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族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01-19 23:14陈煜斓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家族

陈煜斓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1]120同姓小家构成家族,家族有不断繁衍的动力,异姓家族构成国家,国家就有不断壮大的根源。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家教是一个家庭的内在灵魂,是一个家族的最高人格体现;家教又折射出家风,家风则蕴含着厚重的人文。由此可见,家族建立起了中华民族身、家、国、天下的四重世界,家族文化构成中华文明的核心,并生生不息。在面对物质文明下的寂寞、空虚、无聊、绝望、恐惧、离婚……在信仰缺失下所造成的不知感恩、不守诚信、道德沦丧、童心全无等等现象的情况下,是不是该从家谱、家训、家祠里去寻找理论自信、历史自信,以获取人生智慧,从家族的发展史中得到激励和启示呢?

一、溯源知家本,族谱见渊长

自古及今,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每个家族都有着把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其中必有的部分包括谱名、目录、谱序、凡例、谱论、姓氏源流、世系、字辈排行等,更精致详细的家谱还含有祖先像赞、家法、传记、风俗礼仪、祠堂、坟茔、族产、契约、艺文、领谱字号等等。家谱记载着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一个个家族世系繁衍的历史脉络,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中,可以提供比国别史、地方志更为详实的人文资料。

1.家谱具有忠孝节义等德化功能。

(1)辨亲疏,明昭穆。家谱中详细记载了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世系繁衍等信息,实际上就是一部家族繁衍、发展、演变的历史。正如欧阳修所说:“族有谱牒,则人知其所出,知其所出则尊其祖,尊其祖则爱其身,爱其身则修身慎行,自不容以不谨!故非从昭姓氏、叙昭穆、明亲疏、辨异同入手不可也!”[2]若干年后,那些同源异流的宗亲,能借助族谱来明辨祖宗世系传承,引领子孙维系根脉。

(2)教子孙,鞭后世。家谱中的家训家范、治家格言、族规家戒、艺文著述等,包含有从孝悌礼仪、和家睦族之理,到做官为民、经邦济世之训,统括了人生的各个方面。这是一个家族传承的文化因子,也是对子孙后代修身处世,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为人处事基本原则的告诫。同时,先祖们开基的辛酸、创业的艰难、立德的故事及顽强拼搏之奋斗精神,对后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鞭策。

(3)促团结,牢根基。家谱虽是以记述一家一族为主体的史实,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的家族结构是树状结构,它是根根相错,枝枝相连,姑表亲、娘舅亲、一辈亲、辈辈亲,无不砸断骨头连着筋,故而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3]之说。国家国家,有家有国,小家和睦,大国平安。

(4)斥腐败,倡清廉。家谱一般都有“薄族者,必无好子孙,薄师者,必无佳子弟”之类的训诫。无感恩之心的子弟,何以担得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故专设家规家训篇,按修身、齐家、治国三大类统属,韩愈家训、陆游家训、纪晓岚家训等皆是如此。由他们的名声可知,家训能止恶扬善,可起“春秋作,乱臣贼子惧”[1]112的警世作用。

由此可见,家谱可以引导人“崇宗敬祖”,可以促成家安邻睦,也可以为国家政治清明起到促进作用。家谱,明确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懂得了所谓“血脉传承”除了生命体的代代延续,还含有精神信仰和人生责任的代代相传。

2.家谱具有励志性和凝聚力。家谱是一个个家族发展史的原初记载。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或榜样,故事的主人翁与时代相连,不可能复制,能延续的是基因,能传承的是精神。故而有耕读传家的江州义门陈,有经商文明的徽商帮,有的家族或许是工匠精神,有的家族是尚武传统,他们的文化基因主线未见得与时代附和,不会一窝蜂地追逐着做时代的弄潮儿,却由一个个闪亮人物奠定了家族文化的基因。他们如丰碑一般,成就着家族的励志史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荣誉而奋斗。

