业转移设而不建、中途退出等现象。其三,梯度发展情况下,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并非是“照单全收”,应建立有效的门槛甄别机制,而现阶段在短期利益竞争驱使下局部地区乡村产业盲目建设,其产业承接过程存在沦为城市产业污染与资源消耗“避风港”的危机。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产业转移成效的体现,而且破坏了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供需平衡,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威胁。究其根本,主要原因在于长期城乡生产要素及产业结构非均衡配置累积下现有产业转移内在机理尚不明确,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长效机制并未建立。

基于以上现状,可知新时期承接产业转移虽然是乡村振兴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由于缺乏合理的产业转移机制,导致对城乡产业融合与均衡发展的支撑性不足,难以构建高效的产业分工体系。因此,立足于目前城乡资源禀赋及其产业发展研究现状,以搭建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动态引导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乡村产业承接潜力和驱动机理,深度谋划推动城乡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总体布局,是助力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实践依据。本文以“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为指导,解析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覆盖城市产业合理转移与乡村产业有效承接的系统性理论体系与可行性路线,为提高城乡经济与产业兴旺步伐提供决策方法支持。

1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研究的基本“锁态”

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是以区域经济结构与均衡化发展为视角对城乡产业体系进行研究,其核心理念派生于“产业转移”和“产业承载”双重概念,其过程不仅涉及城市产业转移主体意愿与乡村产业承接主体的接受倾向,还与城乡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生产要素流动配置状况等紧密相关。从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中不难发现,自Arthur Lewis[1]提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后,学术界对产业转移的探索已拓展到其概念剖析、效果评价、转移动因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截至当前,虽然关于产业转移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整体上可分为宏观与微观层面两类,其中宏观层面主要指特定产业某地区向其它地区发生转移行为的经济过程,而微观层面主要是以企业迁移的综合体为表征。实质上,上述对产业转移不同层面的解释存在一定共性特征,即认为产业转移是指受经济发展非均衡性及生产要素差异性的影响,区域内部分企业以地区比较优势变化趋势为导向,通常采取再资等方式将生产转移至其它地区,并在产业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跨区域流动的行为现象[2]。这类观点虽然得到了诸多学者的支持,但是从其概念理解上可以看出,其主要是以产业转移“现象”为基点,尚未从产业转移的本质上进行剖析。因此,对于产业转移动因的解释逐渐被重视,如地区比较优势、要素流动、产业集聚等,这其中从产业分工与新地理经济学的视角研究较多,部分学者还尝试分析产业转移的滞缓性[3-4]。对产业转移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考察产业转移后生产要素的再配置状态及产业承接地的经济福利改善,而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且主观选择性较强,其中包括要素禀赋、劳动力供给、制度差异等[5]。

与产业转移具有紧密相关性,“产业承载”的动力源可基于市场扩张、参与产业链分工或实施政策需要等多种形式,其侧重于承接地对转移产业的吸引性、选择性与承载力。其中,产业吸引力是依靠地区资源禀赋、劳动力要素、资本与技术成本等比较优势的发挥,产业选择性不仅要充分考虑产业承接引发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效益,也需要确定承接的规模、类别与时机,尤其是要注意与产业转移的匹配性。据此,“产业承载力”的概念应运而生,周京奎[6]对其解释是国家或地区在承接时选取、招募、纳入和发展产业的综合性能力。这也是目前国内对产业承接力较为认可的阐释,部分学者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拓展性研究。如郭进等[7]尝试从生态承载的角度来回答地区吸引产业入驻的能力,并认为成本、市场潜力、经济因素等是影响产业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刘友金等[8]提出“系统适配性”的概念用于衡量产业发展与地域产业承载力之间的关系,认为评价产业承载强弱的关键是要看所吸纳转入的产业与地域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发展规划等是否具备较高的相互适配性;赵宏波等[9]认为产业承载的过程既要考虑资金供应和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也要强化产业甄别能力,可将产业承载力划分为产业吸引力、支撑力、鉴别力和发展力进行综合性判定。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以产业承接的条件作为其概念解释的依据,提出产业梯度存在性、经济发展阶段性和市场机制调控性是判断是否能够发生产业承载行为的前提,而且影响产业承接力的因素具有复杂多样性[10]。

