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逻辑

2020-01-26 05:52邱振中廖声丰
老区建设 2020年24期

邱振中 廖声丰

[提 要]无论是最初作为1950至1970年代“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小康目标、1980年代中期的小康社会、20世纪末的总体小康,还是新世纪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今天即将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都是为我国在不同时期规定的发展目标。全国人民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持续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由此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现代化道路;历史发展逻辑

[作者简介]邱振中(1966—),男,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廖声丰(1965—),男,南昌航空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江西南昌 330000)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在中国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之际,我们有必要对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逻辑进行理论上的梳理。

一、什么是“小康”

从1979年到2020年,小康的社会理想照进了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照到了14亿勤劳勇敢、砥砺奋进的中华儿女。自从1979年我们党提出“小康”目标之后,经过4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鉴过去知未来,我们不禁会问:“小康”究竟是什么?

“小康”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诗经·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在历朝历代的文献中,对其有不少的描述,含意也多有变迁,但可以确定的是,“小康”一词自诞生时起,就反映了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中国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康”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中华文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不断转化的中间状态,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持续奋斗的过程。无论是最初作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小康目标、1980年代中期的小康社会、20世纪末的总体小康,还是新世纪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在尚在进行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为我国在不同时期规定的发展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终于找到了实现小康的正确道路,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从而诞生了小康中国的伟大奇迹。全国各族人民正是通过艰苦的劳动,使“小康”由理论上的发展目标转化为了广泛深刻的社会革命和伟大实践,并最终成为了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实现。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造未来。在“奔小康”的奋斗历程中,我国亿万劳动者焕发出惊天动地的磅礴力量。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奋斗,为小康社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意;是劳动人民的双手,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澎湃无尽的动力。

走过“小康”,我们跨过了现代化必经的重要阶段;立足“小康”,我们拥有继续奋斗必备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从“小康”再出发,我们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二、现代化建设中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逻辑回顾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近代以来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为完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一目标的新征程。1953年,我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同年9月,党中央指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由此开辟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党的八大召开前夕,毛泽东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战略构想[3]。八大期间,毛泽东把第二步的时间明确为“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4]。党的八大把实现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的目标写进这次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963年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目标。1964年,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正式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5]文化大革命十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到严重挫折。1974年11月,毛泽东指示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6]。1975年1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再一次重申“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5]不久,周恩来病重,经毛泽东批准,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邓小平对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做了深邃的思考。1975年4月,邓小平对来访的美国客人说:我们“看能不能在二十世纪末达到比较发展的水平。所谓比较发展的水平,比你们、比欧洲的许多国家来说,还是落后的。”[7]同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报纸主编协会代表团和美联社董事长时也谈到:“所谓现代化水平,就是接近或比较接近现在发达国家的水平。当然不是达到同等水平。”[7]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中,邓小平揭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艰巨性。1975年9月,他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新中国成立25年来,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尽管有了这个基础,但我们还很穷、很落后,不管是工业、农业,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要几十年的时间。”[7]邓小平既看到了“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又表現了实现这一雄心壮志的坚定信心。但在系统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之前,我国不可能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久,邓小平被错误打倒,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再次遭受严重挫折。

由上面对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无论哪一种都是我们的宝贵思想财富。“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8]。

三、“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小康目标的提出

“小康”一词无疑非常富有中国特色,但20世纪70年代末被重新提出,这既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也是来自于全球的视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我国人民群众强烈盼望迅速恢复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1977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大把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目标写入党章。但是此后的实践发现,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的“四个现代化”难以如期实现。因此,实事求是地重新思考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和步伐,被严峻的现实提到了眼前。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国情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所提供的经验与教训,重新思考在现有的条件下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1978年底至1979年初,邓小平先后出访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发达国家的所见所闻,深深触动了邓小平,他感受到了中国与时代的巨大落差。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对中国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做了一个重要的调整。1979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问中国时,与邓小平交谈时,提到了中国现代化的问题,邓小平的回答是:“我们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象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9]在这里,邓小平对日本客人清晰地说明,中国20世纪的现代化,只是达到不穷不富的生活状态,还远达不到强国水平。同时,邓小平开始用“小康”勾画中国式现代化的明确目标。后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曾多次提到,“小康”是大平正芳首相访问他以后,他才想出来的一个词。就是这个词,成为影响中国和世界此后几十年命运的重要设想。大平首相的启发、世界先进水平的激励是一个方面,但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思考其实早已开始,并且经历了艰辛的探索。

“小康”目标的提出,非常有利于我们科学地制定和完善现代化发展具体战略,进而推进中国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10]。

四、小康社会理论的演进逻辑

1984年,小康社会提法,使以前主要指经济方面,扩展到了政治、社会、文化、教育、法制等多个方面,成为指导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指标,并已经开始取得实效,实现了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重要完善。到2000年,一个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从未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一个辉煌的成就,也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早在1997年的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就已经指出,在拥有10亿多人口的中国“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11]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12]我们党在总体上实现小康后之所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还只是刚刚跨入小康社会的大门。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正式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体任务及要求。2003年,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病灾害,应对这次危机还给我国带来一项重要收获,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坚持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党中央顺应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动员广大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又在十六大十七大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结果。党的十九大用“三个意味着”,从中华民族、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的维度,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和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明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从现在到二O二O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13]

小康建设与共同富裕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实现共同富裕是小康建设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现代化目标。世界银行2018年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人均国民总收入低于99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96至389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96至120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2055美元为高收入国家。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大关。按年均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10276美元,跨上1万美元台阶。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人均GDP过万美元,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人民将在全面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普遍过上比较殷实富足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也为全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不仅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以及建成后30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擘画了战略蓝图,更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二O二O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0-1-1(1).

[2]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8]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貫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1]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熊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