家谱是记载了某一地区一个姓氏的家族历史。有家谱与没有家谱的家族的差别——一股抹不去的寻根愁。现代人普遍有这样一种感觉,人人都有很多朋友,却很难找到知心的朋友;人人都忙于交往,但常常感觉孤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无法找到自己的根。对个人来说,家谱是我们的渊源,也是我们的根,弄清了自己的家谱,能够聚起更多的人脉,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更加亲密的关系,使得我们的心灵变得安详;对社会来说,家谱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大终极问题困扰了无数人。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谱谍身之本也。这正好是解开人生终极难题的一把钥匙。产生于伏羲时期的姓氏,代表着血统,名字里也含有血脉传承的成分,如排行。姓名是一个人特有的终身符号,它有历史、血统、辈分、希望等多重含义,规定了你在整个家族脉络中处于什么位置。族谱中既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又记载着各支的坟茔。祖坟地,就是我们最后的归属。过去有人认为,不能葬入祖坟者,可能是做了让祖宗蒙羞的事,那是人生最大的不圆满和耻辱。中国老百姓拿一本简单的族谱就能超越宗教,帮助人们解开三大终极问题。

祖宗崇拜是中国人独特的文明,尊重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凡事要对得起祖宗,不给祖宗丢脸,要光宗耀祖。这既是建立精神信仰和人生责任,也是自己血缘关系实实在在的历史呈现。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修谱。”通过修家谱,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有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

二、家规家训正,家族得兴旺

家规是家族的“基本法”。家规一般是一个家族所传承下来的教育、约束后代子孙的准则,规范着家族成员的行为,也叫家法。家训是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家训主要是指族长对族人、家长对家人立身处世和持家治业的训示教诲,也包含血缘关系、伦理关系,诸如兄弟姊妹、夫妻间的嘱托诫勉。家风是一个家族长期恪守家训、家规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家庭文化。它内化在每个家族成员品格中,气质里,外化为立世做人的风范,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传统家规家训里,包含了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

1.家训的教化与滋养功能。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家训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4]4为目的的家训,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符合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因而特别受到重视,也能得以传承。

产生于公元前约1100年的《诫伯禽书》记载:“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5]周公就曾诫子伯禽修养德行,礼贤下士,勿恃位傲人。不管是谁,即便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所谓“天子”,也必须遵循谦虚谨慎的美德。自桀纣之后的多少覆国者,就是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的例子。

刘邦《手敕太子文》写道:“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为嗣。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6]4刘邦病危时,对帝位继承人刘盈进行谆谆告诫和嘱托,亲笔撰写遗训,以现身说法告诉儿子为学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家训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无论是“立身篇”、“治家篇”、“敬业篇”,还是“处世篇”,都带有家庭道德的规范,呈现家族的优秀品质。闽东廉村,以“廉”命名,与“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息息相关。薛令之为官清廉,其思想精神被后裔子孙固化为十条训族:孝亲敬长、待人接物、尊师取友、敬宗睦族、敦勉勤俭、崇尚节义、诫革鸦片、早晚国课、疏离异端、严禁财博。闽东南的苏颂,一生从政,历经五朝,最后升至宰相,去世后追谥“正简”。他撰写了家训诗《感事述怀五言百韵以代家训》,要求子孙“孝悌先、重科教、俭持家、睦乡邻、修德勿怠”。“正简流芳,德泽贻远”,至今还是苏氏子孙追求的风范。闽西培田吴氏,从《家训十六则》到《家法十条》《族规十则》再到《公益社章程》,不断完善家训族规,兴养立教,耕读传家,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贤士,如赈灾救饥、怜贫抚孤的吴琳敏,乐善好施、智勇平盗的吴郭隆,首开河源十三坊书香、励志办学的吴祖宽,慷慨捐资、清白传家的吴昌同等,打造出吴氏家族的精神血脉,使善行忠义之心薪火相传,代代不息。江州义门陈于宋朝所制定的《义门家法三十三条》、《义门家范十二则》、《义门家训十六条》,较为全面地约束和规范家族成员的伦理及日常行为。一代硕儒朱熹,把儒学精华和自身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家规家训之中,含有修身、齐家、守正、崇文、尚德、择友等方面,处处是教人敦厚忠信,克己从善。千百年来,朱熹后裔繁衍生息,已历经三十多代,子孙遍布各地,达数百万之众。然而不管身处何处,《朱子家训》始终是朱子后裔共同的人生指引。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社会贤达,那些垂饬后代、训诫子弟的家训,实际上是我国封建时代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养成好家风的基础,也因此成为润泽滋养后人最富养分的精神食粮。

2.家训的伦理教育与人格朔造。传统家训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皇家训谕,也有士绅家书、诗词、箴言,亦有寻常百姓教导幼童的启蒙读物。所有家训、家范、家诫等,内容方面,基本上是围绕治家教子、修身做人展开的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整理汇编成的《庭训格言》,是康熙平时对皇子皇孙的教诲。246则“格言”,不管是对教育子女还是提升自我修养,都能从中得到许多教益,即便后来身居皇位的雍正、乾隆所建功业中,无不显示出家教思想的影响。千家万户百姓的家规、家法、家禁等等,既是苦口婆心的规劝,也具有道德律令性质,逐渐形成家族的灵魂,潜移默化地教育和熏陶着后人。

