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成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高度,从客观的现实逻辑出发,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和实践探索,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科学地回答了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本文从目标指向、发展方向与培养导向三个维度,分析“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
“我国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相连,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服务”要求,对“为谁培养人”提供了基本的遵循。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教育首要问题,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客观现实逻辑。
“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2]新时代青年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要在为祖国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书写自己人生的华章。新时代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新时代青年则是实现新征程的青春力量。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历程,从“知青”到“普通农民”再到“黄土地的儿子”,深刻展示了青年习近平把人生理想与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负青春韶华,不辱青春使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新时代青年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要积极投身实践,勇立时代潮头,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青年紧连国运,新时代呼唤新青年,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力量。当年,青年习近平奋斗在基层第一线,扎根在陕北梁家河7年,办沼气、办铁业社、种烤烟、办代销店、搞河桥治理等等,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自己的报国情怀。新时代青年将历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实现的见证者和建设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终将在新时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青年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要着力把青年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栋梁之才。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人,要为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合格的先锋队和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成为了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最基本的要求,也为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地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发展方向问题,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科学发展逻辑。
理想信念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核心本质和内在要求。理想因其高远而为理想,信念因其坚定而为信念。理想信念是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指导方针和思路融入,决定着青年的人生航向和事业成败。理想信念动摇与滑坡是最危险的动摇与滑坡,青年只有心中有了信仰,自己的脚下才会有力量。“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4]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后,在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压抑的政治环境下,一步步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还有思想关”,在困境中树立了理想,在磨砺中坚定了信念。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7年时间里,先后递交了8份入团申请书和10份入党申请书,即使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始终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这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理想信念的坚定。新时代青年应当自觉向青年习近平志存高远、坚定信念的精神品质对标看齐,让理想信念成为新时代青年学习和工作的“标配”。
练就过硬本领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和客观需要。“学如弓弩,才如箭簇。”“青年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5]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虽然顶着“黑帮子弟”的帽子,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青年习近平一边放羊一边背字典,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他“白天劳动、晚上看书”,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佳话。青年习近平用亲身经历激励青年练就过硬本领,新时代青年要向青年习近平学习看齐,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要坚持在实践中砺能笃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练就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青年必须坚持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锤炼过硬本领,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社会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责任担当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和实践需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青年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新时代青年应当扛起使命并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6]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就是要接好前人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青年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党支部书记后,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工作着力点,治沟打坝、大办沼气、办代销店、办铁业社、办缝纫社、办磨坊等等,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青年习近平都能想办法克服,勇于承担工作重任,这就是青年习近平的责任和担当。“敢说、敢做、敢担当”,这句话是梁家河村民对青年习近平的一致评价。“近平敢担当,能做事,心里装着老百姓,又有一股闯劲,他克服困难,最终把一件件事情都办成了。”这是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乡亲们心中的印象。新时代青年要以青年习近平为楷模,勇于担当进而努力成长成才,勇担新时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和青春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长治久安、党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培养人”实践指向问题,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深刻实践逻辑。要构建三级党建网格化、三级团学组织多元异质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五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机制。要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构建网格化、立体化、多元化协同培育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体系。
学校各级党组织要以网格化服务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构建立体化的网格管理机制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
首先,发挥学校党委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方向融入作用。学校党委要统筹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各种教育资源,搭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青春舞台,“要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7]学校党委要做新时代青年的知心人,做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工作的热心人,要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责任制,推动学校各级党组织自觉肩负起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其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方向融入作用。