由上可知,“产业转移”与“产业承载”是基于不同供需主体视角下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变迁现象,其核心要点均是实现产业资源要素的再配置及效益的显著性提升。鉴于此,本文结合上述对产业转移与承接条件、结构动因和目标要求等的分析,将“承接产业转移”定义为:由于区域之间存在主导产业级差、产业成长利益差,以及生产要素具备可流动性,地区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诱发产业转移意愿,而另一地区为提高经济发展动能而产生产业承接意愿,并利用区位、人力、资源、配套政策等优势成功吸引企业发生产业转移行为,而且地区与转移企业发展均取得显著综合效益的过程。

对承接产业转移概念的解析是阐释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内涵的基本前提,尤其是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作为新型城乡关系重塑及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路径,随着产业关系的变迁,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也需作出进一步深化与调整。而现阶段学者们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探索多集中在宏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区域产业配置,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承接城市产业的研究成果薄弱,特别是对乡村应如何主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承接怎样类型的产业等尚未作出合理解释,而且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城乡关系的研究视角也不尽相同:(1)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的城乡产业关系协调发展研究。Posada等[11]提出在城乡产业关系的动态变化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交互性,其中结构调整所引发的生产要素配置效应和消费示范效应是导致城乡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Mori[12]认为城乡产业作为经济要素流动的载体,在城乡分割的情况下难以保障要素流动的自由性,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为生产要素打通流动渠道;Aragie等[13]实证分析乡村与城市产业链成熟度,发现乡村内部产业链劳动强度大和附加值低等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问题是导致高端要素不流入、低端生产要素外流的主要原因,城乡产业脱节则制约了城市产业对乡村发展的辐射效应;易醇等[14]研究发现城乡产业结构失衡既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也是限制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短板,而塑造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是促进城乡产业融合的根本途径;孙亚南等[15]梳理国内城乡二元经济变迁中的产业结构变动规律,提出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再到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是其总体发展趋势。(2)基于城乡融合与一体化发展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研究。该研究视角是在阐释城乡关系变迁基础上,拓展至城市反哺乡村发展的可行性路径研究。如Welfare[16]认为解决乡村劳动生产率不高的问题需要依靠城市产业为其注入优质资本,以完善基礎设施建设,进而推动乡村信息化水平以扭转乡村传统内向型经济;刘海洋[17]认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以强化乡村产业内部生产的融合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政策导向引导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乡村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有机融合;刘彦随[18]认为乡村产业发展在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属于高风险、低收益产业,同时乡村“空心化”与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多种产业矛盾的出现,因此强化城乡融合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然选择;付伟[19]提出乡村产业与城乡体系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产物,而后者的发展又会反作用于前者,在推动城乡融合中不仅要注重乡村产业内生动力的培育,也要激活既有城乡社会关系网络。(3)基于城市产业转移驱动机制的视角。受要素流动与政策导向的影响,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研究获得了较高的聚焦度,而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探索较薄弱。Ganguly等[20]认为城市产业转移是受当地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涨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大致使产业面临“优势丧失”的威胁,或受政策、利益导向驱使而产业外迁。其他学者虽然根据研究需求对产业转移作出不同解释,但本质内涵与上述解释具有相似性。而在其驱动机制研究过程中,污染天堂假说、资源禀赋假说、环境竞次假说、波特假说等相继被论证,如Duque等[21]认为城市产业转移虽然能够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同时也存在污染逃避效应,尤其是对于产业承接地而言,放松环境规制而获得资本累积会得不偿失;李虹等[22]认为受地区资源有限性的影响,资源禀赋会对城市产业转移产生一定门槛效应,关键是看其产业承载能力的大小;袁红林等[23]研究发现,城市产业转移在理论上是能够同时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但需要注意对污染产业转移规模的控制和环境治理技术的投入。