(1)孝悌相敬,和睦相亲。治家之道,必从孝悌始。 幼当让长,尊当让庳,各相含忍,毋得争斗,扶贫济困,救助鳏寡孤独等等,在家训中都有体现。同宗同里之间应和睦相处,不因贵贱富贫而有亲疏,是一个家族产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几乎每篇家训都将和宗睦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例如,孙奇逢《孝友堂家训》中就认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是“家道隆昌”[7]必不可少的条件,如同柳玭“立身以孝悌为基”[8]之意。

(2)勤俭为实,严谨唯尚。“成由勤俭败由奢”,勤劳节俭则是治家的重要环节,齐家离不开精打细算,严格管理。故而从司马光的“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裁省冗费,禁止奢华”,到清康熙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要求子女下乡耕读、纺织,无不是告诫人们勤俭为治家之道,认为这样既可以培养后人勤劳节俭的好习惯,又使他们的生活更为充实。

(3)正身率下,憎爱不偏。林则徐的家训是:“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传统家训都强调家长以身作则,林则徐的“十无益”格言,首先就是他自己的修身标准,其次才是教导子孙后代为人处世的范本。直到今天,“十无益”家训仍然在影响并激励着世世代代的林家后人。

(4)珍贵名节,看重家声。名声好,品行良,家风正,善飘扬,敦厚忠信,宽柔慈厚,是古代家训的一个鲜明特点。颜子推的《颜氏家训》开篇述及写作家训的目的时就谈到他家夙重家风的事,说“吾家风教,素为整密”[4]6,孝悌忠信由此兴,礼义廉耻由此立。《包拯家训》更是规定:“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6]76此训诚有补于风化,而这样教育出来的子弟,才能自我发展、自我开拓、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5)勤劳为政,清廉为事。帝王、官宦之家的家训中,多有躬亲政事,奉公守法,谦恭谨慎,宽厚待人的内容,特别是那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明君、名臣、名相更是如此。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和清圣祖康熙的《庭训格言》都告诫子孙们要不辞辛劳,认真处理国务,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许衡训子要“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9]。帝王之家也不忘教育子弟要进德修身,近善远佞,切戒狷薄,不可顾眼前之利而妄他日之害,不可因一时之势而贻数世之忧;要营造正气充盈,无邪气滋生的环境。

(6)隆学励志,端士习问。激励子弟勤奋学习,立大志、成大器的家训也为数众多。江州义门陈“以为族既聚矣,居既睦矣,当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于是创立学堂,教化子孙。其目的是使家族每一个成员都能“大小知教,内外如一”,做到上下尊卑有序,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共建家族的繁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是谈“志”与“学”的辩证关系。许多家训的作者都以自己的经验教训向子弟传授治学方法,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良好学风,并视为陶冶族人道德情操的必由途径。

(7)躬耕自立,应世经务。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仍有不少家训教诫子弟要学艺习技,耕读并重,反对好逸恶劳的不良作风。江州义门陈的家法明确规定,男性成员要“执作农役”,妇女则从事蚕桑纺织。“程门立雪”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传为美谈的典故,其主人公杨时的家训就特别强调家族子弟要“勤耕读”。

(8)择偶之道,夫妇人伦。婚姻、家庭作为宗法的承载体,在中国古代的宗法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江州《义门陈家规十二则》第五条规则为“严夫妇”,确定夫妻之道:阴阳之义,亘古常尊;好合可乐,狎昵宜悛;正位内外,各以其分;以乐鼓钟,以友瑟琴。与之相配套的“家法”规定,男年十八以上,则与占勘新妇。“皆只一室,不得置畜仆隶”,即不可娶妾养俾,严格一夫一妻制。漳浦蔡氏家训规定“婚嫁宜俭”,千万不要“校奁橐,朝索其一,暮索其二”。不可否认,有的家规明显局限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的范围之内,但仍有不少积极成分。

