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2020-01-19 04:34焦连志范星雨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型双创

焦连志 范星雨

(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上海 200090)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中指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其后,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多次提出这一理念,国务院也于2015年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对于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各种类型的人才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相对匮乏,这种状况已经引起政府和高等教育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强调要“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等教育要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就需要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就需要创新教育方式,特别是重视对大学生展开创业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大批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一、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内涵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知识的爆炸性增长,而且也为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空前强大的传播手段,因而也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由信息融合增殖和知识创新驱动发展的知识经济新时代,科技进步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这样一个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创新成为一国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性因素,而创新在基础在于人才,在于千千万万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被摆到了无比重要的地位,创新也因此具有了最高意义的价值,创新驱动着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的发展,因而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创新,以创新推动国家发展,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增长缺乏新动能,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就一定要重视创新,习近平说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2]。而创新的基础在于人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因而高等教育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高等教育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使命,而其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人的创新素养发展成为当代新课题。”[3]在当今这个以创新为显著特征和重要内容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素养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的重要核心素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人才,高等教育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重视大学生以创新素养为核心的核心素养培育,形成大学生创新人格。核心素养“被定义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集合,”[4]尽管在不同的时期,对人才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存在一贯性和整体性,但是不同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变革也会对人的核心素养提出一些新质的要素,有些甚至是十分重要的要素。如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自主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就是这个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否则就很难在这个时代顺利地生存下去;再如创新素养也是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一种重要的核心素养,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则是创新素养的竞争,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要重视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所谓大学生创新素养是指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所要求的心理品质,具备相应的创新认知水平和创新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具备构建新的知识联接,创造新的知识,以及将知识创新与技术应用结合起来的能力与素质。创新素养是一个有机的整个,各个部分缺一不可,相互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大学生的创新型人格,创新型人格“是指开展创新活动时应该具备的自信心、独立性、求异胆略、合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从某种角度讲,创新人格在创新素质中比智力因素更重要,是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意志保障。”[5]创新人格是创新时代的理想人格,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等教育改革应当凸显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以此为导向进行系统的教育改革,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着丰厚创新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二、“双创”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意义

“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6]李克强总理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批示中强调大学生在创业创新大潮中的重要性,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特别重视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这给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过去的高等教育中,习惯于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育不够重视,大学生的创新潜力也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实际上造成了对大学生宝贵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国一些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培养起步早的高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开掘出了他们的创新潜力和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有些甚至将自己的知识创新成果转化成了创业的核心资本,创立了一些很有前景和很有创新潜力的企业,对我国的知识经济的创新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而高等教育重视创新素养的培育,对于个体成才和国家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年大学生是宝贵的智力资源,教育是打开青年大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力资源的钥匙,而对青年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则是打开大学生群体创新资源的钥匙。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发展性资源,型塑了他们适应信息化变革时代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也丰富和提升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他们为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也必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习近平曾这样对青年创新寄予厚望,“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7]因而,青年大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使自己具备创新素养,使自己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另外,从与大学生利益最直接相关的就业来看,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但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培育大学生创新素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拓展就业门路,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目前,“中国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不足2%,而欧美的这个比率达到20%—30%。”[8]我们和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而现时代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创新创业风潮已经席卷全球,也有不少创业成功的励志故事,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部分大学生也选择了自主创业作为择业方向,因而高等教育重视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展开自主创业活动,走向创业创新之路;即使在就业以后职场发展中也面临着各种新的困难与挑战,在这个变动不居,知识更迭速度越来越快、各种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的知识经济时代,从业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发展。

三、大学在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中的行动

高等教育阶段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也是大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更专业知识的时期,这一时期与中学教育阶段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学阶段主要是要学会教师传授的知识,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则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因为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不同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等的提升,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也因为更多知识的学习而使自身的知识体系越来越系统性,学生在这一时期能够萌发出对知识进行整体性把握和再创造的能力,也就是初步具备一定的创新素养,但是仍有待进一步的开掘和引导,如果高等教育能够在这一时期根据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特点予以积极的引导,就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培育创新素养,形成创新人格,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9],他强调大学生要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这些对大学生而言都将是终身受用的思想素质。大学生一旦奠定了创新素养的基础,就会为其今后的学习成长,乃至工作以后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助于其形成稳定的创新人格,并在工作中以及创业创新活动中展现出创造性,对个体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行动既有内因的驱动,也有外因的推动,就外因而言,国家政策对于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扶持,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压力和吸引力、文化上追崇创新创业、追求成功的文化心理等构成着对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外在推动力和拉力。而就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而言,当然内因是主要的,而外因是次要的,因而外在的环境尽管十分重要,但如果缺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的激发与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动机也就难以被启动,大学生的创业创新也就只是一句空话。而且大学生的创业创新主要是在离开大学校园以后展开的,尽管在校大学生也有创业创新的活动,但是由于学业压力,学生主要还是以学习为主,学校的教育对于大学生内因的启动有着重要的激发作用。高校通过系统的知识体系灌输、科学的思维方式培育,能够形成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能力素质结构,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因而,高等教育应当把培育大学生的素养作为重要课题,积极探索,多方借鉴,走出一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培育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子。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创业创新就不再是很小一部分精英大学生的努力方向,也成为对广大大学生的一个普遍要求,因为教育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并不是出类拔萃的精英大学生一定就能在创业创新中脱颖而出,普通大学生在创业创新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就不能局限在部分精英大学生身上,而应当面向大学生普遍展开创业创新教育,这也就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高等教育应当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新理念,重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创新创新素质的培育,将创业创新素养的培育当作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根红线,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根红线,让大学生意识到创新能力素养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有意识地去挖掘和培养自己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着力培养适合这个创新经济时代所要求的人才。当然要培育创新型人才,还需要高等教育体系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比如建立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政策环境与创新创业配套机制,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浓厚校园文化,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从而有利推动大学生创业创新活动的展开。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最高价值,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发展乃至个体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指标。高等教育应当明确时代发展对于人才发展的需求,重视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通过努力改革高等教育体系,塑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使高等教育发展真正与时代发展相应和,对时代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创新型双创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