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骊兰
【内容摘要】质疑能力在任何课程的学习中都很重要,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学生“质疑”是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的良机,也是主动探索未知信息的开端,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贴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针对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为学生营造出可质疑的环境,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质疑中成长,在质疑中提升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质疑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质疑能力 策略探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多个方面,而质疑能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面,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以及感受语文内涵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将课堂节奏紧紧的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于学生是否能理解掌握以及喜欢与否并不在乎,因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甚至产生厌学等情绪。为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设置一些必要的措施,贴合学生们的学习心理和好奇心,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逐渐产生我要学习的动力,潜移默化中助推学生形成良好的學习习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接下来,我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展开详细的讨论。
一、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尽管我国初中教育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初中生不知道如何质疑,甚至有些学生会以提问的方式质疑,他们把都知道知识也提出来,以弥补课堂效果,质疑式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课堂纪律过于严格,学生深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使得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并且丧失了质疑的能力。另外,随着初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和认知逐渐丰富,对事物的好奇心逐渐下降,学生对语文知识也很难产生好奇心理,从而逐渐丧失了学习能力,同时,由于教师长期的固定思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生就失去了主动思维的意识,对知识只有被动地接受,忽略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因此他们失去了质疑的能力。
二、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发问
对于初中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提问能力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以更好地达到提问的效果。由于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学生们一直将老师视为课堂的权威,很少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沟通,更不用说质疑老师了。学生在课堂中更多的处于被动状态,这都是因为教师长期以来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认为教师说的都是正确的,从而不敢发问、不敢质疑。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让学生敢于发问,为其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包容的师生关系,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质疑的前提是令其敢疑、愿疑,这就需要教师努力的创设平等自由的课堂情境,氛围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的探索未知。
例如,在学习《春》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如“大家对于四季有什么样的感受,作为个人最喜欢哪个季节呢?”听到这样的话题,学生们顿时感觉趣味十足,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想要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随机的指出几名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说:“我喜欢夏天,夏天虽然热,但是可以去水里玩,很喜欢在水里面游泳,傍晚去河里钓鱼感觉很好。”师说:“这名学生的观点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对于夏天的喜欢说的很轻松惬意,大家为他鼓掌,后面的同学有想法也可以说出来,重点是说真话,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这名学生感觉很自信。接下来,其余学生的回答也会很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教师的鼓励机制下学生们都显得异常兴奋,都愿意站起来表述自己的想法。接着教师开始引入正文,针对《春》提出问题“对于这篇文章我是这样理解的,作者从细腻处展开,写出来自己对于春的看法,但是由于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我的理解对还是不对,希望同学们带着疑问去阅读文章,并积极的说出自己不一样的看法,看哪位同学回答的好?”对于这样的教师学生是不可能不喜欢的,只有将自己与学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去讨论学习,尤其是教师善意的话语和动作都会给学生带来无比巨大的力量,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愿意主动的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阅读方法在每个人面前都是不一样的,而使用的阅读方式不同,所展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获得的个人情感体验也会有差异,这些都与个人在社会中的经历或者个人修养有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愿意与文本对话,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生活体验,走进文本,说出自己的问题,激发自己和文章的共鸣。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让学生逐渐体悟质疑的方法和方式,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它很明显属于故事性较强的一类,理解起来不会有特别大的困难,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太大的障碍可言,学生对于这种类型的文章也是比较喜欢。但是学习文章并不是简单的理解文章大意就够了,需要感受作者的表达意境,想要借文章的内容告诉我们什么,以及我们在后续的文章写作时应该怎样去描述。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主动的去寻找和探索,用自己的方式与文章“对话”,主动去质疑,比如“文章主人公孔乙己属于悲剧性的人物,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的悲惨结局?是社会制度,还是普通百姓,还是丁举人一样的人物?”有了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就回去主动的思考,寻找自己认为的答案,经过学生们的谈论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孔乙己的惨剧是自己造成的,这样的新的答案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也得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效果。任何学科的学习教师都只能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无法辅助学生学习,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学着学习,尝试和文章中的任务进行对话,最大程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其质疑能力,在思考中碰出不一样的火花。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与众不同的体悟。
四、在互动中质疑,实现沟通碰撞
质疑能力培养其实很大程度却决于教师与学生间的思维触碰,此外学生与学生也应该有更多地交流与借鉴,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例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与讨论的模式,让学生互相质疑与学习,在提问与质疑中取得进步。如《藤野先生》一文,学生分组之后我就给他们提供了如下5个思考问题:(1)题目是《藤野先生》,但是为什么文章开头写“清国留学生”?(2)文章使用形容词“标致”来形容清留学生,你怎么看?(3)作者“弃医从文”和藤野先生有怎样的关联性?(4)藤野先生听到我“弃医”的消息为何流露出悲伤的深情?(5)文章中提到“我”平时“太不用功”,但是藤野先生为何对我关照有加?以上的5个思考题涵盖了人物性格、文章背景、题材选择以及思想内涵等各方面,契合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同时问题具有争议性和讨论空间,能够给学生提供思维碰撞、相互质疑的空间。
五、注意求真务实,鼓励学生积极质疑
教师在教学时经常能看见很多的学生学习很努力,但得到的结果却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中喜欢钻牛角尖,喜欢斤斤计较,喜欢刨根问底,常常提出一些很难以理解的问题,这些想法教师也不能加以指责,应该进行善意的引导,否则会对学生的造成压力,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在学习文章时,应该提出与课堂、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予以解答。
例如,在学习《幼时记趣》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物外之趣”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提问,没有了范围做约束,学生们的话题就会随着自己的思维进行发散。比如有的学生是围绕童年趣事进行谈论,而有的学生是以一个问题或者一个角度进行漫无边际的“延伸和拓展”,甚至将自己的童年趣事拿出来高谈阔论,使得课堂氛围很热烈但是无法获取真正的知识,甚至还有学生说自己的童年是没有趣味的,说出自己的苦楚,引起学生们的思想转移到别处,这对于课堂的教学都会造成影响。虽然这些会让学生们的谈话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但是过多的叙述无用的一些东西不仅占用课堂的有效时间也无法很好的把握课文的主题。此时,教师应该设计一定的范围,指导学生围绕制定的主题词进行討论和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正确的方向上深入探究,对于语文课文的理解也会更加充分、深刻。质疑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创造,善于从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发现问题。同时学会质疑,学生也能更清晰的发现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促进教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教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结语
俗话说:“学贵有疑,学则需疑。”这无疑再告诉我们质疑对于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来一个合理的方向。质疑的过程本就是自我提升,自我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正确合理的引导,既要显得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探究文章的内涵,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对教师说“不”,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一步。学会质疑、敢于质疑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彭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J]. 中外交流,2019,26 (45):396.
[2] 王一平.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10):20.
[3] 毛恩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 语文课内外,2019(24):80.
[4] 韩忠军.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 魅力中国,2018(49):130.
[5] 陈玉彬. 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 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2007(4):89-90.
[6] 姜蓉蓉. 增强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343.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