(9)种福得福,广结善缘。传统家训在教诫子弟、家人立志谋业的同时,或以史为鉴,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例,向他们灌输处世之道。朱熹告诫儿子要交“敦厚忠信,能攻吾过”的“益友”,不要交“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的“损友”。[10]而且,要从小教起,认为“蒙养不端,待习惯成性,始识补救,晚矣”;故而,“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11]许多家训都充满温情和智慧,要求家人宏裕其量,洗濯其心,去其斤斤沾沾卑卑之念,常存蔼然恻然惇然之心。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家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张英在朝廷任职时,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张家人便给当大官的张英写信讲了此事,请他出面干涉。张英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中国古代家训,奉行耕读为本、诗礼传家,打造出各自家族的精神血脉,使善行忠义之心薪火相传,代代不息。虽非“篇篇药石,言言龟鉴”[12],还夹杂些许“封建意识”,但总体来看,教育子弟笃伦理、严义利,仍不失是一笔十分丰厚宝贵的伦理文化遗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多数内容仍不失其积极意义和借鉴价值。

三、祠堂知门祚,家风察德泽

古人云:“礼,莫大于宗庙。宗庙者,天下国家之本。”族人为了“怀抱祖德”、“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报本返始”而立家庙,飨祖考,于是祠堂应运而生。修祠堂往往聚全族之人力、财力,规模宏大,建筑气派,或布局巧妙,或早工精巧,劝阻上下,费尽心思。那里不仅是供奉祖先牌位之地,还有显示宗族兴旺发达之意。祠堂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还可以在此办理婚、丧、寿、喜等活动。族亲们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基本都是在祠堂进行。祠堂不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思念,是族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1.祠堂与灵魂的净化。祠堂,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那里,存放着族谱,是中国人寻根的地方。祠堂一般都陈列有先祖名人的画像、事迹、传记、祖训,以弘扬祖德,警示后人。祠堂里的一副副楹联,一座座功名旗杆,一块块功德牌匾以及一次次仪式活动,生动地表达并阐释了各家族的精神品质。

从宋朝开始,朱程理学阐释天、地、人的大道理,并推动普通老百姓都要修家谱、建家祠家庙,甚至规定每年有几次正式的祭祖仪式。这种仪式已经超越了口头传教的功能,使儒家价值主张通过血脉绵延、传承赓续,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祠堂的院门,基本上都刻有“宗功祖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之类对联;堂内有诸如忠、孝、善、义、敦、笃、淳、睦等字。既教导子子孙孙时时不要忘记做人的根本,更希望他们事事都要用“德”规范自己的言行。

祠堂是个受人敬重的地方。曾几何时,一座座祠堂飞檐翘角,气宇轩昂,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美轮美奂。这不只是值得欣赏的艺术殿堂,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巨柱。人们以肃穆之情,看墙上的“族规”、“家训”,看正厅上一排排祖宗的牌位。在袅袅烟雾中,他们创家立业的非凡历程与责任感,照亮后人的精神世界,使之心灵得到净化,品质和德行得到提升。每当祭祖,宗亲不分远近,血脉汇聚,增进感情,求得精神的认同。而那依长幼次序端坐在那里的先祖,又仿佛冥冥之中,保佑着家世的兴旺,子孙的繁衍。

祠堂也有遭劫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除“四旧”尚且不说,封建社会也有这种不良之举。从《陈氏书院章程》得知,广东陈家祠实际是各地陈姓族人供奉牌位、春秋祭祀的合族祠。而清代乾隆年间,广东官府因为合族祠“把持讼事,挟众抗官”,上奏朝廷将合族祠一律禁毁。咸丰和光绪年间,又发动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取缔行动。为掩人耳目,保留宗祠,陈家祠便以“书院”之名示人,而且还别出心裁地与广东官办最高学府广雅书院并提,于大厅两侧柱子上悬挂一副对联:“道缵太邱星聚一堂昌后世,德邻广雅风培百粤振斯文”,意为陈氏书院与广雅书院为邻,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好在这里一直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也作为陈姓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因此称作“书院”倒也平安无事。

如今,很多祠堂又修缮翻新,重放异彩。那一度被简单地定为反动“族权”象征的祠堂,又恢复了以前的众多功能:乡愁存放的陈列馆,灵魂安放的栖息地,聚会、议事、倡学、教化的重要场所等等,特别是现在,更是发扬光大,兼有文化活动室、书画展览、文艺展演、史志乡贤英才陈列等新功能。