根据现有相关研究,可知不同领域学者对城乡产业关系与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认识与分析侧重点存在较大差异,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乡村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背景下,关于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思考尚浅。实质上,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是构建新型城乡产业关系的重要途径,但其过程既要着力推动乡村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也不能破坏乡村生态资源效益,同时又要兼顾城市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亟需对我国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模式开展系统研究,其锁态表现在:(1)目前对城乡关系与产业转移的概念特征、评价体系及推进路径作出了诸多解释,丰富了产业转移端的理论分析,但城乡产业均衡化发展不仅要考虑产业转移端的转移意愿,也要对产业承接端的承接潜力,但现有研究中鲜有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内涵特征作出详细解析;(2)缺乏系统性的分析框架用于引导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实践,特别是在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需对城乡产业互动机理进行深层次探索,而目前相关研究多呈零散化;(3)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尤其是从乡村产业弱质性及区域生态脆弱性来看,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过程需要建立相应的动态门槛机制,用于科学评估承接产业对乡村未来发展可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资源效益等,对此需要构建合理的城市产业转移筛选与准入机制;(4)针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围绕推动城乡融合及承接产业转移调控等问题进行科学决策机制分析较少,这类决策机制的合理性构建直接关系到乡村产业振兴的成效,而其过程既要统筹推进乡村承接产业、提升产业承接效益,同时还要兼顾保障产业迁出城市的健康发展所需对影响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潜力关联要素进行系统性调控,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动新型城乡产业关系的塑造。

推动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其它产业转移相比,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具有较为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城乡空间要素关系复杂、产业梯度差异显著、资源与生态问题突出等特点。因此,对其机理的解析需要从系统的视角,采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深入辨析鄉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本质内涵,挖掘承接产业转移科学管理的新机制,才能够满足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整体性研究需求。

2系统方法论

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是基于城乡复杂网络关系的基础上的产业主体行为变化过程,其不仅涉及乡村对城市产业的市场、集聚、扶持政策吸引,还强调城市产业转移到乡村后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甚至推动乡村产业链与价值链的重塑。据此,本文尝试采用我国著名系统科学专家顾基发教授等提出的“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对其产业转移与承接机制进行分析[24]。WSR方法论强调在分析与解决问题时注重事物的复杂性,利用哲学思辨的方式将问题“化繁为简”,其独特的东方系统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能源安全、企业服务等领域,但尚未应用于城乡产业问题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见表1):

“物理”表示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涉及的机理问题,重点是以真实性与客观性为原则,采用自然科学理论揭示“物”的本质,并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其内容不仅涵盖狭义层面的物理,也含有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范畴,如万有引力定律等。

“事理”是分析做事的“道理”,用于解决怎样配置材料、设备、人员等问题。其中,通常需要运用到管理科学、运筹学等学科理论去解释“如何去做”,如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设计等,其关键是要用严谨的逻辑关系构建符合实际事物状态的物理模型。

“人理”指做人的“道理”,是具体解释“应该怎么做”与“最好怎么做”等问题。事物变化状态的好坏需要由人来判断评价,如何去调控事物的发展向更高水平提升也是需要由人来完成,因此,需要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验在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复杂人为主观关系的优势。

基于“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实践准则,WSR方法论也在相关研究中得到了拓展应用。如佟瑞等[25]在“物”“事”“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法则,将其命名为“学理”;赵国杰等[26]从综合集成的角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WSR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从其中抽象出“哲理”;顾基发[27]从实例中提取WSR方法论的实践背景,并从内容、原则、方法等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系统设计。

根据WSR方法论的理论逻辑,可知对于极具复杂特点的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可遵循从整体规划到模块分解再到综合集成的研究体系,通过系统集成性的解析实现对产业转移主体与承接主体的最优化设计。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不仅要顺应国内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趋势,也要呈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属性的特点。采用WSR方法论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问题进行系统论证与分析,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新型城乡关系塑造对产业均衡化发展的合理辨析,涵盖其本质内涵、重点难点、应对策略与方法等,同时也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战略、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等的有效推进。

3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WSR解锁模型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研究主要涵盖承接产业转移对象识别、承接管理方法与承接保障机制三个核心问题,而上述方面正是对应于WSR方法论的三个维度,即重点阐释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是什么”“如何做”以及“最好如何做”等。基于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研究的整体“锁态”分析,可认为城乡生产要素均衡化再配置是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问题实现“解锁”的基本前提,是方法论中对“是什么”的解释;而“如何做”就是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管理,其核心在于建立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动态门槛机制,是“解锁”过程的关键;“最好如何做”则是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承接产业转移的决策机制,引导和调控城乡产业变迁及其利益协调关系,实现城乡产业发展综合效益的“共赢”。

