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2020-01-18 05:11陈荣丽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时空观初中历史教学培养

陈荣丽

【摘要】新课程提出,教师要能够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学会应用现代化的授课手段对其展开良好的引导教学,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一致欢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作用。对此,本篇文章则针对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授课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的应用策略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关键词】信息技術;初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培养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庞杂的学科,从中国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历史知识事件和现象,对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教师要学会应用信息技术结合多种授课方式对学生展开精心引导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授课中适当融入时空观念,从而起到培养学生时空意识的教学目的。

一、强调历史时间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时间意识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教师在历史授课中就要充分重视时序性和系统性,通过突出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带领学生正确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使其能充分意识到在历史学习中时间的价值和作用[1]。

1.专业术语的掌握。教师可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完整展示教材中从古至今经常出现的一些时间术语,如:公元、世纪、时代、中叶等等;记住这些时间术语能帮助学生更加方便地记住特定历史事件的范围,使其从这些术语能延伸和挖掘背后相关的历史事实,从而进行准确分析,逐渐形成时空观念[2]。

2.历史时间的计算。历史时间推算和计算是学生在解题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在历史学习中具有关键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历史事件持续的时间范围。如: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今天已经建党100周年(2021-1921=100)。同时,历史时间也包含公元前后,计算涉及到公元前后时,则需要将公元前后的年代数字相加之后减1。比如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其于公元9年灭亡,共成立210年(202+9-1=210)。

3.历史年表的把握。历史年表包括了大事年表和时间轴。其中,大事年表就是将教材当中的某个单元或者某个阶段历史重大事件根据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其能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帮助其更清晰全面地掌握历史事件的过程,促使其实现高效记忆[3]。比如从史前时期开始,到最后的明清时期结束的大事年表,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一目了然。而历史时间轴则是让学生更加具体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帮助其进行更加细化地梳理,比如抗日战争涉及的时间,其发生的事件较多,就可以借助时间轴引导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始末。

二、充分运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素养,教师可借助历史地图对学生展开指导,图片本身就具备直观性的特点,其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观察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利用历史地图识别信息的能力。

在带领学生进行历史地图解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完整以下三个步骤。首先,要积极引领学生关注地图的名称,地图名称中会涵盖一些地名、时间范围等内容,能够让学生根据地图名称迅速获知其背后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相关时间。其次,带领其阅读图例,使其能够通过地图当中的各种符号,明确其涵盖的具体含义,详细解读图片中的信息内容。最后,引导其针对地图和相关文字信息进行整体阅读,总结获取的信息内容,锁定重点部分,获悉发生事件的背后含义。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学习为例,教师可结合多媒体出示“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根据这一地图可带领学生详细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班超出使西域以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等部分相关史实。同时,引导大家能够根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获悉其背后的发展时期和背景,带领其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在促进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识别历史地图中涵盖的各种信息内容,不但能帮助其构建清晰的时空观念,还能促进其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情境教学,促使学生发挥联想能力

情境教学能够将知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可以帮助教师将难度较高的知识应用简单直观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来。在生动的情境引导下,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学习当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想象的同时,还能为其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积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通过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直观展现需要教学的内容,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

以《鸦片战争》为例,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于鸦片战争的影视剧片段,通过多媒体将这一历史事件在课堂上还原给学生,带领其充分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以及鸦片对当时中国人带来的危害等知识,使其明白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对当时中国带来的影响。通过多媒体播放还原出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切身了解当时清王朝的腐朽没落,了解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对外关系等多方面都呈现了危机四伏的衰落景象。同时,在为学生介绍林则徐的禁烟行动以及其在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行为时,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唤起其历史责任感。通过创设情境展现历史现象,带领学生挖掘历史的本质的同时,有效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紧跟新课程的授课理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教学,学会应用现代化的授课方式为其打造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同时,注重以学生作为主体,适当帮助其降低学习的难度,通过适当融入时空观点,引导其结合相关的历史时间、地域、发生事件对其他的事件展开联想。使其能更高效地记住所学的历史知识,强化其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振林.学科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36):77-78.

[2]邱志成.部编版教材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95):145-146.

[3]许佩琳.初中历史时空观素养培育与历史网络学习空间创设思考[J].教育界,2020(35):60-61.

猜你喜欢
时空观初中历史教学培养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西方近代历史“元叙事”及其对世界历史编撰的影响述论
浅谈日本绘画的抽象性及影响
高中狭义相对论的教法浅论
中西文化差别之源:大小关系相反的时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