2.家风与社会风尚。“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13]。中国传统社会各大家族都崇文重教,十分重视本族子弟的教育。祠堂本身就是本族子弟的教育场所,门厅和柱子上镌刻的文采飞扬的对联,大都是颂扬祖先功德、追溯家世渊源、叙述本家杰出人物的事迹或者是劝诫后代子孙的训规。诸如“岳母刺字”的故事、邪恶必惩的戒训等等,更具有那种无声教诲的重要功能,形成了激励上进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能助家族子弟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后人铭刻在心,代代受益。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共产党人,更是讲究家规、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很多家规严、家风正的佳话。毛泽东有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三原则;周恩来曾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定下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的“十条家规”;习仲勋的家教“节俭几近苛刻”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就是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14]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修身齐家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习近平曾明确指出:“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14]家风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家庭,若老人宣扬家风,父母示范家风,夫妻掌舵家风,子女继承家风,孙辈顺受家风,兄弟姐妹竞比家风,这一定是一个祥和的大家庭。无数事实证明,和则兴,不和则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5]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家风败坏是干事创业的负资产,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家庭风气正,事业才能枝叶茂盛。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家风建设纳入到廉政制度建设之中。《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上海市开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这条条“准则”“意见”,都涉及到家风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建立者、守护者,在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要起到保证家庭风清气正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四、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在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观念中,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排斥在严格的等级秩序之外的。譬如祠堂建设,从择地、规划、伐木请梁、奠基、砌墙、立柱、上梁、树门献架,一直到最后的装饰、完工,对尺寸、方向和施工有着严格的顺应天伦、体现礼教的规矩。它的构造和纹理,它的花饰和风骨,都表达伦理风化,崇尚秩序的观念。没有彼岸的“信仰”和此岸的“契约”,表面上强大了族权主体,但解决不了家族发展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唐宋时期的江州义门陈氏,创造了15代3900多口历时300多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饮、家无私财、共同劳作、平均分配、和谐相处的世界人文奇迹,最终的分庄离析,不只是传说的宋仁宗为弘扬“孝义”而下旨分家那么简单,应该是个体家庭与整体社会矛盾冲突的必然趋势。

1.传统家族文化的反思。家族文化,在人格模式上,普及了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普及了礼仪之道;在思维模式上,普及了中庸之道。这三个模式,实际上是与儒家“三纲五常”互为表里,形成了家国一体的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体系。这种以“孝道”、“中庸”、“顺从”等为核心的家族文化,表面看起来系统严密、逻辑清晰,但不可忽视其中的缺陷。

其一,缺少公共意识。家族所培养的君子,必须要做到忠孝两全,即上对朝廷,下对家庭负责。但是老祖宗万万没有想到在“廷”和“庭”中间还有一个公共空间——它是跨家庭跨政府还跨地域的。如何在公共空间里面建立起我们的文化素养,已然成为了今天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责任。传统的家族社会一直以来的资源配置方式、收入与消费分配方式,勘定了个体的人在家族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结构。公共空间与我没有发生资源配置的关系,我可以不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结构的改变,公共领域的空间越来越多,与自己的切身利益越来越密切,那就不能只扫门前雪了。

其二,缺少法制意识。家训中有不少专制主义与棍棒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宋代以来的家训中,几乎都列有轻则“罚之”,重则逐出家门的条规。江州义门陈“家法”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三条有专门针对嫖娼、赌博、行窃、酗酒、斗殴等越轨行为严惩不贷的条文。如对嫖娼者,杖笞五下;如果恃酒侵犯了别人,杖十下;赌博、斗殴的杖十五下,凡不遵家法,不从家长命者,决杖十五下。最重的处罚是,“妄使庄司钱谷,入于市廛淫于酒色,行止耽滥,勾当败缺”的人,要“杖二十下,剥落衣妆,归役一年”。对执行“家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立刑杖厅一所,凡弟侄有过,必加刑责,等差列后。”族中子弟以及家族成员有违法的,都在此了断,绳之以法,杖之以刑。家族文化中,家规就是法。而古代家规、家训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限性,比如说盲目服从家长制的权威,虽维护了家族内的统治秩序,但不合理。

其三,缺少创造意识。朱熹诫子“不可言人之恶,及说人家长短事非”[16]。像这样教诫子弟恪守明哲保身、深自韬晦的处世之道是家训的核心内容。谨言慎行,固然可以形成“人无间言,争讼稀少”的和谐局面,但愚忠愚孝也会造成一种莫名其妙的思维——没有争议。不争,大大增加了资源配置方式的确定性,也因此增加了家人的“安身立命”安全感,乃至可降低隐形交易安排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一般情况下,但凡有大创造能力的人不可能没有争议,反而是平庸少有争议,因为任何创造都是对前人的挑战,任何创造都是对原有规范的突破。“没有争议”并不一定代表着公平、合理、创造、进取。