基于WSR的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三维系统模型见图1。按照方法论中“物理”的表征含义,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研究应首要辨析清楚其“是什么”的问题。据此,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剖析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本质、内涵和分析对象,阐释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外延。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属于新型城乡关系变迁下产业融合的一种,所以需要明确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本质,进而从“承接”的科学内涵解析其承接产业转移的特殊性,最终辨识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系统定义与内涵。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是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与再配置变化中呈现出的动态演化结果,是城乡关系状态变迁及趋势,这是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基本认识,也是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据此,生产要素配置-城乡产业发展系统认识、承接的本质、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定义与内涵等构成其研究的“物理”因素。

在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融合机制与生产要素流动配置辨析的基础上,需对承接产业转移所能够取得的综合效益进行提前预测、规划与调控管理,构建适合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有效动态门槛机制,是其“事理”研究的关键内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动态门槛机制,是指在生产要素流动与再配置下的乡村主动承接产业过程中,通过建立有效的模型或方法,并对体现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效应的资料、数据等进行多方面的分析,预判城乡产业融合与均衡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对其中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估计,以便在实际发生承接产业转移行为前作出正确的选择与调控,使得相关决策部门能够引导城乡产业变迁效益向最大化发展。承接产业转移门槛机制构建的目的在于筛选出综合效益最大的产业转移对象,识别影响乡村承接城市产业的关键驱动要素,为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门槛机制的作用就在于提前预估、系统比较、及时调控。因此,“事理”层次的内容主要涵盖明确产业承接效益、确定效益源、分析效益度、排除效益短板等。

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行为活动追溯本源是由人的利益驱使而发生,其引导与调控机制的建立也需要依靠人来完成。在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内涵辨识与门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均需要基于各类相应推进和保障制度促使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人理”层面重点研究的问题。而该过程中所需制定的产业政策及保障措施虽然有多样性,但其中各类制度措施的制定均依赖于科学的决策机制,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决策机制是关键。鉴于此,本文在“人理”层面重点考虑乡村承接产业转移制度的决策机制,其它各类细分性的调控政策及保障措施不作过度分析。乡村承接产业转移的决策机制是由地区住建部门、城乡规划部门等,以提高城乡产业融合及均衡化发展的综合效益为目标,按照法定程序,在建立健全或修正、废止有关城乡产业发展、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城乡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治等过程中进行有效决策的过程。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途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居民质量是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点。因此,构建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科学决策机制是其研究“人理”的主要考察内容,其所依据的政策体系包括宪法、产业政策法规、环境法律、地方产业扶持政策等。

4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WSR解锁分析

4.1物理:生产要素配置-城乡产业发展系统状态

从系统论释义来看,整个区域城乡产业是一个由产业群落及其所处城乡环境组成的共生发展系统。该系统中,城乡产业同其所处发展环境之间,以及城乡产业中不同产业、生产要素之间持续进行物质、信息的交换,而且相互之间不断影响,并维持在动态平衡。整个系统的完整性与相互作用性是其最基础的内在特征,同时各类生产要素不仅对产业发展系统运行状态产生直接影响作用,而且其要素本身也存在于其系统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必须遵循城乡产业发展系统的一般规律,保障系统运行的相对稳定。但在资源环境要素地理空间配置不均、产业发展导向政策的倾向性变化等影响下,城乡生产要素的不断地发生流动性配置,驱动城乡产业发展方向发生转变,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独特的城乡产业生产要素配置系统。因此,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问题既可以看作是涵盖生产要素配置系统的城乡产业动态均衡问题,也可视为生产要素配置与城乡产业发展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问题。

“承接”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在不同辞书中对其释义基本相近。其中,“承”是承担、继承、承受,是指系统承载潜力与稳定性;“接”是衔接、接受、接续,表示系统运行方向的动态性转变。承接则是指主体对象接受外部要素的承载潜力,换言之即主体对象纳入新事物而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可以接受外部要素并持续稳定发展作为一种行为能力,其实质上更应该将其归为一种特殊属性,而非实体性的存在。“承接”本身是不具备具体的内容,而只有当其依附于客观事物时才产生了相应的具体内涵。例如,当承接依附在资源时,则是“资源的承接”,当其依附在职能时,则是“职能的承接”。这类可作为承接的具体客观实体,可被称为承接的主体。

“承接”源于各类基础要素的相关关联,其实质上是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关系的表征状态,而这些复杂关联关系中,有些关系能够对其承接能力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有些关系可能会抑制或负向影响承接能力的提升。各类实际存在的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关系构成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持系统,通常系统运行过程中存有相应的“临界点”,该点是判定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基准,当系统处于临界点边缘时,若仍按照固有的进程发展将出现一定危机属性,而若其能够对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状况及时作出有效的调整,将危机属性进行抑制或转变时,则上述问题就会转化为承接能力提升问题。据此,从内在属性关系来看,“承接”所体现的是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关系的一种稳定状态。

