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
摘要: 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够促进德育教育发展。在心理辅导的作用下,学生能够更好的实现自我思考,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思考的同时,学生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状态,实现自我完善。健康的心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树立良好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心理辅导;共情;悦纳;疏导
德育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建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增长,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会被各种心理问题困扰,这也给学校的德育教育顺利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探寻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规范的方法,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人格,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方面,我国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过程中,笔者身为教育工作者,在探索之路中发现,将心理辅导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实现自身行为的规范,实现自我教育。
一、心理辅导的德育效应
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规范,还能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而学校心理辅导最主要的目标也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确保人格的健全。由此可见,德育教育与心理辅导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最终的目标都是想要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究其根本,道德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其需要依托道德理念和历史故事,向学生们传达某种精神,让他们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并从中获得感知,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未来必然会走入到社会中,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而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社会各个角色的责任,不同角色的要求,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忽略学生自身个性化发展,一定要确保其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反观心理辅导,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讨论的过程。教师主要通过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内心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给予辅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够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养成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当学生面对困难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们解决心理障,让他们顺利的度过生活中的困境,并通过困境磨砺实现自我完善。在整个心理辅导的过程当中,学生是人际交往中的人,其所需要达到的思想境界,是普通人的思想境界,而教师充当的是助人者,帮助学生摆脱困境,恢复人生常态。由此可见,心理辅导更多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其更接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对于树立良好品质、健全学生人格来说效用相对更佳。
二、德育过程中心理辅导的运用
2.1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思考
教师在引导学生时,一定要给予学生倾诉的机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需求。教师可以运用共情和学生实现情感共鸣,从而分担学生的精神负荷。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到多听,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引导学生规范自己。教师的引导方式一定要建立在符合社会价值和学校规范的基础上。心理辅导能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自己并接纳自己,在了解自己不足之处时能够实现自我完善。教室在整个心理辅导过程中,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理,实现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从而利用相应方法来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深刻认知。
2.2激发学生自我发展欲望
为了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一直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去看待学生并接纳学生。每个学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他们必定有不足之处,教师需要做到的是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同时尽可能的完善自己的缺点。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要尽量考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点,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和行为动机,而并非一味的说教和是非判断。只有真正的做到为学生设身处地的着想,以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才能更好的走入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打开心结,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从而实现自我奋进。
2.3促進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一个人若是没有较好的心理修养,那么其就无法拥有更好的道德修养和体力修养。由此可见,心理修养是学生发展其他素质的重要基础。若想保证学生拥有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心理状态,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的实现自我认知,真正的接纳自己,并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若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较差,那么当他遇到挫折时,就会选择自我逃避,或将责任推卸到他人身上,这不但会使他未来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也让学生失去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
当代学生拥有较大的课业压力,所以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不少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致使成绩下滑,严重的甚至产生了焦虑和抑郁症状,而且十分自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社交圈不断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的人也越来越多,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会让很多学生感受到不适,甚至会产生孤独和社交恐惧的情感。由此可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确保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总结全文内容可知,若想确保当前的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疏导,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完善自身人格,提升道德品质。一味地开展道德教育,向学生讲述道德品质树立的重要性,不但难以展现德育教育的真正效果,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致使学生人格欠缺。由此可见,只有实现心理辅导和德育教育的双重结合,才能保证德育教育发挥出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息愫.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天津教育,2020(24):32-33.
[2]段小军.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班级管理的方式探究[J].教育革新,2020(06):7.