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冬伟 刘海龙 张泰 郭长河 魏书东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这是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极为常见的模式,也是高等教育领域优化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措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优势巨大,一方面能够引导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沿着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则能借助用人单位深入教育过程实现理论联系实践,使高等教育能够学以致用,使大学生切实成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并有更高水平核心竞争力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信息化管理虽然早已成为各行各业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科学化的核心,然而对于高校和企业这两者而言,各行其是仍是很长时间以来信息化管理的普遍状态。即便是校企合作早已常态化的高校和企业来说,无论是信息化管理意识还是出于商业活动安全性的考虑,缺少校企信息数据融合与互联互通依然是制约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无论校企合作如何紧密的高校或企业,双方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管理实践仍然具有泾渭分明的显著特点。从学校方面而言,虽然毕业率和就业率与未来用人单位之间关系密切,然而教育的专业性和主导性又决定了校园中的信息化管理几乎不会考虑邀请企业参与。而从企业方面来说,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对数据保密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更加不会主动寻求高校的加入。
因此,即便在意向层面具有高度趋同性,但在实践层面,高校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仍然壁垒分明,缺少充分的信息数据融合与互联互通。
信息壁垒的存在和信息整合的欠缺决定了高校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且作用有限。比如双方合作的信息化管理只停留在最表面化的数据浏览或查询。又如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活动依然满足于面对面、手把手,而对数据信息的应用意识不足、实践有限。因此,这些高校校企合作的信息化管理往往有名无实,仅有信息化管理的表象,而对人才培养的渗透性和影响力相对有限。
数据整合的目的之一在于形成不同程度的倒逼机制,使高校人才培养切实遵循市场要求,改变传统模式下高等教育故步自封、一成不变的缺陷。其次,相较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许多高校的信息化管理虽然也在持续推进,然而无论是广度或深度均与无法与企业相提并论。这是由于半封闭式的校园环境容易造成校园信息化管理对社会环境变化的敏感度降低,与用人单位存在一定差距。这不仅会造成高校信息化管理低质低效,也更易在人才培养环节缺少适应性,与未来用人单位的现实要求不匹配。因此,通过更为广泛全面的数据整合,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先进性有利于带领学校加快自我优化和提升。这对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都会有所促进。
信息化管理是基于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的管理优化和创新。这个过程不能缺少软硬件技术和基础设施设备的持续投入。然而除非是少数实力雄厚的重点大学,普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行政事业性经费本就不甚宽裕,能够用于信息化建设的部分更加有限。一旦校方需要在专业建设等其他方面有所倾斜,则涉及信息化管理的投入必定有所削减。一旦资金和资源匮乏,则信息化管理所受负面影响便难以预估。
因此,高校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联络企业,借助企业力量持续增加资金与资源投入,不断夯实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基础。而这个借力的过程可以通过给予企业更多参与教学的权利得以实现。企业参与专业和职业教育不仅是为企业自身进行未来人才储备,也有助于学校紧跟市场发展脚步,随时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的走向。同时,企业深入高校人才培育也能够将企业技术专家的实践经验传授给高校教师。这对培养高校“双师型”师资人才队伍大为有利。
信息化管理的技术优势不仅表现在对海量数据的存贮和光速传输,也体现在大数据与云计算共同作用之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事实上,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信息化管理正在大幅提高各行业管理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精准性。这对人才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潮流趋势。
比如,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大数据分析能够更为精准地挖掘出符合企业客观需要的应用人才,同时也能从中发现一段时间的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学校和企业加以优化或修正。
又如,在整合双方数据后,校企双方可以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预测一段时间内市场发展变化的动向,从而提前布局,为企业生产发展与人才储备做好铺垫和准备。
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具体实践手段的优化创新,更需要教育思想、管理理念层面突破陈旧意识的局限。只有以更具互联网思维特点的合作意识指导校企合作实践,高校校企合作的信息化管理才能在顶层设计层面与时俱进,才能具有战略眼光和长期视角。而这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校企合作的信息化管理提质增效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