基于“承接”本质的解释,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作出系统定义: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是指在生产要素配置-城乡产业发展复合系统中,以推动乡村产业效益提升、兼顾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益和推动城乡产业动态均衡为原则,在保障乡村具有良好的产业承载能力情况下,通过推动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与均衡化配置,在产业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现象,整个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发展状态。

鄉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本质上是生产要素配置与城乡产业发展系统之间内在影响机制的一种关系,所表征的具体内涵有:(1)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是一种新型城乡关系塑造的动态行为,是生产要素配置-城乡产业发展复合系统稳定性提升的关键驱动力,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是推动城乡跨界融合发展;(2)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具有生产要素配置与城乡产业发展系统之间耦合作用的特殊属性,两者之间存在强依赖性,其依附的主体是生产要素配置-城乡产业发展复合系统,承接产业转移不是城市产业转移或乡村产业承接单方面的主观意向,是城乡发展效益最大化下的内生性行为;(3)生产要素自动流动与均衡配置是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基本保障,其承接产业转移是生产要素自动流动与均衡化配置的关键途径;(4)城乡发展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的综合效益,是否能够实现最大化是判定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根本标准,具体表现为既要满足城乡产业融合的需求,也要避免乡村沦落为城市产业污染与资源消耗的“避风港”,还要兼顾保障产业迁出城市的健康发展。

4.2事理: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门槛机制构建

考虑影响承接产业转移因素的复杂性,可综合运用复杂巨系统理论、综合集成方法论等,构建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门槛机制。合理的门槛机制构建不仅要从城乡产业发展系统构成上进行分析,还要从关联要素作用关系上进行分析,因此,可采取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对其门槛机制构建给予实现手段的支持,同时基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等原理,应用系统仿真与建模技术、机器学习、智能决策等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效益的关键表征因素及驱动短板进行识别分析,并通过效益趋势的预估,与期望结果进行比较,进行动态反馈。建立一套涵盖效益诊断、预估、调控、保障和信息筛选系统的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动态门槛机制,实现对生产要素配置-城乡产业发展复合系统变化状态的预判分析。

参考Hall[28]提出的经典系统工程方法论,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动态门槛机制构建包括逻辑维、时间维和知识维。具体而言,逻辑维指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门槛机制构建时所要遵循的基本程序,涉及到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机理的理论分析、构建系统模型、要素诊断检验、门槛阈值确定、划分与调控等。时间维涵盖门槛机制构建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如区域发展理论、产业梯度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复杂系统仿真、智能计算等,其过程尤其注重各领域知识的交叉补充。在选取系统工程方法构建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动态门槛机制时,要突出生产要素配置-城乡产业发展复合系统的整体性,目标是找到最优的门槛机制构建策略及产业准入结果。按照承接产业转移的三维结构,其基本分析流程见图2。

(1)承接产业转移效益诊断。对城乡产业发展及生产要素流动配置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其中制约城乡产业及要素配置的问题,并提取造成产业效益或要素配置效率不足的关键因素。该过程重点是采取定性剖析方式为主,依据相关资料及统计数据,结合专家经验论证,取得承接产业转移效益的初步诊断,为门槛机制构建、阈值分析与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2)承接产业转移门槛信息。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门槛信息系统指通过对各类统计资料、普查及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利用相关数据预处理技术提取关键价值信息,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数据库,精准分析影响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效益的潜在威胁。该过程要强调资料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3)承接产业转移门槛类别分析。基于对收集整理而得的各类门槛信息,采取相关门槛构建模型与方法,对门槛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与集成判断,确定门槛的类别、阈值和强度,为制定相应的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策略提供合理依据。该环节门槛设定的类别有经济型门槛、资源型门槛、环境型门槛、社会效益型门槛以及综合效益型门槛等。

(4)承接产业转移门槛强度发布。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门槛要依据城乡产业发展实际状况作出动态性调整,并非固定不变。而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产业所需要设定的门槛强度采用差异性的门槛色进行区分表示,如红色、蓝色、黄色和绿色,依次表示门槛强度由高至低,尤其是对于红色门槛而言,需着重加强产业承接筛选的力度。

