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党纪教育基地
人力资源不仅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关联密切,同时还影响着公司整体的技术力和竞争力,是驱动营利性组织乃至整个行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作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人力资源的充足与否将决定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发展潜力,也因为如此,企业需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保持足够的重视。
在招聘方式上,出于节约成本资源的考量,企业主要是使用招聘广告与推荐的方式来形成宣传渠道,这种做法有较高的概率让员工群体之间形成小团体,降低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当不利。就推举的人才获取方式而言,其大部分推荐人员多为内部成员或者管理层亲友,对人际关系的考虑大于人员质量。而广告招聘多针对应届毕业生,其实践经验要远远小于理论经验,且在岗位忠诚度上也存在不足,流动性过多,如果应届毕业生招收过多,有很高概率出现核心技术流失的问题[1]。
企业文化可以为员工和管理层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有助于提升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增强企业和个体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企业成员对公司的忠诚度。当前大部分企业对于文化建设都存在不足,文化建设工作流于表面,内容过于形式化,如以强行要求员工定期做健身操、喊工作口号的方式来形成文化氛围,这种做法没有将员工的个人发展前途和公司的未来绑定到一起,且有损害员工人格自尊之嫌,不仅不会提升员工的忠诚心,且会加大人才流失的概率。
国内的行业市场主导方向已经从以往的卖方主导过渡为买方主导,买方不仅拥有更多的选择内容和更宽广的选择范围,同时性价比心理也越来越重,在新进同行增多,市场份额缩减,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人员的素养问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越发重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要想拥有准确的市场判断,不仅需要一定的经验支撑,还需要用深厚的知识技能储备,若不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或引进更高层次人才,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人力资源属于动态变化的资源类型,很多管理办法在运用过程中都会逐渐失效或根本无法实现,尤其是就业环境剧变的前提下,人才流动性增高,基层员工拥有更多选择权利,一旦不符合其未来职业定位,那么其就会选择离职或走向更加符合自身理念的岗位,而这就会给企业的人力资源构架带来严重的冲击。
企业的招聘应该做到公平公开、面面俱到,对于人才的评判标准不仅仅考虑学历,同时应该囊括专业技能与道德品质方面的考虑。针对人才的招聘应该是有计划的,需要了解招聘人员的知识、品德与能力水平。而作为被招聘人员,则需要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满足人尽其用的目标[2]。对于企业而言,在重要岗位人员的招聘中除从外部引入之外,还可以考虑到内部的选拔,为优秀员工创造晋升的机会,这有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工作氛围与文化氛围的支持,成熟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路线,为员工创设平稳的工作环境,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的关心与关怀,充分体会到企业与自身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在相互促进之中获取稳定的发展。在人才竞争中,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成熟的企业文化会更能吸引人才的加入,企业要在构建和改善工作环境过程中注重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文化,并以文化为契机对企业内部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企业的革新和优化,为促进企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由于人力资源一直处于一种动态变化,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开发和完善,才能让其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故企业在进行人才培训前,企业应首先调查培训需求,分析调查结果,进而让培训需求更加明确。且针对不同阶段的员工,企业需设计配套的培训体系,如对于刚入职员工,培训重点在于企业产品、企业制度及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对于普通员工,培训重点则在于岗位情况、岗位技能的传授,对于管理层员工,培训重点要放在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调研能力、项目决策能力等方面。常用的培训方案有讲授法、轮岗法及网络培训法等几种,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可结合员工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和替换培训模式,让员工借助不同的培训手段来体验不同的岗位技能,使其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积累工作经验,进入岗位角色状态。最后,企业应在培训基础上,制定相应满意度调查表,以评估培训效果,对于评估结果,企业也需告知受培训者,以本人可以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自我调整,进而达到培训目的。
在制定奖惩措施时,企业要注意调整激励措施的针对性,对于不同岗位员工,企业要控制好激励侧重点,如基层员工的收入普遍较低,其所关注点在每月实际收入上,对其的激励要点便在于物质激励,如加薪、达标奖励、奖金等都能起到提升基层员工积极性的作用,对于高级技术岗位或中层管理岗位员工,收入相比基层员工更高,所以物质激励效果不会如底层岗位一样明显,其激励侧重点应在于技术人员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成就上,对中高层人员的激励方式要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比如在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用晋升机会、职位授权等方式来加强中高层员工的忠诚心,使其对公司产生更高的认同度和更深的依赖感。
近年来我国创业人员增多,行业竞争加剧,人力资源的储备及管理方案将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力的关键,企业当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做针对性调整,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持续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