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大数据越来越流行,发展也越发迅速,短时间内就在产品、商业等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风景园林学的领域中,大数据能否也成为帮助优化其设计过程呢,能否也成为其优秀的发展资源呢?结合对当下已经存在的大数据促进园林文化传播的案例研究,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分析大数据时代的有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风景园林文化;文化传播
一、引言
近几年来,大数据这一概念越发流行。对风景园林学而言,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社会、人的关系,大数据成为了更好处理这些关系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大数据也能成为帮助传播园林文化的良好帮手。大数据 “海量数据”、“处理速度”、“多样性”、“真实性”的特点 [1]能够帮助传播普及园林文化知识、辅助欣赏风景园林之美、延续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但当下应用大数据进行文化传播的力度仍然较小,普及程度还不够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大数据时代”对传播园林文化的案例分析
(一)SoLoMo公众参与城市建设案例
SoLoMo是集“基于社交网络的服务、基于空间位置的服务、基于移动终端的服务”于一体的数据信息互动传播。 “So”即社交网络,往往基于互联网,提供交流的互动平台;“Lo”即空间位置,赋予数据空间属性,是虚拟世界用户在现实空间的映射;“Mo”即移动终端,是个体接收数据的终端[2]。SoLoMo模式是当今大数据时代产生的一个整合概念,契合当今社会公众的思维方式。
伦敦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运用了这一概念,通过对北伦敦、内伦敦、东伦敦三个城区的用户标注进行筛选,分析数据空间的分布得出密度梯度的变化图,划分出城市区域的界限。这种比问卷调查更细致的数据空间分析能够指导城市的规划设计方向,使得公众的想法在规划进程中能够动态的记录下来,提高对公众对空间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二)“数字圆明园”项目案例分析
“数字圆明园”就是借助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重新恢复圆明园的原貌,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用计算机把当年圆明园的场景用数字模型建立起来,再通过各种光学显示,将这些数字模型叠加到现存的废墟上,用立体显示技术真实再现圆明园原来的场景。
(三)当下园林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园林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它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不仅为人们提供居住观赏、休息游玩的场所,也是人们内心审美需求的具体体现。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园林文化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亲临实地游玩观赏、聆听导游讲解;通过书籍等主动获取图文知识;通过电视媒体节目进行了解等。这些传播文化的方式是当下较为有效的途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园林是整体的园林,和周围环境不可割裂。《广雅》中说“和,谐也”。“和”即和谐,而“谐”指协调。中国园林文化也是如此。亲临园林进行观赏固然可行,能做到对园林时间空间情感上的整体把控,但如果仅依靠图文数据的描述,若无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则会显得单薄,缺少了情境的支撑。
其次文化的普及不能只依靠专业性的热情支撑,专业性的文化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过于枯燥,文化真正能流行普及開来需要一个契机,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故宫文化的流行就是因为选取了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基于故宫文化的影视剧、文创产品等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
再有,当下全球化进程不断扩大,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冲击的主要对象就是年轻一辈的人。年轻人是文化继续传播和发展的主力军,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园林文化要如何吸引现有的年轻人的注意力则是面临的重要问题。园林文化取的是“隐于市”的概念,讲的是闹中有静,而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氛围,如何让人们静下来欣赏园林的美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四)“大数据”对园林文化传播有何益处
当前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风景园林学科适应这一变化。数字化技术以数据综合分析、参数化和人工智能为核心,将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各种行动模式、社会认知程度作为研究的对象,建构一个完整的逻辑架构[3]。可预见数字化将是风景园林发展的重要趋势。
“大数据”对于风景园林文化系统的构建有重要作用。基于网络数据的资料比纸质版本更容易管理,分类检索也更有效率。“大数据”对园林文化资料最大程度的拉取使园林文化系统不断丰富完善,细化了相关的信息资料,这种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AR、VR等技术也不断发展,这给风景园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感受园林文化最重要的一点营造情境氛围就可通过AR、VR等技术实现,可以足不出户让园林的氛围在身边显现出来,表达出文字图片所达不到的情感。同时,针对受到毁坏的园林景致,在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的帮助下,也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复原。这对文化的延续和传播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大数据同时给予了一个公众参与互动的平台。例如对于某一园林景致的解读,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解读看法,而如果存在一个较为完善的数据平台帮助不同的想法交流互动,学者或游客的评价信息也可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
(五)“大数据”应用于风景园林文化传播的设想和期待
“大数据”的不断发展给风景园林学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机遇在于丰富的资源、开放的平台、先进的表达方式等;而挑战则在于要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图像的敏感度从未因为文字的出现而降低,如何将图像的敏感性与文字的科学性相结合,正是将数据可视化所需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贾培义.大数据时代的风景园林学[J].风景园林,2013(05):150.
[2] 董琦. SoLoMo公众参与——大数据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风景园林[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4.
[3] 赵青.风景园林规划数字化策略构建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185.
作者简介:孔晚燕(1996-5),女,汉族,安徽合肥,硕士在读,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服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