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
——“X凉了”构式的认知语义探析

2020-01-19 02:03贺康宁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构式语义语法

贺康宁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引言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凭借生动简洁、意义丰富的特点得以广泛传播,不仅展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知,而且满足了特定情形下人们交际的需要。“X凉了”是新近流行的一种评论某种现象、人或事物的发展没戏了、没结果甚至走向失败的委婉表达,在网络语言中频繁出现。

例1指尖猴子凉了之后又一款爆品,品牌套路却值得你学一学。(雨果网,2017-11-07)

例2线上抓娃娃已经凉了?做好这些也许你还会有机会。(游资网,2017-12-15)

例3周立波这次真的凉了?被控5项罪名,最高或判15年。(海疆在线,2018-01-10)

例4死于固步自封还是竞争惨烈:狼人杀要凉了吗?(游民星空,2018-01-13)

例5iPhone SE2要凉了,苹果春季发布会将要来袭。(凤凰科技,2018-03-17)

上述各例与传统的主谓结构,如“饭菜凉了”“咖啡凉了”等在语义搭配上不同,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都发生了改变。如例1中“指尖猴子”作为玩具的主要功能是娱乐,正常情况下其温度并不能明显地被量化、感知,或者说就其娱乐的功能来讲,温度并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例2中“线上抓娃娃”是动词词组,而传统的“X凉了”句式中,“X”通常为名词性成分;例3中“X”虽为名词,但“周立波”为专有名词即人名,此处指海派清口的脱口秀表演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因此也非汉语中固有的常规表达。上述示例中的“X”都不是谓语动词“凉了”的常规行为者,在语义的理解、表达上均与传统的语法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根据刘大为对构式的区分(即构式可分为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它们构成一个连续统),笔者认为这是一定的修辞动因对汉语中固有表达进行认知再范畴化的结果,这种新兴的“X凉了”表达是一种修辞构式。[1]

因此,文章结合修辞构式理论对“X凉了”这一构式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演变过程进行探讨,语料主要来源为微信、微博及百度文库等网络平台,试图探索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之间的联系。

二、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理论辨析

根据构式语法理论,[2]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且其形式和意义的某些方面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换言之,构式义能否从它的组成成分推导出来被认为是判断一个表达能否成为构式的一项基本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1]但这一论断却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陆俭明指出,如果每个构式都有独立的构式义,那么为什么“‘张三吃了个面包’、‘李四种了棵树’、‘王五喝了杯咖啡’这些句子所代表的构式”,让人感觉不到那种不可推断的构式义?陆俭明先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之所以在“张三吃了个面包”等句子上感受不到推断的构式义的原因在于,从句子的组成部分中推导出的意义与构式的意义恰好吻合,理解并未受阻,构式的意义自然被透明化了。[3](PⅦ-Ⅷ)换言之,构式的语义原本是可推导的,只是非规约性的使用使它受到阻碍,然而也有一些构式的意义本身并不可推导。[1]

例6王冕死了父亲。[4]

“死”常作不及物动词使用,上例中,若不考虑句子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整体语义,单从“王冕”“死了”“父亲”这些成分中,究竟名词性成分“王冕”和“父亲”谁才是动词“死了”的施为者,无法推知。换言之,仅从构式成分来看,无法知道究竟是王冕死了还是父亲死了,所以以“王冕死了父亲”为代表的领主属宾句包含其固有的形式和意义特征,含有“失去”或“蒙受损失”的构式义。[4]因此,构式义是构式固有的,且不能从自身的组成成分中推导出来,一旦构式投入使用,构式自身携带的构式义就会显示出来,赋予其组成成分没有的语义。

修辞学同样关注语言的非常规用法,一个语言现象之所以被认为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段,是因为它不同常规的新颖表达方式。但这一新的表达方式如果没能被人们广泛的使用、推广,它就只能是一个偶然的、暂时的表达;相反,如果人们在新的话语情境中再次使用它,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其一,形成习语,即不具能产性的实体构式。[1]

例7他今晚又喝多了。(蒋严《〈关联:交际与认知〉译者前言》)

“喝多了”表达的只能是“喝酒过量(而不是其他的饮品)且造成不良后果”的语义,构式的语义不能从组成成分中推测,在使用过程中更不能破坏构式的组成方式,否则就会破坏原本的构式义,如不能表达为“喝了很多”,因为“喝了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表示“喝了很多茶/汤/水等”不同的语义,具体的语义选择依赖说话者的语境,但“喝多了”只有“酒喝多了”的含义,故此“喝多了”只能以习语的方式投入使用;其二,形成经过框架提取和规则化的能产性构式。[1]

例8原来你是这样的哈士奇!(今日头条,2016-11-27)

