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互联网+”继续教育共同体构建
——以安徽省为例

2020-02-03 10:03钱丰收袁舒雯张月蓉
梧州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区域性共同体园区

钱丰收,王 颖,袁舒雯,张月蓉

(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商贸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围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办好继续教育”,“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针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办学风险凸显,优质资源供应缺乏,教学进程难以落实,质量监控与评价缺乏有效抓手,办学费用投入困难等突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途径与对策,进行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安徽省率先提出建设继续教育网络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理念,园区以服务推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为立足点,主动转变管理服务方式,全面加强与省内外普通高校交流合作,形成区域性继续教育新生态,构建继续教育的共同体。

1 区域性“互联网+”继续教育共同体概念阐释

鲍曼在其著作《共同体》描述到,“共同体”这个词传递的是很美妙的感觉,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体现出的是彼此的信任和互相依赖[1]。马克斯·韦伯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提出“共同体”是指“参与者的共同归属感”[2]。20世纪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突对于共同体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任何社会系统只有与外部的其他系统相适应、相协调才能实现其自身的目标,而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就必须对社会系统的各要素进行整合[3]。教育共同体是共同体理论和系统理论在教育领域的交叉运用[4],引入指导区域性继续教育发展、构建继续教育共同体同样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是实践“互联网+”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的成功案例,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技术进步、生活学习方式变化、教育开放合作的新时代的新行为,是政府引领继续教育组织者与提供者基于共同价值理念而形成的具有开放性、合作性、互补性、技术性、区域性的组织。通过继续教育网络园区这样的共同体,实现高校等继续教育组织者、提供者的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促进各类型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提升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助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构建。

2 区域性“互联网+”继续教育共同体范式案例现状

园区作为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推进,省域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具体搭建,为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支持服务的统一的网络大平台[5]31。下面从4个维度介绍园区建设发展基本情况。

2.1 园区作为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建设教师工作室和学生学习空间

随着各个高校陆续入驻园区,教师工作室和学生学习空间的数量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园区共有各类教师工作室3 263间,学生学习空间数量达30.8万个。2014—2019年变化情况见图1和图2(数据来自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平台教学督导系统,时间截至2019年底)。

教师工作室和学生学习空间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说明随着教师工作室数量的增加,学生学习空间数量也在递增,二者呈正相关。教师在共同体中担任助学、导学的角色,为学生支持的在线自主学习提供引导、协助和评价反馈等支持服务,是共同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共同体的发展也应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目标。

图1 教师工作室总数变化情况

图2 学生学习空间总数变化情况

2.2 园区作为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发挥随时随地服务优势,园区平台访问量稳步攀升

2019年底园区平台总访问量突破1.45亿,学习者在线学习月最高访问量超过438万人次。年度访问量变化情况见图3。

图3 访问量年度变化情况

2014年以来,以安徽大学为代表的省内本科高校陆续入驻园区平台,其中2014年7所,2015年10所,2016年10所,随着这些高校的入驻和上线使用,2015—2016年度访问量增势迅猛。2016年在《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成人高等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的通知》(皖教高〔2015〕4号)中明确提出:本科高校2018年要确保已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上线、学生上线。高职高专院校要于2017年底前全部入驻继续教育网络园区[6]。这不仅为本科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划定了标准,也为高职高专院校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2016—2017年度访问量增长速率有了新突破。

2.3 园区作为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发挥共建共享优势,课程网络教学资源逐年增加

园区平台已有课程资源数24万余条,其中视频课件超过14.8万讲,资源涉及5 570门课程(见图4),3 000多门线上课程资源实现共享使用。

图4 新增课程资源年度变化情况

省外也有多所知名高校在安徽省设立数字化学习中心,包括南京审计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这些高校的入驻代表园区的辐射和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主要是共享园区内的课程资源,为这些高校顺利推进课程上线、学习者上线奠定资源基础。

