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关键问题分析及机制探索

2020-02-03 10:03郭铁梁张文祥李志军
梧州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工科校企课程体系

郭铁梁,张文祥,李志军

(梧州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教育部2010年组织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工程教育服务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该计划重点强调3个问题:第一,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按行业标准和通用标准;第二,培养过程中的应用环节应该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第三,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应该得到强化。对于上述卓越计划实施,对象主要包括工科本科生、工科硕士研究生、工科博士研究生,还包括设计开发工程师、现场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人才类型。另外,该计划重点强调一个主要实施措施,即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从而引出校企协同育人这一教育主题。另外,教育部2018年又提出了关于新工科建设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计划”,随着“卓越计划”和新工科建设的提出,校企协同育人也成为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许多高校针对校企协同育人问题,在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同时也看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校企双方利益关系不明确、培养机制有缺陷、培养模式混乱、纸上谈兵多付诸行动少、理论与实践脱钩等问题。本研究针对校企协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分别从新工科教育的国家目标、学校与企业各自的目标与责任以及校企双方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即以本科基础教育为本,兼顾工程教育,行业技术引领方向,以协同课程建设为载体的推进“三教”改革,探索共建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1 新工科教育的国家目标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国家教育部在“卓越计划”中提出的主要目标。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需要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人才储备。另外,要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将实施卓越计划作为重要突破口,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工程应用教育体系,从而实现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而新工科的总体思路是服务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主动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挑战,紧密对接产业链、城市群、经济带布局,狠抓新工科建设,深化工程应用教育改革,加快培养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和世界工程创新中心,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硬实力。计划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及未来技术学院、新型高水平理工大学、新兴产业急需的工科专业、体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课程等,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计划20%以上的工科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

2 本科教育的初心使命及企业的目标和责任

本科教育(undergraduate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本科教育是第三级第一阶段教育[1]。本科教育与专科及研究生教育构成高等教育的主体[2]。本科教育实施通识教育及有关某一专门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生按培养方案修习有关课程(包括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接受某些初级的科学研究训练(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3]。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是本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大多数是本科学生。目前,本科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大类专业设置看,专业设置过窄过细。第二,从选修课比例看,选修学分比例明显偏低,从学分比例来看重理论轻实践。由图1近年来的统计数据[4],可以对这一点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三,专业班级规模庞大,有的高校班级人数甚至高达50人,这种批量生产无疑会降低个性化培养,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第四,通识教育普及不够好,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上述对本科教育的描述不难看出,本科教育重点是基础教育,这是本科教育的初心,这是其不同于专科及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如果只将本科教育简单作为工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看待,甚至有人提出本科职业教育的观点,从长远角度看,这是舍本逐末的行为,这必将违背本科教育的使命,与其培养未来的教师、科研及工程技术研发人才目标不符。从目前国内校企协同育人的状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进入了这一误区,只强调工程技术而忽视基础教育,盲目跟风与企业合作,造成人才培养虎头蛇尾,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的结果。但过于强调基础教育而忽视工程实践教育,也不符合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校企协同育人这种教育方式的出现,为如何兼顾本科基础教育与工程实践教育,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企业目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目的及要求,企业目标与企业所追求的价值有关,它是衡量企业各种经济及社会活动的价值标准,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所在[5]。而企业责任则是指企业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利益所应履行的义务[6-7]。如果企业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只重视短期的经济目标,为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招聘人才急功近利敷衍了事,甚至搞形式主义,而无视长远利益和社会责任,那么其作法类似高校只重视技能而忽视基础教育一样,导致协同育人变成了简单的入职培训和变相的产品推销,而并没有从跟本上改变校企协作中存在的弊端,也违背了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协同育人的社会责任。

图1 高校本科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

3 高校与企业的利益基础及矛盾

校企协同育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校、企业及毕业生三方共赢,对于占主导地位的学校与合作企业,要找准合作的切入点,弄清楚双方之所需。在进行协同育人合作时,要明确双方各自的诉求是什么,双方期望得到的结果是什么[8]。校企协作中高校的目的很明确,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适应产业升级对国内工程人才的需求,提高就业率。而企业的目标则是招到性价比较高的所需人才,招之能来,来之能用,或者是在协作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此外,企业还可以借助于高校的科研环境以较低的成本投入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总之,校企双方协同育人的合作基础就是各取所需,取长补短。而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也是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知道,某个高校每年的毕业生数量是庞大的,而与之合作的企业的用人规模却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高校的就业需求。另外,中小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的职业技术人才,而本科毕业生即使经过校企协同育人的训练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要求,因为本科教育毕竟不是职业教育。此外,在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双方在重理论还是重实践方面也会产生矛盾,高校方面不能丢掉理论之本,企业方面更重视的工程实践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总之,校企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存在的,但也必须面对存在的问题,只有从根本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校企双方的合作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真正达到双方协同育人的目的,这也是校企双方共同的愿望。