(5)承接产业转移门槛调控。按照门槛设定与分析的结果,确定与门槛等级相近的产业转移与承接调控措施,避免产业承接过程中出现威胁。按照不同类别和强度的门槛等级,尽可能的制定与实施多种针对性调控措施,推动生产要素配置-城乡产业发展系统稳定提升。

(6)承接产业转移门槛反馈。对已设定与实施的门槛调控措施进行持续性跟踪、分析,同时将其取得的成效及时反馈到承接产业转移信息数据库,并不断迭代更新,直到门槛信息达到稳定状态。

产要素配置-城乡产业发展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开放性,在系统动态演化的过程中,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门槛机制进行深入探索,不仅有利于提升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城乡关系变迁的特点、实现机理、产业融合趋势等的理解认识,而且也要提高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科学诊断与准入筛选,明确承接门槛,促使城乡产业发展及其生产要素流动配置效率持续提高。

4.3人理: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决策机制设计

城乡发展中的生产要素非均衡化配置,造成城市资源要素的过度集聚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空心化”已成为制约城乡融合的基本问题。而以乡村振兴战略等为导向政策的实施,正试图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从产业结构调整到经济模式的转变,从健全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到城乡跨界融合。在持续性深入探索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最为关键的是如何科学的制定各类调控政策,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即建立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决策机制。决策是“理性”之举,提高与维护产出效益是决策的基本理念。正如承接产业转移内涵表征一样,提高城乡产业融合与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效率也是其决策机制的基本价值取向。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决策机制设计应合乎城乡发展规律、产业经济规律和生产要素均衡配置规律,而合乎产业规律并非表示是指城乡产业维持现有状态固定不变,随着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以及城乡关系的变迁,其系统本身也处于动态运行中。国务院法制办袁曙宏[29]认为,规范决策行为是确保政府调控效率的重点,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前端,但由于目前决策过程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决策质量;涂圣伟[30]在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分析中,指出随着乡村阶层的分化,其乡村产业利益诉求趋于复杂化,亟待提高政策导向的强度与倾向性扶持,而这依赖于现有决策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良好的决策机制应该保障城乡产业的均衡发展,也就是说促进城市与乡村产业发展效率的综合性提升是最起码的承接产业转移决策机制设计需求,是新型城乡关键塑造的基本要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速率加快带来的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以往局部性、单因素的生产要素流动配置和城乡产业发展问题通过长期累积与扩散等造成的城乡关系失衡,以及由此引发的区域经济、社会稳定性等危机,对地区及国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31]。目前大量城乡发展的调控性政策、文件、条例等都制定于20世纪70至90年代,难以适应快速变迁的城乡发展关系调控需求,尤其是城乡产业均衡发展的导向性;部分政策措施之间存在衔接度不足、适用性弱等问题,难以对现阶段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提供有力的引导。

以当前城乡关系变迁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为起点,全面贯徹可持续发展理念,选取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处理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复杂因素,系统性的剖析其多层次、多维度、多情景的产业承接效益变化趋势。通过对当前城乡发展及产业转移相关政策条例的现状、所存问题、规划要求等研究,参考国外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采取综合集成的方法解析和完善国内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导向性政策体系,提出建立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决策机制的可操作性流程,以确保新时期城乡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保障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高效配置。上述过程的实现,需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收集、实地调研、专家经验整合、数理分析、模型仿真等分析基础上,以系统工程综合集成理论,统筹系统科学、区域经济、城乡规划、产业管理、数理统计、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经验的融合,集中解决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中决策机制设计问题。基于综合集成的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决策机制设计路线见图3所示。

5结束语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均对城乡融合、产业提质均提出了现实性紧迫要求。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推进成效备受各界关注,全国各地区都在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探索与制定实施本地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在分析现阶段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系统方法的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研究思路,并构建了其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WSR三维解析模型,分别从承接产业转移的系统认识、门槛机制构建和决策机制设计三个方面,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物理、事理和人理作出多维分析。本文创新性地运用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将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研究所涉及的关键点,即承接产业转移的本质内涵、门槛机制构建与决策机制设计等有机结合,构建出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新框架与分析方法,为解决现阶段城乡关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学科和多领域研究存在的不一致性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同时也可对新时期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地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LEWIS W A.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theor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4, 74(1): 1-10.

[2]张峰,薛惠锋,董会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35(7): 101-113.