园区内高校通过自建、共建、共享等方式不断丰富线上教学资源,特别是2015年9月,安徽成人高等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之后,园区高校更加重视资源建设工作,表现为:一是视频资源形式从长视频向微视频转变。以知识点为中心开发的微视频,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组合,同时满足了学习者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需求;二是加大配套文本资源的建设。除微视频外,新开发的课程资源还包括课程教学文件、视频课件、重难点辅导、参考阅读资料、在线题库等。三是重视过程性考核,逐年丰富在线题库资源,为实现以评促学、及时反馈、有效评价提供资源基础。

2.4 园区作为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发挥助学、促学、督学优势,学习过程得到有效落实

反映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情况的2个重要指标——在线作业提交数量和视频学习时长,根据平台采集的数据显示,二者年度变化趋势相近(见图5)。

图5 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

视频学习、作业练习都是学习者在线过程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者可以借助平台在线作业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反复练习,系统会自动批阅给出得分。而平台在线考试主要的形式为随学随考,即学习者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当达到考试要求的学习进度后,可以在有前置摄像头、有网络的PC端进行在线考试,这就将线上学习、自主练习的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关联起来,过程评价是学习者达到终结性评价的基础,而终结性评价又进一步检验了过程评价的效果,二者相互独立,又彼此促进。

2.5 园区作为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发挥集约集群的支撑优势,创新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园区作为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通过6年探索与实践,完成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由传统教学方式向新型混合教学模式转变,促进继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5]28,创新了教学管理与服务方式,构建了线上与线下教学支持服务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教学新模式。在平台架构、功能需求、进驻高校规模、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园区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园区现在已经成为安徽省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试验区,资源建设的开发区,也是合作共享的创新区[7]。逐步形成开放共享、公共支持服务、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集约集群发展的高等继续教育新格局。

3 园区作为区域性“互联网+”继续教育共同体构建路径

实践表明,园区作为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充分满足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较好地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自主学习、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及支持服务的需求。其构建路径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3.1 搭建功能齐全、全省统一的大规模在线学习继续教育教学与管理平台

园区平台实现了教学一体化、学习服务一站式、过程监控数据化、管理功能智能化[8]。实现了学分积累、存储与转换,向社会公众开放资源,为继续教育信息化提供支撑。省级平台建设应用,避免了平台、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有助于共建共享,扩大优质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

3.2 形成继续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新机制

园区作为继续教育的共同体,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继续教育管理和教学支持服务的新机制:即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为园区主管单位;省域广播电视大学为园区承建和服务方,开发全省统一的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学分银行、自考助学等平台;各类高校等教育机构作为园区入驻单位,开展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学习者是园区服务终极对象[5]31。

3.3 构建线上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

园区高校通过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已建设完成涵盖视频课件、重难点文本辅导、考题题库、参考资料等类型网络教学资源课程5 000多门,高校间开展了广泛的、形式多样的合作,资源共建共享得了有力推动,形成了为学习者提供优质、丰富、多元、灵活的教育资源的新供给侧结构,惠及几十万学习者。

3.4 创建继续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

园区依托平台形成了以高校、函授站点、数字化学习中心、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为主体的继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加速推动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的转型升级,构建适应灵活多元学习需求的新型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同时,园区还创建了首个区域性继续教育学分银行。依托园区平台开发的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系统并上线运行,实现优质资源供给和高校间合作,夯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平台基础。

4 园区作为区域性“互联网+”继续教育共同体构建启示

4.1 政府主导:引领共同体构建

现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保障。围绕营造一种新的教育和教学空间,实现一种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开发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和学习模式,用“互联网+”思维改造相对传统的函授、业余等教育教学和学习形式,积极探索安徽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径,持续推进省域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建设。秉承政府引导、高校联动、开放共享理念,革新管理与服务方式,推动高校间交流与合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高校互联互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安徽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项目规划、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等文件;成立以省教育厅为主管的园区管理运行机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园区建设;召开了全省项目建设推进会,连续4年发布“园区建设发展报告”,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的形成。

