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雁群
摘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课外阅读是对课堂阅读的继续以及扩展,同样也是语文教学当中一个最普通、最有效的学习形式,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将其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可以对阅读方法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就能够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
一、激发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课外书的了解可以说少之又少,所以,致使学生对课外书几乎没有任何的兴趣,也不喜欢去阅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够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全都激发出来,教师必须抓住有效的契机,对学生在课外阅读展开科学的引导。譬如:教师可以在每周为学生安排一节专门的阅读指导课,结合学生所处的不同班级及其阅读能力,当学生在对读物中那些比较深奥的部分进行阅读与理解时可以做出全面的指导。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出学生在阅读上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在阅读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教师可以在阅读指导课中带领学生多去阅读一些经典名著或者是名家作品,等读到精彩内容时,教师可以停下来,把阅读机会让给学生。因为教师在前面的阅读已经完成了一定的铺垫,学生出于好奇心理会很想了解后面的内容,从而就会使他们的阅读欲望得到充分的调动。这样就会使那些在阅读上存在惰性的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的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喜欢上课外阅读。
(二)对阅读材料进行合理的甄选
由于受到年龄带来的影响,小学生在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上都会表现的非常强烈,小学生会在不同的年龄段中对课外阅读产生的兴趣点也有着很大的不同。通常情况下,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喜欢童话、寓言以及民间故事,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喜欢传记、传奇故事或者是惊险小说等。根据各年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教师必须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合理的甄选。根据上级教研室推荐的课外阅读必读和选读书目,学生合理选择。这些儿童文学书籍不但与儿童在心理发展水平上以及认知能力上相匹配,还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更加纯净、更加自然的精神世界当中,从而为他们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帮助学生对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掌握
(一)教师示范阅读
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在阅读步骤以及阅读方法等各个方面上来展开指导。在阅读步骤上可以分为三步:第一,让学生进行泛读,只需要对文章当中的大致内容进行一定的掌握,可以完成简单的复述就达成目标了,不需要更深入的去分析。泛读所具有的好处就是在阅读速度上比较快,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容量上也比较大,通常都是借助默读的方式来完成的;第二,让学生进行精读,在此过程当中,学生要学会尝试对文章中的那些佳词妙句进行欣赏,对文章中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感受作者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对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应用进行分析。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做到深思熟虑,将自身在阅读中的所得全都写下来,并用批注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在完成阅读完后还要将阅读的感受讲述出来。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培养时精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让学生在阅读效率上不断提升的基础;第三,让学生进行背诵。学生只有读的多了,才会满足在背诵上的要求,朗诵不但可以将感情真实的表达出来,还可以为学生带来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从而就能够让学生在语感上得到良好的培养,使其牢记全文。
(二)在课外阅读中展开实践
随着现阶段在物质条件上变得更加优越,小学生在对课外读物进行选择时有了很大的空间,所以他们可以接触到的课外读物在种类上也非常的丰富。由于每种课外读物在阅读上的方法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出有效的引导,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文体来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在年龄上所具有的特点,从童话、语言、小说以及科普读物等各个方面来完成分类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对于不同类型的读物如何去抓住阅读过程中的重点。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碰见精彩的词句或者是片段,都要做出标记并记录下来,对于那些比较优美的片段可以用来阅读或者是背诵。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学生不但可以对故事情节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还能够让他们的词汇量得到极大的丰富,使其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语感,从而使其在阅读的效率上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也让学生在综合素质上获得了有效的培养。
三、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全面的培养
(一)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需要足够的时间,由于小学生在时间上的控制还不够强,他们不会利用零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因此,教师要需要减少课后作业,从而就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教师可以在每周安排一堂阅读课,这样就会使学生在阅读上的时间变得更加多。在进行阅读时,一旦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可以在阅读上获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在合理安排课外时间上的习惯进行全面的培养,对阅读的时间做出固定,在日后就会在这个固定的时间段内来进行阅读。
(二)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开展有效的阅读实践活动就可以将学生的阅读成果全都展示出来,让他们可以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对于这种乐趣将会伴随着他们阅读不断的持续下去,从而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教师可以在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来进行演讲,在展开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搜集到的名人名言以及优秀片段等做出演讲和交流。这样就可以在一方面上让学生敢于在人前完成讲话,让他们在口头表达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在阅读上带来更加强劲的动力,让学生可以对课外书籍展开更好的阅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将坚持不懈的道理铭记于心,端正态度,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展开正确的引导。相信开卷有益,只要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坚持,就會在阅读上获得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张怀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开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80.
[2]董海滨.谈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