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单纯的语言表述,无法完全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将诗歌融入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历史形象思维,重建立体的历史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行之有效。寻求感知、归类集纳、合理想象、总体把握是实现诗歌与历史教学结合的有益路径,“诗史结合”有利于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对于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有所助益。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 历史形象思维 历史教学
一、 引言
如今,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敬而远之的现象——喜欢历史又难以亲近历史。这是因为课本中的历史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课本上历史的叙述方式,而且,教科书中难免会有语焉不详,或者史事之间断档找不到连接点的情况,仅仅依靠课本的叙述,学生很难重建立体的历史人物活动和历史事件。历史教学要克服以上这两个弊端,就必须问鼎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形象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它以表象或形象为思维的主要材料,借助于鲜明生动的语言做物质外壳,通过联想、想象和典型化手法,创造出某种独具率真和灵性的形象,并用它去揭示生活及周围事物的本质和存在状态”a。 处于形象思维之下的历史是鲜活的,姜义华先生《史学导论》中言:“历史的思维像艺术活动一样离不了形象的思维……历史思维中形象思维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能够整体性或者说立体化地把握与再现历史上各种个别的人和事,而且更表现于它能借助于残缺不全的有限资料去复原历史形象,能借助于精神的沟通与感情的共鸣去理解历史实际。”b
古代诗歌是浇灌学生形象思维的极好材料。中国古代本身就有文史结合的传统,李大钊《史学要论》言:“古者文史相同,一言历史,即联想到班马的文章,这是因为文史的发源,都源古代的神话与传说的原故。”c近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之一陈寅恪先生也提倡以诗文和正史文献互证的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元白诗笺证稿》正是其以诗证史的典范。站在历史教师的角度而言,读诗不能只感受诗人的心情,或欣赏他吟咏的优美诗句,更应该挖掘它里面包含的很多深刻的历史信息。除此之外,古代诗歌存在语言优美,情感至美,极具感染力的特性,将诗歌融入历史教学还对学生有教化作用,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作用,这样有形象有兴趣的历史教学,会为学生营造一个春风化雨般的环境,不知不觉地滋养着他们的心灵,有着“润物细无声”的独特魅力。
二、 古代诗歌融入历史形象思维培养的路径
如何建立歷史形象思维?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这本书提供了七种操作程序,笔者选取“寻求感知、合理想象、归类集纳、总体把握”四个方面,笔者将诗歌作为历史形象思维培养的辅助资源进行讨论。
(一)寻求感知:揣摩历史人物的感情和思绪
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又可以被称作“感觉”。古代诗歌在教学中作为一种刺激信号,可以使学生和古人“共情”,学生借助诗歌内心中产生和历史人物相似的感觉,切身体会那个时代人处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所思所想、所见所感,甚至悲欢离合。
东汉末年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安,生离死别成为一件平常的事。“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走啊走啊走,一直在不停地走,就这样与你活生生的分离。从此你我之间相隔千万里,我在天的这一头而你却在天的那一头。短短四句话将离别之情书写得简单朴实却含义幽微,容易感发人心。晚清诗学批评家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这样评论:“《古诗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共有之情也。”d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生离死别的经历,学生由古人的经历联想到自己所经历过的和可能经历的分离之苦,达到和古人“共情”的效果,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东汉末年这个动乱的时代特征以及百姓在乱世经历的离乱之苦,体会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灵感受,历史学习因为感情的融入更加具有生命力,颇能发人遐思。
科举制度得以让社会中下层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考中科举做官有多难?唐贞元十二年(796),四十六岁的孟郊第三次奔赴科考,终于进士及第,放榜之后写下《登科后》表达难以自抑的激动心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以往不如意的处境再也不足一提,今日及第令人神采飞扬,迎着浩荡的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完长安似锦的繁华。看完这首诗,孟郊及第后美好、愉悦、奔放的心情自然而然出现在学生脑中,学生得以生动地体会到以孟郊为代表的整个社会对于文化的追求和对进士及第的无限仰慕。
(二)合理想象:从思维中再现历史景象
历史中上演的一幕幕场景已经离我们远去,在繁华落幕之后如何再现历史场景,再现属于一个时代独有的景象?这时,诗歌是帮助我们建构历史图景的有益工具。
唐宋城市变化之图景,可以通过诗词进行联想。唐朝的都城长安有着严格的坊市制度,“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长安城百千家的分布像围棋的棋盘一样,十二条大街把城市分隔得像整齐的菜畦,将长安城规整的城市布局生动呈现。两宋时期突破了坊市制度,又取消了宵禁,城市的兴盛引人注目。“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还未吹开百花,却吹放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更从天上吹落如雨的彩星——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火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石星雨。在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里,艺人们载歌载舞,如同鱼龙闹海,令人目不暇接。两宋城市空前繁荣,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夜生活热闹非凡的景象让学生“不思量,自难忘”。
南宋偏安半壁,不思恢复中原反而沉湎于歌舞享乐的局面,可以通过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进行想象:“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社会上淫靡之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南宋统治者不思北伐,偏安一隅的景象得以被想象。
(三)归类集纳:建构历史形象的出发点
归类集纳是指将某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材料集中起来,材料越多,建构出的历史形象越近真。将收集不同观点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在学生脑中的形象会更加丰满。如隋朝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却短命而亡,隋炀帝在史家评价和民间口碑中也是暴君形象,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隋炀帝?在此,教师可以选取典型的和隋炀帝有关的诗《隋宫》和《汴河怀古》,向学生提出问题:结合以下两首诗(提供诗句翻译)和所学知识,思考诗人李商隐将陈后主和隋炀帝相提并论是否合理?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唐·李商隐《隋宫》)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隋朝首都长安城里的宫殿已经很繁华了,但是隋炀帝杨广还想在扬州修建宫殿作为自己的帝王之家。如果不是李渊得到传国的玉玺,那么他的龙舟还会游遍到天涯。当年放萤的地方如今已成废墟,只有“腐草”而已,只有低垂的杨柳和归巢的乌鸦。如果杨广在地下和陈后主相遇,还会提到《后庭花》吗?