[3]NEWELL J P,COUSINS J J.The boundaries of urban metabolism: Towards a political–industrial ecology [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5, 39(6): 702-728.

[4]El-BEHERY S M, HUSSIEN AA, KOBT H,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glass furnace regenerator [J]. Energy, 2017, 119: 1119-1130.

[5]李然,罗俊.京津冀产业转移评价体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 2016(3): 67-74.

[6]周京奎,黄雄.城市产业承载力评价方法与测度研究[J].河北学刊, 2018(2): 136-142.

[7]郭进,徐盈之.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际产业转移研究——以长三角与皖江城市带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9): 77-83.

[8]刘友金,冯晓玲,王冰.制造业成长与地域产业承载系统适配性研究[J].湖湘论坛, 2014, 27(1): 41-46.

[9]赵宏波,苗长虹,冯渊博,等.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力时空格局与优化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 2017(12): 112-120.

[10]张峰,宋晓娜,任娟娟.黄河三角洲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潜力及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88-98.

[11] POSADA H M, MORENO-MONROY A I. Informality, city structure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Latin America [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17, 59(2): 345-369.

[12] MORI T. Evolution of the siz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cities in Japan between 1980 and 2010: constant churning and persistent regularity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7, 34(2): 86-113.

[13] ARAGIE E,PAUW K,PERNECHELE V. Achieving food securit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Malawi: are export restrictions the solution? [J]. Massp Working Papers, 2018, 108: 1-15.

[14]易醇,张爱民.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软科学, 2018, 32(4): 105-109.

[15]孙亚南,張桂文,郭玉福.城乡二元经济转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与趋势研究——基于跨期国际比较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 2019(1): 177-182.

[16] WELFARE S P. Retraction : from urban-first to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iscour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ssistant policy in Chin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11, 20(4): 442-446.

[17]刘海洋.乡村产业振兴路径:优化升级与三产融合[J].经济纵横, 2018, 396(11): 117-122.

[18]劉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 2018, 73(4): 637-650.

[19]付伟.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乡村产业及其社会基础——以浙江省L市偏远乡村来料加工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 2018(6): 72-91.

[20] GANGULY M, AYNYAS R, NANDAN A, et al. Hazardous area map: an approach of 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a review [J]. Natural Hazards, 2018, 91(4): 1-21.

[21] DUQUE L,RELVAS H,SILVEIRA C,et al.Evaluating strategies to reduce urban air pollution [J].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6, 127: 196-204.

[22]李虹,邹庆.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J].经济研究, 2018(11): 182-198.

[23]袁红林,辛娜,邓宏亮.承接产业转移能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吗?——来自江西省的经验证据[J].江西社会科学, 2018, 38(7): 66-74.

[24]顾基发,高飞.从管理科学角度谈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 18(8): 1-5.

[25]佟瑞,李从东.基于"(通)学理一(晓)人理一(知)物理一(行)事理"系统方法论的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 2014, 22(3): 31-34.

[26]赵国杰,王海峰.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的综合集成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 37(3): 50-57.

[27]顾基发.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实践[J].管理学报, 2011, 8(3): 317-323.

[28] HALLA D.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of systemsengineer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science and cybemetics, 1969, 5(2): 156-160.

[29]袁曙宏.健全依法决策机制[J].行政管理改革, 2014(11): 4-8.

[30]涂圣伟.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12(2): 56-57.

[31]张峰,薛惠锋,宋晓娜.国家高效生态经济战略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否兼顾环境效益? [J] .经济体制改革, 2020(3): 181-186.

Rural Undertaking Urban Industry Transfer Analysis Based on WSR Methodology

ZHANG Feng1,2,XUE Huifeng2

(1.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12, China;2.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System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rovide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break the du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but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There are many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urban-rural relation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t research on rural industrial transfer to the city is still lacking. Hence, the WSR system analysis model for rural industrial transfer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Wuli-Shili-Renli methodology in system science theory. In the model, production factor allocation - urban and ru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ystem status was Wuli of rural undertaking urban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he threshold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rural undertaking urban industrial transfer was Shili, and the design of its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was Renli. The research results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and method support for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rural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provide solutions to the inconsistencies in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that solve the current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oreover, it could als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urban-rural relationship;industrial undertaking;integrated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城乡关系产业转移融合发展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特点及启示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价值判断的矛盾与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