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内容摘要】高中政治作为高中生人格塑造重要阶段的必修科目,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段时间以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快速创新,以往的应试教育下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社会呼吁的是综合发展的高中生。但是如今的高中政治教育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的标准,依旧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填鸭式”的教学。我们意识到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方式的突出弊端,正在寻求新常态下高中政治的高效教学策略,以求得能在高效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补全高中生素质教育的缺口,我们经过实践教学与经验相结合的探寻方法,得到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增强课堂中的生活气息、鼓励团队协作,合作学习、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全方位塑造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 有效教学 策略
高中政治存在的意义就是在于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原理和指导高中生学习生活的方法论。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生尚不具备成熟的思维能力与截然的判断能力,容易误入歧途,而高中政治作为一门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可以在应试教育中帮助高中生思考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帮助高中生形成较为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增强高中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指引方面做出其应有的贡献。新课改逐步推行的当今社会,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有所改变,高中生的学习目标不再仅仅在于理论知识的习得,更多的在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应用与民族自豪感的彰显。目前的高中政治理论基本上还都处于理论性较强并且内容抽象难理解的状态,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推进抽象化向具象化的转换教学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下几个策略就是根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得到的成功总结。
一、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政治教师一贯的作风都是将自己作为高中政治课堂的中心,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务必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自身发挥优良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①。
比如,在高一教学“把握思维的奥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而是在精心备课之后,一步步引导高中生深入思索,一步步推进高中生的理论知识把握。高中政治教师要在课堂中始终铭记高中生们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将自身的引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有机结合,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要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鼓励支持和引导高中生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与此同时,温故知新是最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先由之前学过的与本节课内容由相关之处的旧知识来引入课堂,在高中生们都逐渐进入状态的时候,对旧知识进行总结性的回顾,与此同时开始引导进入本堂课新知识的讲解,通过新旧知识的相关性将其结成高中政治理论知识纽带,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前结后、温故知新。这样一来,同学们对于旧知识的回顾让他们对之前学过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与此同时,在前后理论知识连接起来的时候,对高中生构建高中政治理论知識网络也是有非常大的助益,除此之外,在引进新知识方式的创新使得高中生对新知识的把握更有自信心和好奇。高中政治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专业知识资源多方面帮助高中生解决具体问题。
二、增强课堂中的生活气息
生活中处处有政治知识的体现,世界观决定高中生如何看世界,方法论则无时无刻不在指导着高中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②。但是由于高中政治教学体系中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晦涩难懂,同学们意识不到高中政治与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联系,更不用说从学习生活实践中促进高中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了。
比如,在高一教学“公民的政治生活”时,高中政治教师可以考虑将高中政治与当下的新闻时事与热点事件结合起来讨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被尊重就会发生各种矛盾纠纷,严重则会导致刑事案件等,高中政治教师可以从新闻时事与热点事件中找寻典型案例,引导高中生们对其进行政治学层面的分析,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可以采取两队辩论的形式,以此方式促使高中生们对新闻时事与热点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对高中政治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搜索和综合应用进行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养成了关注新闻时事与热点事件的好习惯,还将高中政治知识妥善地应用到了生活之中,让高中政治更加生活化,变得更直观、更好接触。与此同时,还锻炼了高中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搜集知识论证自己这一方论点的可贵能力,在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述能力都得到锻炼的同时,还带着高中生们将高中政治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事件的评论之中,强化了高中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引发高中生们对生活中一些事件的学术看法,使其对待新闻时事与热点事件的观点和态度更加成熟,从而达到增强高中生们综合实力的能力。
三、鼓励和倡导合作学习