4.2 高校联动:参与主体形成共识

园区实现了共建平台、共享资源、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集约集群发展。积极引导园区内各类高校间深度合作,协助省教育厅组织建设受益面广、需求量大的学前教育、会计学、护理学等专业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并引入社会优质资源,鼓励高校向园区“课程超市”推送优质课程;构建了线上线下支持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设了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有序推进学分认定和转换,畅通学习通道。

4.3 协同运行:共同协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经过6年多的园区改革探索,函授、业余形式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基于信息化的远程教育逐步融合,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的函授等单一教学方式向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转变。在园区框架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为服务成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安徽80多所高校通过共建共享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等方式,依托园区平台,将函授等形式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向基于信息化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实施基于网络的、有支持的、自主学习为主的、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教学新模式[5]31。园区入驻高校教师主动参与远程化教学与管理,一体化设计线上线下教学,推动课程教学和考核改革,采取过程性量化评价与终结性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者学习方式的转变。随学随考,考后再学,形成螺旋上升学业进步态势。

4.4 内涵建设:共同体建设实践与研究并举

园区作为共同体建设同时取得了一系列继续教育改革与支持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成果。园区继续教育领域教学研究、改革成果获得推广。理论成果提出,省级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是一个共生系统,主要协调省级区域内继续教育机构内外部共生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态圈结构[9]。实现继续教育规范办学、创新发展,扩大优质资源供给侧改革,为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提供新的着力点和支撑点。

5 推进园区作为继续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展望与建议

5.1 政策引领: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构建的政策要有持续性

鉴于园区改革创新实践,随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逐渐扩大,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深入,需要更加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及支持服务支撑。需要加快推动高校函授站的转型升级,研究出台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高校、共同体建设运维机构的协同发展。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创新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系统规划、专项资助,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5.2 实体联盟:继续教育共同体走向实体化

园区为推进继续教育事业转型发展,2018年5月,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滁州学院、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等13所高校成立安徽继续教育公共英语联盟,同时陆续有新的高校加入联盟,截至2020年1月,联盟高校已达21所。由联盟高校共建共享学位英语在线辅导资源,推进高校继续教育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和学位英语考试改革。同步开发学位英语网考系统,更好地服务考生便利考试。截至2019年底,联盟已先后组织3次全省学位英语考试,累计参考考生数超过1万人,联盟组织的学位英语为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英语考核探索了成功的新路径。

从区域经济视角出发,建设区域教育共同体,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分享合作、髙位发展”为基本原则[10],认为可以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最终期待促使区域内整体教育资源达到平衡[11]。依托园区,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大联盟的成立已纳入工作计划,筹建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继续教育共同体将走向实体化。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区域性继续教育共同体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强联合与交流。例如,在推进长三角学分银行建设,开展学分认定标准研制、认定与转换等问题上,将进一步开展联盟建设,组建更大规模的继续教育共同体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5.3 功能拓展:继续教育共同体构建必然与时俱进

2019年在实施高职扩招工作,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高职高专院校入驻园区,依托园区合作开展高招扩招人才培养线上教学工作,上线高职扩招学习者达到1万人次。高校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园区提供平台支撑、优质资源和支持服务,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多优质线上课程。园区努力服务高职“质量型”扩招,与高职院校联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圆万千学子大学梦。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安徽省共有83所高校开展了非学历继续教育,累计培训达120多万人次。园区作为继续教育共同体必然需要与时俱进,服务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自考助学等,为推进长三角地区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各高校继续教育采取多种多样的线上教学方式,安徽高校主要依托园区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包括云开学、线上授课、远程论文指导与答辩、线上测试、预约考试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可见,无论是高职扩招教学新需要、还是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求,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将不断面对服务功能更新拓展,继续教育共同体构建与发展必然要从满足新需要、朝着服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进发,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新的、更好的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区域性共同体园区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第28届汤姆斯杯中日羽毛球男单运动员技术运用区域性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