在传承家族文化的时候,要科学地借鉴,因为,其中一些不合理的东西在今天是不适宜的,甚至会伤害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家族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之上的。农耕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土地等生产资料和房产等生活资源都掌控在家长手里。这个等级秩序的支配体系具体保证了“不听话”、“不孝顺”的晚辈会受到惩罚,所以,家长的绝对权威,尊崇老祖宗的法则,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都要维护自己非常实际的利益。可是,到今天,土地不再私有,家长不一定是法人,资源的失去对晚辈的掌控力也就不再了。家祠、家庙只有象征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不可能恢复到农耕时代的威力。而在土地集体化、政治民主化、生活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同族而居不现实,统一配置资源不可能,相同的生活方式也不太可能,市场经济的社会决策,解构了家族管理模式,但也促进个人智慧的新生。

2.现代传承的思考。要光前裕后,世代绵延,唯有家风正气、仁德道义,故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初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上升到基本国策的层面来认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可以用现代的方式来传承家族文化。

(1)政府建民俗博物馆。这里,既可以看到一个个家族的变迁,又是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博物馆以姓氏为空间,可呈现原始的“祖先的足迹”,也可以有机融合现代艺术景观,给人别样的参观体验。为发掘和传承优良家教家风,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道德品质得以延续,使传统的家训族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适应,丰富和满足今人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可建立“中华传统教育(姓氏)家训馆”。“家训馆”功能多样,可收集各分支优秀家风、家训、家法、宗规等,作为人们完善道德修养,提升心灵层次的基础;可汇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如《弟子规》、《三字经》、《周易》、《礼记》、《诗经》等,为建设和谐社会,提高族人乃至市民整体素质,提供思想营养和行为指导;可展示家族发展史、人物志、源流文化等,让后人了解本姓,爱我宗族。可以文化交流、墨宝存留、影像播放等形式,启迪人们慧识,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滋养人们心田。

(2)集体建家风堂。家风堂以“传家风家训、享家珍家誉”为主旨,可以设置“家和人乐”、“良方教子”、“修身持家”、“家誉满堂”、“团结友爱”、“丰衣足食”、“尊老爱幼”、“家和万事兴”等板块,通过文字、物件、图片、影音资料甚至3D场景等载体,从不同角度展现、弘扬“家风文化”。家风堂可以内设适当的座位,既可以作为社会道德文明、尊老爱幼的教育基地,也可以是养老休闲,邻里互动,阅读、健身的场所。

家风堂的建筑不求规模宏伟、装饰华丽,但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原创性。建筑物本身及其所展示的作品大部分都要根据地域特征和家风建设的主旨原创,展示的应是当地姓氏的族谱,族谱里都包含一些祖先流传下来的族规、家规,以阐述家庭、家风、家教的重要性为主题,向人们展示良好家风孕育出的家和人乐。二是接地气。家风堂是普通百姓的家风堂,展示的是普通人家的好家风,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譬如,以“孝善勤俭”为主题创作的系列农民画,展现出的是一派家和人乐的场景;或者通过特色产品的制作工艺、实物的展示,让人们感知当地人勤劳智慧、勤俭持家的好家风;或者以最接地气的艺术创作再次向我们展示家风家教的重要性。三是重传承。家风堂从设计到创作再到布展,都把“传承”理念贯穿其中,家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将当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家训,通过书法形式加以展示,既是把家训挂起来,也是把家训传下去。或书法,或绘画,或剪纸……意在传承,用本地的特色工艺把这些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

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家庭建设,以德立家,以德治家,以德育人,清白明世,耕读传家是传统家族文化的核心要义;刻苦耐劳,刚强弘毅,劬勤创业,团结奋斗是家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家族文化源远流水,积淀着家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家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族人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在信仰缺失、一切向钱看的当下,挖掘、梳理中华优秀的家族文化,是一种信仰的传播,是精神世界阳光的导向,为弘扬风清气正的家国氛围,涵养好的社会风气,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做到家范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统一,家教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统一;晓喻勖勉和榜样示范的统一,抽象的哲理训导与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统一。我们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寻根溯源,还要从传统中寻找核心动力。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家族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HK家族崛起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小偷家族》
家风伴我成长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