例8属于非典型用法,是对哈士奇让人哭笑不得行为的宠溺心情的表达,这一流行语构式源于汉语原有句式“原来你是这样的(一个)人!”但汉语中传统的表达方式毫无例外都是“原来你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人称代词“你”对应的一定是“〈一个〉人”,不会出现非人称的指示),且表达说话人强烈的不满,含有失望、责备甚至愤怒的意味。[5]然在新兴的表达方式中,构式“原来你是这样的X”中的“X”可由人称指示拓展至非人称指示,语气中强烈指责的意味大为削弱,具有委婉表达不满、凸显“惊喜”赞扬的双重语义。[5]由此可见,原本暂时性的修辞现象在广泛的使用中成为一种关系构式而具备了语法的性质。一个修辞现象之所以被视为一种修辞格而获得一定的能产性,通常也是由于伴随着规则化的提取结构框架造成的,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关系构式。[1]而“所谓的修辞意义,其实就是不可推导的构式义。甚至可以说,一个研究者为什么会在纷纭复杂的话语中感觉到某种现象具有修辞的性质,正是感受到了其中不可推导意义的存在。”[1]

据此,刘大为指出,不可推导性并非构式的唯一属性,客观的语言现实应是既存在不可推导的构式(即修辞构式),也存在可推导的构式(即语法构式)。语法构式是可从其组成成分推导构式义的构式,以及虽有不可推导的构式义,但已经完全语法化了的构式;修辞构式指不可推导的构式,只要这种不可推导性还没有完全在构式中语法化。[1]

鉴于语法化通常只是一个程度上的问题,因此两种构式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构成一个连续统。[1]

三、“X凉了”构式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演变

(一)作为语法构式的“X凉了”

传统“X凉了”属于主谓结构,由变项“X”和常项“凉了”组成。在北京大学BBC在线语料库中通过对含有“凉了”的相关语句进行检索,并对含有谓词“凉了”的5 107个例句进行归类,可以发现:由于“凉了”描述温度变化,因此“X”常为真实可感的事物名词(例9、例10),或即使不是具体的事物名词,但也含有能被感知的温度变化(例11)。

例9爹爹,你整天都到哪去了,回来就是一身酒气的,也不看饭菜都快凉了!(温陵《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

例10碟仙恐被云娜看出了蹊跷,慌忙回身笑道:“光顾了说话,药都凉了!”(萧逸《风尘谱》)

例11她怜爱地说:“去睡吧,记得关窗子,天凉了。”(琼瑶《几度夕阳红》)

传统构式中除了上述描述客观现象且可推导构式意义的表达,也有构式整体语义大于组成部分意义的表达,如:

例12萧工泼凉水:“到报纸上去找不是笑话吗,要是真赚钱,早被人家抢光了,轮到你,黄花菜都凉了。”(毕淑敏《毕淑敏散文集》)

例13“难道他们不知道紫竹山庄有危难么?还是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了?”(戊戟《黑鹰传奇》)

例14他和登旺到北寨村里一看,又到地里一看,他的心凉了。(陈忠实《南北寨》)

根据刘大为[1]对构式的划分,随着不可推导的意义逐渐凝固在构式上,构式就相应地逐渐呈现出语法的性质,当这种意义完全凝固为构式的一部分,修辞构式就转化为了语法构式。上述“黄花菜都凉了”(指时间过去很久)、“人走茶(就)凉(了)”(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心凉了”(喻失望、心灰意冷)刚出现时为修辞构式,构式的含义虽不可推,但伴随着人们长期的高频使用,这些不可推导的构式义已经可以依靠记忆被存储被激活,根本无需临场的心理操作。故此,以上不具能产性的习语性构式理应属于语法构式中的一种。

综上,除了部分习语性语法构式(如“心凉了”等的表达),传统语法构式中变项“X”和谓词“凉了”处于同一语义框架下,即由于“凉了”的语义是在阐述温度的变化,那么“X”必定能够被感知温度变化的非抽象名词。

(二)作为修辞构式的“X凉了”

当代汉语中新兴的“X凉了”属于修辞构式,其构式义无法从各个组成成分自身的意义上推知,因此具有不可推导性。与语法构式相比,作为修辞构式的“X凉了”呈现出以下不同的特点。

1.变项“X”词性拓展

通过对所搜集例句进行比较归类发现,修辞构式中的变项“X”更具开放性,成分更加灵活多样。

首先,在词性上,语法构式的变项“X”在使用上中规中矩,都是名词。这是因为构式的固定项“凉了”是动词,主语自然由典型的名词性成分充当。而修辞构式中的“X”除了名词,也出现了动词的用法。