近几年来,团队协作能力逐渐越来越被重视起来,因为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许多教学实践都会采用这种互动性强、灵活度高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如今的高中政治课堂上,高中政治教师有必要消除同学们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让其组成小组,产生思维碰撞和信息交流,发挥高中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当中来,进而提高高中生们的公民意识和履行义务的自觉,以及锻炼其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③。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节内容的教学实践之中,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在课前备课的时候提前整理出这一节理论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随机划分小组单元,分配任务给各个小组,让他们自己做一回“小教师”,分工协作,有人搜集资料,有人查找实例佐证观点和理论知识,有人上台给高中生们讲课自己小组负责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技巧和细节等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生活经历、周边环境、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学生在思想和意识上都会存在明显差异。就比如,有的学生思想较偏激,有的学生则非常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广泛影响。但是随机划分小组之后,组员之间相互磨合,互相学习,比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学习能接触到更多的思维方式和理解问题的方式,会使高中生们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尤其是在高中政治理论知识特别抽象化的时候,一个人理解很容易出现“钻牛角尖”的偏颇行径,把握理论知识不够准确暂且不说,还有可能使自己的思维模式陷入一种怪圈,将自己的好心情消灭殆尽,最后搞得自己情绪很差但与此同时还没能好好掌握新学习的知识,造成得不偿失的场面。但是团队合作就不一样了,小组成员之间不会只存在一种思维方式,多种思维方式的交流和碰撞就会使得每个人的思维都更加开阔,以开阔共容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更好的想法也会是高中生们心胸更加开阔,人格更加健全,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灵活跳跃,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共同得出答案和理论知识的成果,对于高中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在课外活动中塑造学生
传统高中政治理论知识传授方式僵硬而又死板,仅仅是为了满足应试教育对高中生们的硬性要求,高中政治教师难免会使用枯燥乏味的方式进行高中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④。但是随着时代的急速发展,高中生们的要求远比应试教育的需求要多得多,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用,高中政治课堂效果不理想的局面亟待解决。
比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有的学生虽然政治学科成绩尚且不错,但是非常缺失集体荣誉感,总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形成没有全队合作精神,功利心过重,凡事只考虑自己的自私性格。随着社会对于高中生们的要求逐渐提升,只有成绩单好看的“刷题机器”避免不了被时代淘汰的命运,思想精神不正确和人格塑造不成功的高中生们进入社会之后也只会沦为炮灰,在高中阶段,高中生们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开展一定的课外活动有机会缓解这一棘手的情况。在开展课外集体活动时,将高中生们暴露于集体生活当中,拧成一股绳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这一过程中,不仅仅能得到个人硬件能力的锻炼,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逐渐深入,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的妥善解决还是靠理论知识的指导,这就有效地促进理论支持实践。因为高中政治理论知识除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剩下的就是要帮助高中生们指导生活实践,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需求的满足。不仅如此,在团队竞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各自发挥自身长处,为团队带来优势。这将促进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的樹立,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是解决高中生们普遍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艰苦奋斗精神这一棘手大问题的一剂良方,它不仅能放松学生的身心,舒缓高中生们的紧绷神经,还能将高中政治理论知识应用于活动当中,起到强化知识掌握程度的作用。
总而言之,新课改逐渐推行的形势下,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方式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人才培养越来越要求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理论实践的结合,高中政治教师既要在教学实践中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也不能喧宾夺主搞错了高中生们的主体地位,以他们为中心展开教学任务,制定新时代要求之下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将每一位高中生的潜力都充分挖掘。除此之外,增强课堂中的生活气息也至关重要。鼓励团队协作,开展合作学习是新时代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方法,它能促进高中生们思维的开拓和心胸的宽广,这不仅对于当前理论知识的理解是有好处的,对指导以后高中生们的人生实践也有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全方位塑造学生综合素养则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当仁不让的高效教学策略,它使得高中生们更加鲜活有动力,更加成熟稳重地从容应对生活和学习中各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注释】
① 孙一好. 基于新课改的高中政治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2020(33):272.
② 顾慧莉. 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 读与写,2020,17(27):22.
③ 贾正有.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家长(上旬刊),2020(8):115-117.
④ 龙红林.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径探索[J]. 科学咨询,2020(36):242-243.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