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反思与实践

2020-01-19 02:20王冬元
关键词:三全育人专业课育人

谢 娟 王冬元

一、课程思政与“三全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从客观上看,“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课程思政强调专业课教师将思想政治观念、价值规范、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利用课堂特别是碎片化时间,培育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引导和指导大学生阳光成长,实现价值目标、学业目标、能力目标和生活目标等。

课程思政与“三全育人”具有内在的联系。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3]何谓“三全育人”?全员育人,指的是所有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无论是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还是从事服务后勤等其他工作的相关人员,都要参与育人工作,形成育人合力。全程育人,指的是学生在校受教育期间,学校都要认真组织部署,精心设计安排,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全方位育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载体(如奖学金评比、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的作用,帮助学生全身心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和熏陶,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二、“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一)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要求推进课程思政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一些传统错误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很多学校“重智轻德”,德育常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无法得到充分体现。鉴于此,高校必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三全育人”理念,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的有机结合,切实把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合力育人工程”实施方案的切入点,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育人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凝聚育人合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逐步形成合力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 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两者之间存在高度契合性

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包含了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内容上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从高校课程结构来看,当代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洗礼和熏陶,是高校课程思政全面贯彻落实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到一起,通过隐性的方式,利用其他专业课程所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熏陶,能够更好地发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充分接受高尚道德和科学精神的陶冶和培育,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发挥积极影响和作用。[4]

(三) 从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和育人要求来看,课程思政是确保高校办学方向的重要手段

课程思政理念高屋建瓴,用“大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的宏观标准和视野,对高校的育人体系进行全新定位,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要求和战略意义,进一步提升了高校通过所有开设的课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站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高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是提升高校教育实效的关键抓手。高校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每位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有利于进一步开拓高校教师的思维视野,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明确并落实高校教师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有本领、有责任、有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路径探索

(一)构建“三全育人”教育工作体系,有效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

构建“三全育人”教育工作体系,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全方位融入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要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思政课堂的吸引力。要以“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的生动形式,触及学生灵魂进行答疑解惑,引领当代大学生积极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挖掘高校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努力做到自然、有真情、有故事。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注重课堂体验和感受。将专业课作为思政工作阵地,通过课程内容创新和教学模式创新,真正做到将思政与专业培养相结合、与技能提高相结合、与职业素养提升相结合,让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比如,结合“中国梦”“责任与担当”“榜样力量”等主题,专业课教育教学要有效融入理想信念、道德追求、责任担当等思想内容,鼓励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深化爱国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同时,不同类型的课程对课程思政挖掘拓展的重点应有所侧重,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二) 加强课程建设,真正发挥高校课程思政全程育人的重要功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融入所有课程教学当中,必须将课程思政建设与学校办学定位、各专业特点、各课程特质等紧密结合,不断细化隐性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要通过在全校范围对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的培养,引导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充分结合学科专业积极挖掘专业课隐性育人元素,把脉学生需求,在方法、形式和载体上注重开拓创新,挖掘自身专业特色的育人元素,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工作责任感以及敬业精神,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过程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立体化育人。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文化、革命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国工匠职业精神等融入进去,帮助学生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自身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总之,要着力提升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实现思政教育从思政课单一灌输向所有课程全程引领的创造性转化。[6]

(三) 全员育人,从“专人”转向“人人”,切实发挥每一位教师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天职。高校教师结合自身的授课内容,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果说教师讲授课程理论知识是授业解惑,那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传道育人。如果说学习课程知识内容本身是教人求“真”、求“美”,那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人求“善”。从这个意义上看,课程思政是教学的“灵魂”。它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教人“求真、求美”与“求善”的统一、“授业、解惑”与“传道”的统一。反之,如果课程中无思政,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基于此,高校必须建立一支学生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相互联系支撑的工作队伍,齐抓共管、同向同行、良性互动、协调配合。同时,可以考虑从社会、企业、知名高校和地方机关聘请优秀人物担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聘教师,打破大学思政课“孤岛化”的窘境。

学校要加强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及时出台相应政策,加大课程对思政方面的经费投入,充分调动每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对待自身肩负的教育教学工作,用人格魅力真正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最终,真正做到全过程贯彻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教学要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专业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