其次,发挥院系党组织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政治融入作用。院系党组织要着力强化立德树人,“需要从优化院系治理体系、健全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强化院系组织力建设等方面着力”[8],把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纳入院系党组织的的教育目标,不断增强院系党组织服务青年、凝聚人心的功能,发挥党员密切联系青年学生的作用,提高政治意识、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充分发挥其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政治融入作用。
再次,发挥基层党支部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支部要打造以“保障工程、牵手工程、融入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机制。保障工程要构建基层党建与新时代人才培养融合的新模式,基层党支部的设置要对接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主阵地,使基层党支部成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坚强后盾与保障;牵手工程实现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建设融合发展,教师党支部牵手学生党支部,定期开展帮扶共建和实践指导,以网格化化服务落实牵手工程;融入工程着力实现理想信念融入和典型示范引导,着力发展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和开展青年学生党员教育,实现新时代青年入党前融入和入党后引导的融合。
共青团、团学会、团支部三级团学组织有效衔接、互联互通,共同探索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多元异质型创新群体培养模式。
首先,共青团要紧紧围绕青年的工作找准着力点、切入点、结合点。共青团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教育工作的大局,要做到“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要,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9]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筑牢专业技能为基准,以文化创新活动为亮点,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功能。
其次,团学会要创新组织动员、融入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支持各类青年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要切实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指导力度,努力把学联组织建设成为“青年之家”、“师生之桥”,进而促进新时代青年学生自由全面地成长成才。团学会干部要“带头刻苦学习、带头苦干实干、带头严格自律、带头联系青年”,不做青年“官”,要做青年友,要“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发挥团干部在新时代青年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再次,团支部要积极开展组织理论学习、推动中心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帮扶行动等主题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不仅要发挥好团支部的作用,还要充分发挥班级、宿舍在新时代青年成长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在坚持“试点先行、逐步发展、以点带面、影响一片”的工作思路下,逐渐探索具有团学特色的新时代青年学生多元异质型创新群体培养模式。
要发挥政府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作用,促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搭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舞台。要发挥政府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坚持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突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着力提升各类院校的治理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青年人才。
其次,社会要积极主动参与。社会要创设良好的氛围,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让青年真正地融入社会,鼓励青年下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向扶贫攻坚挺进,向创新创业进发;社会团体、社会组织要积极融入清朗的社会风气,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平台;大众媒体要弘扬和传播正能量,准确提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各类信息;生活社区要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让新时代青年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化活动中成长成才。
再次,学校要发挥基础性主导作用。学校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校内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外教育有益补充作用,点亮青年的理想之灯,激励青年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社会理想相结合,争做新时代有为新青年;学校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一个作用于新时代青年心理的有意识方向,另一个作用于新时代青年心理的无意识方向,使新时代青年能够将外在的教育内容主动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学校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统一,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提升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让新时代青年在教育和实践中达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学校要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机融合,依托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跨时空的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培育活动,建设好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主体教育网站,线下要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以情育人,实现线上教育的及时性和线下教育的人本性生物有机融合。此外,“学校后勤应着力从全员参与、全程跟踪、重点把握和队伍建设等多个角度,围绕育人目标,实施育人举措,推动“三全育人”工作取得实效”[10]。
第四,家庭要注重家教、家风、家训的熏陶。家庭要做好青年的教育引导工作,引导青年努力向上向善靠拢,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言传身教指引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创建向上向善的“家风”,运用家风的综合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要注重家庭教育,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在教育的方式、教育的内容、教育的途径等方面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注重德性熏陶,崇尚家国情怀,要引导青年将家庭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塑造具有家国情怀意识的新时代青年。
第五,个人要构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三自教育”的模式。青年个人要加强自身建设,借助党和国家提供的政策和平台,将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结合,既专攻博览,又关心时政,勇做时代弄潮儿;青年要积极参加以志愿服务、专业实习、文化活动、实地调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通过贴合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点、适应个性发展的社会实践,把自身培养为综合能力与素养突出并富有道德责任感的时代青年;青年要构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三自教育”的主体体验式德育模式,利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和专业技能,把自己培养为新时代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青年要大力继承和弘扬家风和家训,要把弘扬家风家训作为青年学生自身的“必修课”,积极参与家庭文化氛围的建设,在良好家风、家训、家教的熏陶中真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和全人类发展的新高度,从目标指向维度、发展方向维度、培养导向维度,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科学地回答了教育的“首要问题”、“根本任务”等教育核心问题,彰显了客观的现实逻辑、科学的发展逻辑、深刻的实践逻辑。新时代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要构建三级党建网格化、三级团学组织多元异质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五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机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合格的先锋队和生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使新时代青年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强国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