例15吃鸡凉了?凉的不仅是吃鸡,还有一大堆你看不见的东西。(36氪,2017-10-30)

例16直播答题为何“凉了”。(云南网,2018-03-05)

上述中,“吃鸡”“直播答题”均为动词词组,动词成分充当主语在汉语中本是常见现象,但新兴的流行构式中“X”与“凉了”处在不同的范畴中,两者的语义辖域、语义范畴突破了原有的限制。正常语境中,可以说“鸡(肉)凉了/热了”,但不能说“吃鸡(肉)”这一动作是凉还是热,毕竟动作的冷热不能够像具体的实物一样可以量化。但在上述例句中,“吃鸡”游戏的玩家数量随着跟风热的逝去及血腥、消极的文化因素而遭到相关部门否定,“吃鸡”在中国大势已去,极有可能消失在同类手游市场中。因此,将事件的背景信息压制在构式中,“凉了”不再是描述客观实体温度的表达,而是对某一现象不再炙手可热的委婉陈述。

2.“X”范围虚化

不同于传统构式的是,嵌入项“X”即使是名词性成分,但范围已不仅限于实物名词,人、抽象名词、半抽象半具体名词都可进入该构式。

(1)“X”指人

例17“抹黑”中国的话还没凉,蒂勒森先“凉了”。(参考消息,2018-03-13)

例18前方观察:索顶薪未果今成看客 诺埃尔真“凉了”。(腾讯体育,2017-11-21)

汉语中其实早已有关于人“凉了”的表达,如“(死者的)尸体凉了”,而起初流行语“X凉了”的本意就来源于此。在OB直播T17预选赛时,正在做直播的谢彬突然很久都闷声不说话,其中一人便说去看看谢彬别凉了,意思是死了太久人都要凉,随后“X凉了”在网上迅速流行且经历了意义的改变。新兴构式中,“X”常为第三人称,所指对象一定是健在的、且有一定知名度或社会地位人,如上例中蒂勒森系美国前国务卿,诺埃尔是NBA篮球运动员。例17中蒂勒森访问非洲期间因旅途劳顿而生病,期间却不忘发表不利中非关系的言论,引来中非两国一片热议,但蒂勒森抨华言论余热未退,却因得罪特朗普遭遇解职。为特朗普政府如此卖力工作却落得如此下场,新闻标题中“蒂勒森凉了”便是对其政治生涯突逢滑铁卢的幽默嘲讽。例18中诺埃尔作为年轻球员中优质内线的代表却被教练摁在板凳上无法施展才能,曾经的顶薪球星如今连上场都难,“诺埃尔凉了”是对他作为优秀运动员前途黯淡的委婉表达,惋惜之情不言而喻。因此,当“X”指人时,构式表达对所指对象发展前途黯淡、甚至走向失败的委婉评价。

(2)“X”为抽象、半抽象半具体名词

修辞构式中“X”作为名词成分在所指上相对抽象,致使“凉了”的语义也偏离了常规用法。

例19中国的嘻哈文化是不是彻底凉了?(知乎,2018-01-28)

例20人生已经凉了,何去何从。(博客分享,2018-04-12)

例21乐视网彻底凉了?(百度快照,2018-01-27)

例22因为中国,韩国这个产业凉了,交出历史最差成绩单。(网易新闻,2018-02-22)

例23新垣结衣献出中国银幕首秀,但为何《恋爱回旋》票房还是“凉了”?(凤凰网财经,2018-03-12)

“文化”“人生”都为抽象名词,而“乐视网”“产业”“票房”既非常规意义上的实体名词,也非完全意义上的抽象名词,嵌入成分“X”词性的范化必然导致构式的语义走向虚化。例19,近期流行的嘻哈文化中由于含有不健康因素致使其唱片全部下架,多数风头正劲的主流嘻哈歌手也被封杀。国外流行至今的嘻哈风在中国刚流行起来就受到相关部门整治,央视的点名批评更使人联想嘻哈文化是否在中国要“凉了”,“凉了”在此处便被赋予了销声匿迹的含义。例23,“票房”一词介于抽象和具体之间,票房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成败,日本当红女星新垣结衣在中国也拥有相当高的人气,她在中国首次亮相理应使电影大卖,但票房持续走低,“凉了”在此时间事件背景下便有了“低迷、不景气”的含义。

现如今,“今天的考试估计凉了(不及格、挂科)”“新处的对象怕是要凉了(没戏了)”“你要凉了(完蛋了)”等表达在年轻人口中已屡见不鲜。随着“凉了”一词不断被用于描述消极事件的情景语境中,加之其与“完了、惨败、绝迹”等语义等量的词相比更加委婉、甚至带有幽默调侃、暗讽的语用功能,“X凉了”构式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任何人、事物、现象等在发展趋势、境遇不好的情景下都可用此构式。