4 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

4.1 推进“三教”改革,探索共建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

为了对校企协同育人提供有利保障,首先要推进“三教”改革。“教师改革”即推行“访问工程师”和“企业导师”计划,组织教师轮流到企业挂职实践锻炼,聘请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到学校参与实践教学,建立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互聘机制,组建模块化的创新教学团队。大力支持教师参加评价组织的相关培训,探索校企双方的双负责人制,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教法改革”即实施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行模块化集体备课、协同教研机制,探索适应于校企协同育人的项目式、情景式、任务式等教学教法,结合信息化教学和教育大数据平台,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教材改革”即对接职业技能需求,引入企业优质资源和案例,建立校企间资源共建、共用、共享机制,形成专业群课程建设动态调整机制。联合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参与的课程资源包建设,开发配套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系列教材。除了“三教”改革,另外,还要对校企协同育人的宏观模式进行探索。正如前文所述,基于校企双方共同的目标与合作基础,高校与企业之间首先应该做到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进而共享双方的有利资源,最后才能共享成果和人才,从而达到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赢。

4.2 共建校企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提及校企协同育人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及具体的育人模式问题,大多数有关校企协同育人的文献都会重点论述合作育人模式的问题。文献[9]中提出了采取“1+2+1”的培养模式。即1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加2年的专业课程培养再加累计1年的企业实践学习培养;文献[10]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3”为学生在校进行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以及必要的专业实验和实践,“1”为大学四年级到合作企业和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文献[11]提出“1+X+Y”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过程分解为3个层次进行,“1”是第1个层次,即职业素质培养层次;“X”是第2个层次,即职业技能培养层次;“Y”是第3个层次,即职业能力培养层次。但不论什么样的模式,一个最大的原则就是企业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要提供学生实训实习及实践的机会。总之,培养模式是多种形式的,这可以根据高校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没有固定形式。但任何培养模式如果没有一个以之为中心的载体,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结果只能是理论与形式上的,无法真正达到现实目的。本研究提及的这个重要载体就是校企协同育人课程的建设问题,高校在保证本科特色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部分重要专业课质量及数量的前提下,应与企业合作进行协同育人课程体系的建设,为了保证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校企协同课程主要应该分布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后面环节中,即在专业选修课程及实践环节中进行。在理论方面,主要以专业选修课的方式进行,在实践方面与原有传统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进行整合。专业实践课程应作为校企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其中包括专业实践技能课程建设、专业职业技能课程建设及专业创新技能课程建设等。以上这些实践课程还应与高校原有培养方案中的内容相整合,例如原有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整合专业实践技能,原有的企业工程实训和生产实习整合专业职业技能,原有的创业创新实践和校企项目研发整合专业创新技能等,校企协同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如图2所示。

在这里要强调一下,本研究所提及的协同课程是一种广义的课程,其中不仅包括理论课程,而且主要包括实践类课程,这类协同课程主要依据企业(行业)特色而制定,不同的企业该课程体系是不一样的,所以这类协同课程不是单一的,而是应该提供给学生若干种选择,就像选修课一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需求选择不同的协同课程,实际上对于课程的选择也就是对企业(行业)的选择。因此,这种协同课程体系的建立给高校提出很大的挑战,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高校应该与较多的企业进行协作,从而保证多数学生能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受益。总之,校企协同课程体系的建立,不是彻底否定传统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而是在保持本科教育底色基础上的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图2 校企协同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5 结语

依托新工科的时代背景,合理的育人机制和有效的培养模式是成功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必不可少的条件。校企双方都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校应抓住本科教育的根本,企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校企双方应积极开展基于校企协同专业课程建设的育人实践活动,在双方利益均衡的基础上实现校企及毕业生三者共赢。总之,推进“三教”改革,探索共建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创建校企协同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高效合理地将企业资源和高校资源实现整合,对校企协同育人的方式、内容、目标等进行细致的规划,在实施上做到因地制宜,促使企业在合作中多投入,更好地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获得更好的协同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工科校企课程体系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