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本理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

2020-01-18 18:53张丽霞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生本理念小学语文

张丽霞

【摘要】教学实效性问题是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它反映了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小学生能否对语文知识做好学习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实效性问题,教师要思考当前教学形势的变化以及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语文教学工作做好安排及设计,从而确保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探讨了生本理念融入语文教学的方法,以此来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性,让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前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即突出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语文教学的效率、质量均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生本理念与语文教学工作的结合,要求教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在教学中做好学习过程的监控,对小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进行科学地引导,以此来强化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升目标。融入生本理念,要求教师做好课堂驾驭,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均衡的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不足思考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习主动性不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需要教师的督促,缺乏对语文知识主动学习的欲望,导致小学生个体学习及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造成了语文课堂学习的低效问题[1]。

其次,教师的引导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在教法选择上,对新课改形势、小学生学习特点缺乏有效关注,对教学引导的重要性缺乏有效认知,使语文教学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性的教学指引,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最后,对小学生语文思维视野关注度不足。语文教学中,教师存在过度管控的问题,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引导上,忽视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素养培养存在一定的不足[2]。

2生本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结合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在教学安排上应该以小学生为中心,关注小学生的实际学情,能够针对性的做好教学安排和教学设计,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有质。关于生本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策略,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2.1教学引导要突出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生本理念的核心在于以生为本。小学生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应该围绕小学生的“学”展开,激发小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具有主人翁意识,对语文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及思考,以实现语文知识内化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关注学生对语文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把握能力,使小学生能够攻克学习难点,促进知识内化,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素养做好培养及发展[3]。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时候,对小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体现,就要从“教師课堂”向“学生课堂”方向转变,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对爸爸、妈妈的特点进行思考,之后再联系课文内容,对“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蕴含的深层次知识进行感知。通过强化小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小学生自主学习,使生本课堂更加有效。

2.2联系生本理念对教学方法做好创新

方法选择是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在方法创新方面,要突出方法选择的针对性、契合性、新颖性,以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思考,以此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进行全方面的引导和帮助,使小学生树立学习,产生学习动力,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发展。方法创新方面,要注重以生为本,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方法,使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以挖掘小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4]。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观潮》一课教学时,融入信息技术,利用动态化、直观化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对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画面进行直观地看,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惊涛拍岸,壮丽景观,使小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联系视频资料对文章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和体验,以深层次的挖掘小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极高的热情。通过方法的创新,使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学科素养得到有效地培养及发展,实现语文教学效果、质量的全面提升目标。

2.3以发展性思维培养深化语文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发展性思维,即发展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让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及质量[5]。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联系思维能力培养开展语文教学,让小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并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及思考。例如,在教学《可爱的草堂》一课知识的时候,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使初中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思考分析,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在课堂学习中,给予小学生自主表达的时间,倾听小学生的学习观点,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学生深入学习及思考,形成语文思维能力,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做好学习思考及分析,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高质。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生本理念的融入,要以小学生为教学之根本,在方法、策略安排、选择、设计上,要以小学生的学情为主,做好针对性的安排及设计,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地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能够快乐学习、深入思考,以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发展。通过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使小学生主动地探究思考,实现语文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廖朝辉.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75-176.

[2]陶桂霞.快乐学习很简单,找对方法是关键——运用快乐学习策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J].华夏教师,2019(35):57-58.

[3]王伟萍,赵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对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9(S1):91-92.

[4]贾俊英.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120-121.

[5]苗远见.依托课文朗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48.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生本理念小学语文
巧妙运用微课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