陈后主为南陈末帝,他在位时远贤臣,亲奸佞,大兴土木,享乐纵逸,歌舞升平,奢靡纵逸,日夜喧淫,致使朝政荒废。
隋炀帝在位时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然而他主持开凿的大运河连接起中国南北的水陆交通,顺应并推进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大趋势,意义十分重大。如《汴河怀古》中所言:这条运河还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而且,他的功绩不止开凿大运河,还有推动和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隋炀帝在这些重大事业上有着不可否认的伟大历史功绩,“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如果隋炀帝没有做岀修龙舟巡幸扬州的事情,那么他开通这条河的功绩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平分秋色。他统治下的隋朝为唐朝的盛世局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影响深远,不单纯像陈后主一样是荒淫误国的亡国之君。显然,学生通过书中所学的知识和诗歌的对比分析,发现李商隐批判隋炀帝,将隋炀帝和陈后主相提并论不合适,一个相对丰满的隋炀帝形象得以在学生脑中建构起来。
(四)总体把握:为历史教学注入灵魂
“建構历史形象和刻画历史进程,要求达意传神,必须从总体上把握过往的时代潮流和当今的时代精神。”e历史细节固然能够吸引学生,但是如果历史教学没有上升到对社会风貌、时代变迁、历史潮流的总体认识,是缺少灵魂的。如罗曼·罗兰言:“大凡表达海上的风涛,不在乎描写各个的浪头,应当描写大海的掀播。”f细枝末节比不上历史大趋势关系重大。诗歌在此不失为一种把握历史总体特点的优质教学资源。
中古时期社会阶级大变动是一个宏观而抽象的概念,结合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魏晋南北朝以来盛极一时的豪门衰落,科举出身成为大家最推崇、最重要的入仕途径的大趋势跃然而出。
大唐盛世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也可以从诗词中进行总体把握。“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早朝的百官曙色中走进辉煌的宫殿,同万国使节向加冕悬旒的皇帝叩头。大唐王朝国力充沛的场景通过诗词深深地印在学生心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少年行》),游春赏花之后,最爱到哪里去?当然是去酒肆中饮酒寻乐。唐朝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民族往来活跃,整个长安城充盈着胡风这种唐朝开放包容的社会风貌得以形象展现。大唐盛世经济也十分繁荣,从“安史之乱”之后杜甫寄居阆州,感于今昔之变写下的《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开元盛世时农业丰收,社会秩序安定,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到处是贸易往来的商贾的车辆,男耕女桑,各安其业,各得其所的唐前期盛世局面宛然在目,杜甫的忆昔诗让学生们看到大唐王朝全盛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景象。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诗歌是进行历史教学十分重要的辅助资料,与诗歌结缘是教师培养学生历史形象思维最好的办法之一。教师有必要继承千百年来历史学留下的文史结合传统,将古代诗歌融入历史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历史内容也会因为诗歌的融入更具魅力。
af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第51页。
b 姜义华等编著:《史学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112页。
c 李大钊:《史学要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31页。
d 〔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第81页。
e 〔法〕罗曼·罗兰:《七月十四日》,贺之才译,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著者自序。
参考文献:
[1] 宁欣编著. 唐史十二讲[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
[2] 莫衡等主编. 当代汉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3] 李海涛.文史之辩——历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4] 叶嘉莹. 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
[5] 曹志敏. 诗说中国文化. 高中生古诗词曲篇[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
作 者: 杨茜媛,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