综上,与传统语法构式不同,修辞构式“X凉了”中变项“X”的嵌入成分在词性上由名词拓宽至动词,在范围上由指物拓宽至指人,并由实体表达延伸至抽象表达。相应地,为实现特定语境下特殊的表意需求,构式的语义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原本表达事物物理状态改变的描述性构式,逐渐演变为表达对某人、事物或现象境遇不好的评价性构式。由此可见,新兴“X凉了”构式突破了原有的语义限制,已由语法构式逐渐演变为修辞构式。

四、“X凉了”构式的认知基础及机制

(一)构式的认知基础

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认为语言能力不具有自治性,而人的认知来自对外部世界的经验,因此须从人的体验角度来认识和解读语言。[6](P3-4)换言之,语言的意义并非仅限于语言本身,而是基于人对客观世界能动的认知过程和自身对从现实世界的理解,[7]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6](P4)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构式“X凉了”从语法构式演变为修辞构式有其特定的心理认知基础。语法构式“X凉了”的认知基础在于:在人们的百科知识中,嵌入成分“X”和谓词“凉了”一定处于相同的语义框架下;或者说当人们在描述某物凉了的时候,这个物“X”必然是具体可感的、且有相应的温度变化,这一切都源于人们通过身体与物体的接触产生的经验性常识并因此积累了有关“凉了”的具体语义经验。所以在使用方式上,语法构式是通过人们熟知的、能够量化温度的“X”与固定项“凉了”进行搭配使用,在构式的使用中提供对“X”信息的补充。而新兴的修辞构式出现和使用也同样基于以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身体经验,以体验为基础的感知创造了不同辖域之间的相似性,[8](P386)促使人们在对具体事物的不断感知中形成了相应的抽象思维。

(二)构式的认知机制

通过与语法构式“X凉了”相比,人们发现新兴修辞构式的语义更为抽象,其中“X”有了极大的拓展,但“X”被归入构式的语义范围中并非任意的,而是一定的认知动因在起作用。

莱柯夫和约翰逊指出,思维、行为、语言,就其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9](P8-10)受到语言以及认知经济性的制约,当原有的概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交际上不断扩张的表达需求时,人们不会无休止地去创造新的结构形式;相反,人们已经习惯在已有的认知图式和交互模式上看待新的认知经验及交互方式,[1]即会采取隐喻的认知手段,利用另一事物与此事物的相关性找到两者的关联点,用已知的事物来表达新的概念。[8](P385)构式“X凉了”的拓展义项正是经由转、隐喻的思维方式,使得构式具备了修辞的动因。

构式中的“凉了”涉及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变化或状态,触觉作为人们的主要感官之一,在现实中对于协助人们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作用重大。当人们身处一定的环境中,温度的变化幅度如果与适宜人体的温度发生冲突,必然会导致身体、进而心理的一系列变化。基于身体的体验,这种将原本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事物经过重新分类划分至同一范畴的思维过程正是隐喻性思维起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们的思维方式总是不自觉地将两种事物相提并论,并用具体的事物来思考、经历或谈论抽象的事物,以赋予其具体事物的特征、从而帮助人们系统地描述看上去杂乱无章的世界。[8](P387)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隐喻是一种近似关系,转喻是一种临近关系,两者构成一个连续统的两端,中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现象。[8](P389)修辞构式“X凉了”也存在相对明确的转喻的语言表达。例如,“蒂勒森凉了”以蒂勒森这个人来取代蒂勒森的政坛生涯,“诺埃尔凉了”以诺埃尔本人指代其作为篮球运动员的发展前途。

以上表明,人们对物体的体验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概念,为我们将抽象概念理解为“实体”(即隐喻性思维)提供了物质基础。

五、结语

流行语构式“X凉了”在网络媒体的传播下凭借简洁经济、意义丰富的特点成为新闻标题、网络及日常用语的常见表达。“X凉了”从汉语中原本表达事物温度变化的语法构式发展而来,受一定修辞动因的影响演变为修辞构式。修辞构式“X凉了”的演变过程是一种因语义关系的衍生而由实到虚的过程,其经历了词性的拓展、用词范围的扩大,构式的语义也因此虚化,用以评价人、事物或现象发展境遇暗淡的委婉表达,在一定情境下带有幽默讽刺、调侃的语义;其认知基础是人们涉身体验的经历,而隐喻的思维方式是该构式生成的认知理据。

猜你喜欢
构式语义语法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威胁构式“你敢VP”研究
语言与语义
跟踪导练(二)4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参考答案
汉语口语常用构式哈译研究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就/才”进程—评价构式的认知修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